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

王铭铭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7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铭铭  

页数:

268  

字数:

241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作者对西方人类学家提出的有关文化、社会、人的描写问题的研究述评十篇,对西方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作者首先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人类学思潮,使读者对人类学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在对一些重要理论转变的探讨中了解传统人类学的局限性以及新的理论取向的基本定位。随后,作者介绍了近30年来人类学思潮的情况:评介了美国文化人类学解释学派;通过萨伊德《东方学》一书的解读,把西方人类学的思潮放在知识与权力的框架中评论;西方人类学对“异文化寻求”的反思及由此推动的“回归西方本土社会研究”的潮流;谈到两篇关于文化与变迁之间关系的文章,它们从相反的角度表达了人类学对于“全球化”的探索等。 书中收录的10篇讲稿,是作者与1994年至1998年间记录下来的。其中7篇曾以“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为名与1997年结集传版,8年后在此再版,补充了3篇,改名为“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书中收录的讲稿曾提交“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等学术研讨会,也曾用作北京大学社会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讲稿涉及西方人类学理论的历史演变,比较集中地介绍了19世纪人类学向20世纪人类学的转变及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学思潮的基本特征。

作者简介

王铭铭,生于1962年,福建泉州人,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社会人类学研究,对社会史、乡土中国研究、城市文化史也进行了有影响的探讨。著述除了社会人类学理论述评之外,还有《村落视

书籍目录

引言一 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从进化论到结构主义 古典进化论与传播论 社会学派、历史具体主义与心理学派、功能学派 社会人类学、新进化论、民族学、结构主义二 需要与社会:功能主义社会人类学再思考 功能主义与结构——功能主义 对功能主义的重新思考和理论更新 学科本体的讨论 结语三 社会、文化与个人:“集体性格论”批判 “文化与人格”研究 “文化与人格”的批判与再批判 社会、文化与个人四 象征、实践与反思:“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象征人类学 结构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派 结构、实践与能动性 反思人类学 理论范式的多元化五 文化的解释:格尔兹的诠释学探索六 文化想像的力量:萨伊德论“东方”的表述 萨伊德与《东方学》 东方学的范畴和历史 东方学的文化深层结构 “本土化”、文化霸权、文化人类学七 远方文化的谜: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 引子:远方的求索 民族志与“文化科学”的建造 文本学派对民族志的重新思考 实验民族志的“艺术” 民族志的“面具” 附录:传媒时代人与文化的新视野八 文化翻译中的“诱”、“讹”与“化” 翻译与文化翻译 文化翻译中的“诱” “诱”——“讹”结合的文化误解 关于文化的“化”九 从异域回归本土:文化批评、萨林斯、布迪厄 西方本土文化的批评 西方经济的符号解读:作为文化并置者的萨林斯 人的实践及其可沟通性:布迪厄的追求十 “文化遗存”的启蒙:两篇文章的两种观点 费彻尔和马尔库思的文章 萨林斯的文章 读后的一点感想参考文献索引

媒体关注与评论

  21世纪的人类学者面对的是一个与经典人类学大师所处的年代不同的问题。但是,他们近一个世纪逐步积累下来的一系列基本的文化价值观依然有参考价值,对于克服全球化潜在的文化威胁,世界格局变化促成的新东方主义与民族主义、族群与社群关系的张力,国家、现代性与社区生活的矛盾,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 PDF格式下载



对西方人类学的梳理,简明扼要,脉络清晰


非常好,对于理论知识不死很强的人来说,是理论入门的经典之作


这是我老婆读研需要的一本书。很重要,很关键,很有价值!


想了解人类学思想的同志们可以看看,很精辟的书。


人类学研究不能不读的好书!


人类学国内为数不多的周边著作


增长知识,多了解些西方的知识!


内容详尽,接近现在的学术前沿,有述有评,物美价廉对文化研究感兴趣的人,非常值得一读


有的观点本人不太同意。不过总体还是可以的


拿到书后,发现封面折痕,看起来挺破旧,希望以后注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