第一图书网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 (第二卷)

朱大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5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大可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是中国内地文化成果的一部“国风”式年展。每年一卷。其内容包括年度文化批评的精华文献、流行关键词及其阐释、文化事件年表等三大部分。整本书的编选立场都明显倾向于民间和自由个体,力求突破传统年鉴体例,展现出更为开放和前瞻的状态,是一本民间的重大文化采风“备忘录”。正如它的名字所示,它将成为人们巡视中国文化现状的精密地图,帮助读者按图索骥,从中发现最新文化发展轨迹和成果。
  建构批评者敞亮的独立叙事以及自主的话语权,正是该书编撰者的基本理念。他们希图通过一种“国风”式的文本采集作业,为那些独立叙事的声音在飞速行进的历史中存档,令其成为新叙事行动的参照文本,或是为知识者的存在提供一种新的话语选择。
本书是沿袭第一卷之宗旨,精心绘制的2003年中国内地文化指掌图。编选者突入文化精神的现场,以独立立场和批判精神作为这张“文化地图”的基本坐标系。“文化事件”的经线,以年度时间区划为单位,展现各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关键词”的纬线标识出公共文化空间中各个层面的关键记号,而“批评文选”则刻录着年度文化批评的精神标高。由此描摹出来的年度文化的全息图像,可以帮助各种不同文化身份的读者,查看文化的全貌或局部,并通过它确认文化个体的“自我”方位,从而得以以更清澈的目光洞察当下中国文化的精神定位及其走向。

作者简介

  朱大可,文化批评家、学者、作家。华尔师大中文系毕业,悉尼理工大学国际研究学院哲学博士。现居上海。主要著述:《燃烧的迷津》、《聒噪的时代》、《逃亡者档案》等。
  朱大可先生早于80年代末就在中国文坛崭露头角,和李泽厚、刘再复、刘晓波等人齐名,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批评家之一。尤其是他的时政批评和神话阐释学,颇具“杀伤力”,因而赢得了“一剑封喉”的美誉。朱大可的批评方式和独特的话语风格,对90年代以来的“愤青主义酷评”和“犬儒主义批评”形成了鲜明的挑战。此次出山,是朱先生留学澳洲8年后第一次在中国文坛亮相,定能掀起“朱大可热”。

书籍目录

2003·文化批评文选 文学批评文选 这种纯文学不是文学 “后革命”流民与后资本“孤儿” 想像力考古 超过图像霸权的文学书写 “故乡的食物”:现代文人散文中的味觉记忆 萧红的地:封锁和游离——关于《呼兰河传》及其女性空间 穆旦的“根” 影视批评文选 红色电影 “蹲”在中国——《小武》所启示的中国现代性 “录影力量”——社会运动记录片 多余的素材·邱岳峰 在电影中制造香港 《英雄》,为杀人铺张些理由 恐惧·技术·波德里亚——《黑客帝国》的意识形态源头 艺术批评文选 门庭、广场、私宅——中国现代艺术的价值流变 绘画形式的政治学 艺术前线中的危险欲望与困惑身体 动荡中的影像和实验——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 对历史的回访 春宫画与中日文化孽缘 大跃进——库哈斯及其设计的央视大楼 音乐批评文选 论氛围音乐 超越反抗——底层青年和中国土摇滚 敲开城市的暗码 从磊到泵到城 被烈火释放的囚徒 徒步者的困惑——关于中国摇滚的理论述评 大众文化批评文选 中国结:新世纪的国家图腾 自杀: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判词 瘟疫·肺痨·萨斯:疾病美学三部曲 “伤寒玛丽”与文化带菌者 广告与欲望修辞学 有关警报的发声史 “萨哈夫”:后现代政治奇观中的文学性叙事 2003·文化关键词 2003·文化事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 (第二卷) PDF格式下载



不知为何,近几几年的文化地图没有见到。


朱大可编著的书籍,语言犀利,思想深刻,见一本收藏一本


好书朱大可,看到就可买,莫犹豫


很适合文艺青年阅读 很有收获


对以后研究当代文化史或文化社会学有用处


值得好好看!


资料性质的书籍,可当做编年资料看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