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生命的底色
2005-6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静蓉
134
无
“老照片事件”是20世纪末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事件,它标志着一个以崭新的文化个性为核心的时代的来临。老照片以图像的形态展现了视觉文化相对于语言艺术的优势,也见证了被正统历史忽略和遮盖的日常生活史、平民史。本书以“老照片事件”为对象,以《老照片》为切入口,深入分析了老照片体现的文化怀旧与文化反思。
赵静蓉,女,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论与文化研究、美学。
前言
一、世纪末的“老照片事件”
二、“老”的消闲与日常化
三、思想的盛宴与眼睛的快餐
四、想象“另类”的历史
五、照片里的花样年华
六、被塑造的社会景观
附录:“亲历”《老照片》——《老照片》执行主编冯克力访谈
后记
书评审视黑白影像,叩问心灵与历史的秘密,在如此迫近的生活中追忆似水流年。 老照片是历史的财富,也是这个时代的神话,它就像一面镜子,映射着人类那漫长的成长历程。然而,老照片毕竟属于过去的年代,就像怀旧的情绪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一样,老照片也不可能成为社会景观的主导。…… 在这色彩纷呈、众语喧哗的生活中,老照片就像它的[样子]那样,只是静静地在属于它的位置上悄无声息地散发着岁月的馨香,等待有心有情的读者来唤醒它。
老照片是历史的财富,也是这个时代的神话,它就像一面镜子,影射着人类那漫长的成长历程。然而,老照片毕竟属于过去的年代,就像怀旧的情绪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一样,老照片也不可能成为社会景观的主导。…… 在这色彩纷呈、众语喧哗的生活中,老照片就像它的[样子]那样,只是静静地在属于它的位置上悄无声息地散发着岁月的馨香,等待着有心有情的读者来唤醒它。
无
书写得挺好。就是当当你们是怎样对待书的?拿到手的时候又脏又旧,封面还有圆珠笔一道划痕,侧面发黄。有点怀疑当当的存书地方和方法的合理性。
如书名:《老照片现象研究》,既然是研究,那就少不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引用,及作者个人观点。书引用很国内外对于摄影理论及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理论知识,有些内容比较枯燥,但作者已试图用通俗的语言叙述。本书算是一本语言比较通俗,个别内容有待读者反复琢磨的普及类研究书。
一直很喜欢怀旧这个词,觉得很牛逼很文艺很小资。所以动不动就喜欢来上一个,以示自己是多么装逼的一个人。
在图书馆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因为考虑到寒假的时候要搬回去,所以第一感觉是看中了她的轻薄,第二是老照片吸引了我。随意翻看,以为是图文解释一张张老照片,因为翻到了一张蒋介石和陈洁如的合照。
后来看了,所知道,老照片虽然是本书的主角,但其实已经是被覆盖在整个生命底色的话语之下。
艺术形式,图像泛滥的今天,视觉成了绝对的中心。我们进入了读图时代,可是终究是离不开文字的。图文并茂四字成语,总是带着那么点褒义的意味,但是在图文书的阅读过程中,对我自己而言,是存在相当大的困惑。我喜欢阅读的连贯性,不喜欢被打断,当一页文字中配有图片的时候,我会不知道我该什么时候去看图,是一开始看,还是看一段文字之后,或是最后。而无论是哪个时候,我的阅读连贯性都会被打破。
叙事视角,记得上中国近现代史的时候,老师说,历史是文本,那个时候还不是很明白,但现在明白了。老照片代表着历史,但我们今天看到的老照片呈现的历史状态却是因人而异的。历史的文本性,历史学家需要通过文本才能记录历史,而真正的历史究竟是如何,无从表达;文本的历史性,那是自然。小历史的视角是没有那些喧嚣的历史事件和历史名人,小历史中的是普通的世俗的生活情态。
文化意蕴,作者的论述透着理论,但我很受用。知识分子四个词,多么窝心。
下午看书的时候,因为看到作者介绍的一张照片《北京街头的剃头匠》,心生冲动,遂出门理发。不知道这是不是受了老照片的影响?
2011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