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明清文学史讲演录

郭英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2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郭英德  

页数:

438  

字数:

39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者着眼于明清文学与明清文化的关系,以20世纪以来的明清文学史研究为背景,对明清文学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宏观的描述和个案的分析。作者首先从总体上概述明清文学史的构成特点以及明清文学史研究的成果、难点和意义,然后从纵的线索上梳理明清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横的方面考察明清文学与明清政治、经济、思想之间的密切关联,最后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就作家研究、文本研究、文学史研究三个方面,讲解如何进行明清文学史研究的相关问题。 作者在讲授时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泛而不专”,即以宽泛为主,而不以专精见长;二是“大而不小”,所选专题都具有较大的涵盖面,而不是专注于某一研究点的;三是“实而不虚”,问题的提出和展开大都实实在在,以大量的实例为证明,并与学生进行切实的对话。因此全书视野开阔,文史兼融,信息丰富,观点明晰,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体现出作者深刻的睿智和澎湃的激情。

作者简介

郭英德,男,1954年10月生,福建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等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年被评为北京市“培养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

书籍目录

导 言第一讲 明清文学史的构成特点——明清文学史研究慨说(一) 一、各种文体并存 二、作家人数最多 三、作品数量最大第二讲 明清文学史研究的成果——明清文学史研究概说(二) 一、值得做的和不值得做的 二、文学史研究基本格局已经形成 三、小说、戏曲研究成为显学 四、传统文体研究势头强劲第三讲 明清文学史研究的难点——明清文学史研究慨说(三) 一、材料太多 二、成见太多 三、问题太多 四、研究者太多第四讲 明清文学史研究的意义——明清文学史研究概说(四) 一、文化价值:近距离的文化观照 二、历史启示:走向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三、人生定位:知识分子的探索与失败 四、学术操作:诸种文体的复杂关系 五、研究方法:众多材料的梳理与把握第五讲 死水微澜:复归正统的文学——明清文学的历史分期(一) 一、关于“历史分期” 二、正统文学的奠定期 三、正统文学的凝固期 四、正统文学的裂变期第六讲 风云变幻:多音齐鸣的文学——明清文学的历史分期(二) 一、师古崇雅思潮的鼎盛期 二、师心尚俗思潮的泛滥期 三、师古崇雅与师心尚俗的合流期 四、经世求实文学观念的盛行期第七讲 回光返照:集大成的文学——明清文学的历史分期(三) 一、集大成文学的孕育期 二、集大成文学的鼎盛期 三、集大成文学的衰微期第八讲 衰极而变:古典文学的尾声——明清文学的历史分期(四) 一、晚清文学前期 二、晚清文学后期第九讲 明清文化与世界文化——明清文学的文化背景(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研究和当代社会对话 三、学术研究和国外学者对话 四、洞悉世界文化的总体走向第十讲 明清专制政治与文学——明清文学的文化背景(二) 一、专制政治与思想权威 二、专制政治与社会舆论 三、关于“反封建”的命题 四、专制政治与逆反心理第十一讲 明清经济变化与文学——明清文学的文化背景(三) 一、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命题 二、商品经济与社会变动 三、关于“市民阶级”和“市民意识”第十二讲 明清理学思想与文学——明清文学的文化背景(四) 一、程朱理学的明清版本 二、阳明“心学”的革新意义 三、关于李贽和“王学左派” 四、清代理学思想的流行 五、顾炎武与清代朴学思想 六、思想演变与文学风貌第十三讲 明清文学的作家研究——明清文学史研究实例(一) 一、作家生平研究 ◎研究实例举要一:黄宗羲的人生定位与文化选择——以清康熙年间为中心 二、作家心理研究 ◎研究实例举要二:蒲松龄文化心态发微 三、作家文学活动研究 ◎研究实例举要三:明代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 四、作家群体研究 ◎研究实例举要四:谢榛与七子社第十四讲 明清文学的文本研究——明清文学史研究实例(二) 一、文学文本的定位 ◎研究实例举要五:《牡丹亭》的改写策略 二、文学文本的定性 ◎研究实例举要六:至情人性的崇拜——明清文学佳人形象诠释 三、文学文本的细读 ◎研究实例举要七:《贾奉雉》的文化解读 四、文学文体的解析 ◎研究实例举要八: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第十五讲 明清文学的历史研究——明清文学史研究实例(三) 一、文学研究与文学史研究 二、文学史规律研究 ◎研究实例举要九:明清传奇的历史分期 三、文学史状貌研究 ◎研究实例举要十:向后倒退的革新——论明末清初的求实文学观念 四、文学史写作规程 ◎研究实例举要十一:如何突破文学史写作的三大传统附 录 一、雪泥鸿爪——从我的博士学位论文谈起 二、主要著作 三、主要论文 四、学术著作综览后 记

