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性杂志的文化研究
2007-10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胜枝
163
无
在我的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这样的选题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在当时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很新颖、值得研究;也有人以为太通俗、不够分量,至少它比不上去研究那些知名的作家或作品。然而在与出版社联系的过程中才感到,作为图书出版的选题,它毫无争议地成了一个很边缘化的选题,属于市场范围很小的那一类选题。在此,我无意抱怨图书出版界的市场逻辑,只是觉得自己论文选题的尴尬似乎也显现了中国女性文化研究的境地。在学术研究中,女性文化研究处于边缘的、有争议的地位,在于其研究对象的通俗化、大众化;而大众甚至女性杂志的读者们,似乎并不关心这样的研究内容。然而,作为曾经付出不少劳动的成果,我自然希望它能够面世——也许它还能成为少量对女性文化研究感兴趣的同仁的一个参考——只能以此聊以自慰了。
刘胜枝,女,1973年出生,山东德州人,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与出版。现工作单位为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讲师,为本校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讲授网络文化研究、网络传播学、媒介批评等课程,主要关注新媒体传播和文化研究领域。
第一章 研究的缘起及脉络一、女性杂志研究视野的确立二、女性杂志研究的文献综述1.国外女性杂志研究述评2.国内女性杂志研究述评三、本书研究思路、框架及核心概念1.研究思路2.本书框架3.核心概念第二章 政治宣传类女性杂志一、妇女解放与国家政权的建立二、女性杂志出版的政治诉求1.杂志的政治身份与话语的政治取向2.其他力量对杂志政治倾向的校正三、形象分析:以国家为本位、以劳动为实现形式的理想女性1.劳动妇女——备受推崇的女性形象2.知识妇女——需要改造的女性形象3.家庭妇女——褒贬不一的女性形象四、“文化大革命”后读者对《中国妇女)的挑战1.工作领域: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2.家庭领域:新旧婚姻观念的演变小结第三章 婚姻家庭类女性杂志一、改革开放与女性杂志的市场意识二、女性杂志出版的文化诉求1.女性杂志身份的重新界定2.女性杂志话语的文化取向三、形象分析:以家庭为本位、以情感为实现形式的理想女性1.“无我型”女性——褒贬不一的女性形象2.“自我型”女性——被否定的女性形象3.“生活型”女性——被推崇的女性形象小结第四章 消费时尚类女性杂志一、国际资本的驱动与时尚杂志的兴起1.国际资本与时尚杂志的诞生2.国际资本与时尚杂志的发展二、女性新阶层的形成与时尚杂志的兴起三、消费文化与时尚杂志的兴起1.消费主义的确立2.消费文化的兴起四、时尚杂志对消费文化的建构1.时尚杂志的美学诉求2.时尚杂志的消费取向五、形象分析:以个体为本位、以消费为实现形式的理想女性1.演艺明星——美丽性感的女性形象2.事业女性——理性成功的女性形象3.风格女性——感性快乐的女性形象4.理想读者——美丽快乐的消费女郎小结第五章 加强对女性杂志的现实干预一、女性杂志的制约力量分析1.第一阶段:以政府力量为主导2.第二阶段:以读者力量为主导3.第三阶段:以商业力量为主导二、加强对女性杂志的主动干预1.政府力量对女性杂志的适当干预2.商业力量对女性杂志的适当干预3.读者力量对女性杂志的适当干预4.学术力量对女性杂志的适当干预参考文献
第一章 研究的缘起及脉络 人类社会由男女两个性别组成。在漫长的历史中,由于两性分工的不同,男性成了社会的统治者,女性则作为“第二性”被限制在家庭的狭小范围中。因此,虽然我们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是以中性的面目出现的,但实质上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女性的生存经验和问题一直处于被忽略、被遮盖和被扭曲的状态。因而,在人类解放运动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而出现的女性主义理论,从性别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质疑和批判。我自己是女性,因为性别的原因一直对女性主义理论较感兴趣,硕士论文做的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所以我决定我的博士论文是继续从事女性主义领域的研究,并且希望能选择更广阔的文化视角,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一开始,我想以西方女性主义媒体研究为参照,研究国内的性别与媒体研究的状况,后来放弃了这种大而全的野心。在导师马新国教授的启发下,我缩小了国内媒体的范围,选择了女性杂志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女性主义媒体研究的本土化的批评实践。几经反复,我终于理清了思路,在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中,找到了行动的方向。我的专业方向是文化传播与出版研究,这样便在自己的 兴趣和专业间找到了一个较好的结合点,因为这种研究既有服务于女性解放的学术价值,又可以在女性杂志的健康发展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