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涂尔干死了!

[美]阿瑟·阿萨·伯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阿瑟·阿萨·伯格  

页数:

166  

译者:

曹雷雨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涂尔干死了!:社会学理论另类读本》是阿瑟·阿萨·伯格最近一部学术推理小说,这是一部集社会学理论和推理小说于一体的作品。来自19世纪和20世纪最重要的几位社会学家和社会思想家W.E.B·杜波依斯、埃米尔·涂尔干、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拉基米尔·列宁、格奥尔格·齐美尔、比阿特丽斯·韦布和马克斯·韦伯在出席在伦敦举行的一个学术讨论会。在会前的一个晚会上,发生了学者斗殴、珠宝失窃、涂尔干失踪等一系列可怕的案件,杰出的私家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和他忠实的搭档约翰·华生博士介入了这群社会学家,展开调查。社会学家们纷纷向福尔摩斯讲述他们的社会学理论,并展开了一些争论。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种族理论、精神分析等社会在这里激烈交锋,充满了智慧、思想和幽默。终于,这场扑朔迷离的案子真相大白,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涂尔干的一个试验而已。

作者简介

  阿瑟·伯格,美国旧金山大学广播与电子传播艺术教授,一个机智而风趣的老头儿。他涉猎广泛,文学和哲学是他学生时代的主修专业,媒体传播学又是他执教的学科。他身在学院,却没有丝毫学院气,他主张以轻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学科领域,激发他们的兴趣,他更看重学术的自律和尊严,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总是充满了对学术界的荒谬。

书籍目录

作者前言鸣谢人物表第一章 那天下午,我处理了一个病人第二章 她离开之后……第三章 我正要离开福尔摩斯的公寓第四章 翌日凌晨,我正打算……第五章 我和福尔摩斯一大早就赶到了克拉里奇饭店第六章 马克斯·韦伯敲了敲我们的房门第七章 我们正等着会见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第八章 我们约见的第二位教授第九章 克拉里奇饭店最后一轮午餐时间第十章 我们访谈的下一位是第十一章 敲门声让我们吃了一惊第十二章 莱斯特雷德的手下……第十三章 我们离开询问赴宴者的房间第十四章 比阿特莫过于斯·韦布在克拉里奇饭店举办的晚会术语表参考书目作者介绍译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涂尔干死了! PDF格式下载



  推荐一本轻松了解社会学的书---<涂尔干之死>
  
  
  
  <涂尔干之死>是一本荒诞不经的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却是上至马克斯 韦伯下至哈贝马斯的众多学者,他们大约正在开鸡尾酒会,突然涂尔干离奇死亡,围绕这个案件情节进一步展开.
  
  在这些古怪的情节中,各个学者的谈话中很巧妙的融进他们的学术观点,所谓”寓教于乐”,读者在诙谐幽默的气氛中就了解了这些学者的主要观点.当然进一步深入了解,就要看原著了.这本书至少是开胃布丁啊.
  
  类似的法学方面的开胃布丁有刘星<西窗法语>,经济学则有梁小民的<小民谈经济><小民谈市场>
  
  
  
  我是怎么知道这本书的呢?
  
  每年大四毕业,许多学长会摆出摊子,为方便师弟师妹廉价处理一些书籍,影碟,衣物,日常用品.2003届人文学院的张静宇师兄当时也正摆着书摊,我一眼就瞧见<涂尔干之死>.
  
  于是和他侃了起来.
  
  涂尔干(Emile Durkheim)是法国社会学家,他的著作将统计学,经济学等四门学科融合在一起,代表作有<自杀论>,<社会劳动与分工>(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以统计学的方法,搜集大量数据,从宏观角度来分析社会问题(比如自杀,犯罪等),这是一种实证研究方法.有人评价他的数据,表格还不够规范,但是他的著作开了先河.以往的研究往往是哲学性的思辩.
  
  涂尔干(Emile Durkheim)还被译为迪尔凯姆,或杜克海姆,德克海姆
  
  苏力先生在一些学术文章中往往是用法社会学的进路,常常会引用到他的观点.我至今只听说一些零星的他的观点.原著曾借到<自杀论>,寒假几乎抄了一半


  期望颇高,开局不错,结局令人失望。
  这本书在视角上还算有趣,但理论嵌入实在太过生硬,而且。。。我分明地感到作者对社会理论的了解仅止于门外,虽然普及型读物都是这种样子,但不免令人失望。。。
  用了我小半个白天的时间,好歹算是个另类的阅读体验。凑合着吧。


  自从知道了阿瑟伯格的荒诞小说系列,我就开始孜孜不倦地找,前后跑了五家书店,终于凑齐了目前出的四本。最近的就是今天看完的《涂尔干死了》,说的是社会学理论。
  看过这个系列的两册,对于他的荒诞我很推崇。但说老实话,这本书让我觉得挺失望的。或许真的应了那句古话——事不过三。坏事不过三,好书也不过三吧。
  首先,书的人物设定就很有问题。看过的《学术会议上的惨案》和《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里的人物都是虚构的。《涂尔干死了》则不然,涂尔干、韦伯、列宁等真实人物纷纷登场,连办案的都由亨特探长变成了福尔摩斯。
  这回我算是真正领教了无知的好处了。看过《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韦伯和涂尔干等人的著作也看了不少,可是在这本《涂》中,我始终无法把我心目中的福尔摩斯、韦伯和涂尔干和书中的人物对应起来。谢天谢地,我只看过韦伯传略,如果看过玛丽安娜写的《韦伯传》,我估计我压根看不完这本书了。
  其次,案件之简单,情节之荒谬,结局之无聊,基本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而且伯格对于社会学理论的嵌入人为强加的痕迹太过明显,感觉很不自然,生硬的别扭。
  或许因为同样的题材演绎了多遍让我产生了厌倦,也有可能书中的理论对我而言稍显浅显(毕竟这是一本入门书),不过,由一个社会学的外行来写作,再由一个社会学的外行来翻译的社会学理论读本,阿瑟伯格和曹雷雨先生着实在冒险。
  留有印象的有两处:
  “韦伯教授已经升华了,他把自己的性冲动转向或改为著书立说,这就是他作为一名学者如此多产的原因”,对此,我持保留意见,算是为我痛苦的韦伯阅读经历出了些许恶气——老人家活得时间不长,写得也太多了。
  另外就是这样一段话——
  但愿我能够让他们从构筑理论的玄而又玄的抽象概念中出来,迫使他们亲眼看看自己对身边所发生之事是如何反应的……让他们从云山雾罩的理论中回到真实的人间,哪怕只有一小会儿也好。
  书中,涂尔干让教授们关注现实的努力失败了。
  而现实中,有谁发出这样可爱的呼唤呢?
  


我也觉得凑合。太生硬了。


有时候会想这种生硬会不会是翻译的问题,特别是嵌入大段大段的理论的时候~ 觉得原文的特色就是精炼通俗(不然也不会流行),但理论一翻译过来就觉得啰嗦。


刚刚借到这本书……
经你这么一说,不是很想看了……55


啥叫构筑理论。。 呜呜~~ 翻的确实是问题啊。。本来我也想找来看看的


to 一树:构筑理论不是理论的一种,构筑是动词吧。太久没看,我想大概是这样的。


重新看了一下,似乎是动词,呵呵。是我最近看constructivism看得头大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