章节摘录

二、文学史研究基本格局已经形成明清文学史研究的成果,首先表现为文学史研究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这个形成并不意味着这个格局是妥当的,仅仅意味着它已经成型了。这就是说,明清文学史研究有了一定的定势,这个定势就是咱们多少年来作为教科书传播的《中国文学史》给你划定的框架。这是跑马圈地,圈出这幺一块地来了,明清文学史研究就在这个圈子里头展开。也就是说,明清文学史只研究圈子里这些问题了,在圈子之外的东西咱们就不做了。在这之外有没有有价值的东西呢?还是有些有价值的东西的,但是大多数有价值的东西都在这个圈子里了。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尤其是20世纪以来这么多学者的研究,有价值的东西基本上都已经容纳到明清文学史研究格局的总体中来了。当然,这个格局本身也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这个格局的构成是不平衡的。这种研究格局的不平衡性,从每一部文学史都能看出来。从较早的、比较正统的文学史,比如谢无量的《中国文学史》、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一直到1999年新出版的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这么多的文学史中,明清文学研究的格局构成都是不平衡的。总的来看,小说占的分量最大。大到什么程度?大家可以去作个统计,一般情况下,都超过全部篇幅的40%。例如,翻开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部分,第一章《三国演义》,第二章《水浒传》,你顺着往下数,诗文占几章?诗文一共占两章。戏曲占几章?戏曲一共占两章。还有一章散曲与民歌,其余五章都是小说。清代的情况有一点变化,在清前中期文学中,蒲松龄《聊斋志异》等占一章,清初至清中叶的长篇小说占一章,吴敬梓《儒林外史》占一章,曹雪芹《红楼梦》占一章,总共占40%。在明清文学史中,40%到50%的篇幅是小说,20%左右是戏剧,其他20%左右是诗文,不到10%是民间文学,构成这么一种研究格局。那么,这种研究格局跟明清文学的构成特点符合不符合呢?显然不符合。按照我的统计,整个明清时期的传奇作品,包括已佚的和现存的,总数不超过3000种。而诗歌、散文的创作究竟有多少种呢?单是诗文集就数以万计,单篇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所以从数量上来说,这种研究格局显然是不符合明清文学史的实际状况的。这种研究格局的形成,让你遗忘掉大量的诗文作家、作品,仅仅记住少量的小说、戏曲作家、作品。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名师手中,这门艺术往往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放射出迷人的光芒。 在当下的中国,学术著作往往呈现出严肃的面孔,给人的感觉经常是严峻的、冰冷的,因此,学术著作总是很难理想地实现自身的接受过程,学术的普及因之受到相当大的负而影响。 学术真的就只有人们意料的那副脸孔么?本书对此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您也许没有机会去聆听名师讲课,但有了这样的“讲课实录”在手,就相当于旁听名师讲课,应该是可以弥补一些遗憾的。


编辑推荐

《明清文学史讲演录》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明清文学史讲演录 PDF格式下载



  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給我們多少關於明清文學史的知識,而在於給人一種新的視角以及介紹文學研究的思路。
  首先,作者對文學分段的重新思考是很有參考價值的。不單單是用歷史朝代的分段法,也不只是用公元紀年法,而是結合文學史上發生的重要事件與主要作家的創作來分段。這種分段方法更符合文學發展的實際。
  其次,作者對明清文學史相關的研究方法的介紹很精闢,視野非常開闊。作者本人在明清文學方面有很好的研究成果,而且他的研究思路非常清晰。通過他的講解,我們會避免只是對文學作品做簡單的闡釋,能使得我們的研究更深入。
  複次,我們可以看到作者作為一個人文學科研究者對當代文化建設的關注以及對研究者本身的成就的判斷。他在書中曾說我們人文研究者要在對當代文化建設的參與中才能找到我們研究的意義。書中也說我們研究的成就就在於我們對文學文本以及文學傳統、社會文化等方面的關係的研究上。文學研究者的視野的寬窄很大程度地決定了我們研究的起點以及最終能達到的高度。
  
  總之,這真是一本好書。不管是對於明清文學研究者,或者是其他時段的文學研究者都大有裨益。


  之前其实不太喜欢明清文学……众所周知,对热爱诗词的人来说,宋之后就无足观了。此外,明清文学也太杂太乱了。于是也懒怠去了解。
  但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看法——当然,不是在明清诗词方面——它简单的理清了线索,帮助整理关于明清文学研究方面的问题,对学生尤其有价值的是指导了如何进行有价值的研究,不过对我最重要的是激起了对明清文学的兴趣。
  另外,我喜欢他的文字风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