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苏雪林

方维保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方维保  

页数:

29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苏雪林(1897-1999),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文学研究家。她是与冰心、丁玲、凌叔华、沅君齐名的五位女作家之一,被誉为“五四”之后中国文艺取得辉煌成就者的大师级人物。其散文文字率真,有诗意;其文艺评论辛辣有味,淋漓尽致。代表作有《绿天》《棘心》《屠龙集》《青鸟集》《文艺话旧》等。  《苏雪林(荆棘花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苏雪林的生平事迹,展现其在时代、生活中折射出的至善、至美、至纯品质,同时也客观公正地对于其在鲁迅生前逝后态度的变化予以理性分析。  让我们拨开历史的浓雾,发现一个真实的苏雪林。

作者简介

方维保,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与批评》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已出版《迷乱的风景:新时期文学现象论》、《当代文学思潮史论》、《刀走龙蛇文脉长:徽州古刻书》、《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等著作多部。

书籍目录

在苏雪林的故乡(代序) (鲁彦周) 第一章 童蒙记忆:从瑞安到上海 一 苏辙后人 二 顽童天性 三 两个女人 四 仆人的故事 五 启蒙教育 六 诗画神童 七 辛亥惊鸿第二章 少女心事:从太平到安庆 一 徐汇教堂 二 教会女学 三 拒婚求学 四 初为人师第三章 青春追寻:在北京的日子里 一 逃离偏陋 二 精神导师 三 新潮旧韵 四 批评的锋芒 五 母亲的南旋第四章 欧洲的天空:从里昂到巴黎 一 在海船上 二 待遇风波 三 危险的初恋 四 长兄的死讯 五 冷酷的未婚夫 六 灵魂的赌注 七 皈依天主教 八 寂寞归航第五章 荆棘花冠:在沪、杭之间 一 完婚故里 二 天赐山庄 三 诗人临风 四 新月的边缘 五 葑门十二号 六 美丽的谎言 七 徘徊歧路第六章 屠龙意蕴:从武汉到乐山 一 珞珈三剑客 二 姊妹家庭 三 驰骋评坛 四 陈源教授 五 援手朱湘 六 反鲁事业 七 捐金抗战 八 炼狱之行 九 四十转变第七章 风雨鸡鸣:从香港到巴黎 一 胜利复员 二 上海小驻 三 真理学会 四 巴黎画梦 五 岁寒三友第八章 孤岛岁月:从台北到台南 一 教书生活 二 学术野狐禅 三 “红楼”闲气 四 文坛辩伪案 五 犹大之吻 六 国宝的苦恼 七 寂寞春晖馆第九章 含笑退场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附录二 苏雪林著译年表后 记

章节摘录

书摘苏雪林的父亲,名锡爵,字少卿,号鼎三邑养生,生于同治甲戌十二月十九日。兄弟共七人,他为长子。苏锡爵与他的兄弟们青年时代都曾经醉心于举业,甚至还到魁星面前虔诚叩拜,祈求功名的顺利。但尽管热心祀奉如此,其功名也并无多大长进,仅仅限于“进学”一一秀才而已。还在苏雪林很小的时候,父亲和他的兄弟们已因举业无望,而把那些闱墨之类的书籍抛得无影无踪了,山在任仁颇有所得的父亲苏锦霞替他们各自捐了官。苏雪林父亲捐了个道员,签发山东候补。 苏锡爵生有三子二女,苏雪林是他的第四个孩子。当他候补山东道员时,他把第二、三两个孩子绍章、绍兰和妻子杜氏接去,而留下大儿子绍基、大女儿淑孟和小女儿苏雪林在祖父母身边。苏锡爵在山东候补一直没有得到实缺,但差委倒是不断。后来,由于那个颇为赏识他的上司他处任职,他不被新上司看重,遂重返浙江。回来以后他仍不死心,坚持要远赴云南,一则认为云南是个偏远省份,官场竞争少,二则当时的云南巡抚李经羲是个安徽人,估摸会念同乡之谊加以提携任用。谁知去了没过多久,便遇着辛亥革命爆发,又仓皇逃了回来。在外求宦的父亲在苏雪林成人之前与她相处并不长。这样的情况下,母亲杜浣青便成了苏雪林最为亲近的人了。 除了父亲之外,二叔和四叔对苏雪林的影响较大。二叔锡恩,字均平,曾进过学。因他所谓天生的克妻命,发愤去当和尚,和尚当不成,便东渡日本留学,学法政科。后曾参与留学生的反日风潮,而被遣送回国。回国后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并参与集资创立上海中国公学,动员苏家人股中国公学。胡适后来毕业于这所学校,苏雪林因此而认为她与胡适有“渊源”。由于二叔经常在家中与兄弟、子侄们探讨“排满”理论,使苏雪林在童年时代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四叔苏锡圭也在中国公学上学,他天资聪颖,能诗能文,是苏雪林最早的启蒙老师和文学爱好的培养者。 苏氏一家迁居上海后,由于人口众多,有出无进,且一住便是三年,经济上眼看着难以支撑。祖父苏锦霞于是放弃了在上海做遗老的念头,率一家人返回太平老家。此时苏雪林的父亲已经无法做官,但他于心不甘,后靠北平的一个同宗的举荐,做了一个小公务员。大概是举荐得力,官虽不大,收入却颇为丰厚;并在省城安庆置办住宅,娶有小妾。可作为长子,大家庭沉重的负担全都压到了他的肩上。祖父回乡后,其故旧反复劝他重新出来做官,虽然他并不是有心要为前清守节,但确确实实做了伯夷、叔齐式的遗老。苏锦霞没有忘记老徽州人的传统,捐资建立了一座学堂,命为“海宁学舍”,一则纪念他那未成的海宁知州梦,二则也使苏姓子弟有个受教育的地方。苏雪林在随家回太平后,曾在此度过一段短暂的读书生活。1998年8月,台南成功大学的唐亦男教授受苏雪林之委托,几经周折重又花1200美元买回了海宁学舍,并办好了一切手续,捐献给黄山区文化局;同年11月,苏雪林又于台湾汇款3000美元给文化局作维持经费。她对海宁学舍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苏锦霞在乡间贫窘的生活中未及两年,便于1914年6月去世。 P4-P5


编辑推荐

苏雪林(1897一1999),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文学研究家。她是与冰心、丁玲、凌叔华、沅君齐名的五位女作家之一,被誉为“五四”之后中国文艺取得辉煌成就者的大师级人物。其散文文字率真,有诗意;其文艺评论辛辣有味,淋漓尽致。代表作有《绿天》《棘心》《屠龙集》《青鸟集》《文艺话旧》等。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苏雪林的生平事迹,展现其在时代、生活中折射出的至善、至美、至纯品质,同时也客观公正地对于其在鲁迅生前逝后态度的变化予以理性分析。 让我们拨开历史的浓雾,发现一个真实的苏雪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苏雪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