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为教师声辩

吴志翔 广西师大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广西师大  

作者:

吴志翔  

页数:

32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为教师声辩》收录一百三十多篇文章,绝大部分来自“塞林说新闻”栏目中的刊登稿,另有一小部分是我在《教育信息报》及其他媒体上发表的教育言论。《为教师声辩》的文字来自一个栏目——“塞林说新闻”。  “塞林说新闻”是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尤其是《教育信息报》倾力打造的个性化教育言论品牌栏目。《为教师声辩》在尊重理性力量的同时,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从文章中可以把握教育脉搏,感受文化体温。作者思想新锐而成熟,行文大气,理性与激情兼具,文笔富于美感个质感,能给读者尤其是教师、学生带去一些启发和感悟。

作者简介

  吴志翔,笔名塞林。毕业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在浙江教育报刊社担任编辑、记者十五年,曾被评为“首届浙江省专业报十佳新闻工作者”。现任《教育信息报》副主编。著有《诗酒年华》、《忧郁的享受》、《性感的美学》等随笔集以及《肆虐的狂欢》、《20世纪中国美学史》等学术性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辑:教师不可承受之重分享时代的艰难与辉煌教师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请不要把教师推上祭坛给教师更多一点“余裕”“裂缝正好穿过我的心”穷教师,富教师一不小心就成众矢之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在理想面前崩溃?班主任:负轭前行人生是一次长跑徐本禹唤醒的感动一位英雄的离去伤逝压力的合围“说真话”是一件多么难的事2005,悲情与温暖博客之于教育有何意味?是谁心目中的“魅力教师”?校长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先生”辱师事件:失去靶心的批评寻找抚慰人心的力量两位林老师的命运守望教育的人生永不谢幕这个时代的价值标高其实,教师更需要人文关怀兰迪教授的“最后一课”第二辑:青春岂能不设防?乖孩子的B面生于八九十年代的那些人误不起的下一代“全能的牧羊人”“80后的盛宴”E时代的忧虑时间的壁垒褒贬之间三题“超女”美学暴动与教育的惊愕陈凯歌为什么得不到尊重?高中生怎能不钟情理想?“青春霸权”是否不可冒犯?青春岂能不设防?选秀是个“情景大课堂”“彪悍的人生”也需要道歉“头发问题”:个性与规范之间韩寒与语文:谁为谁纠错?当“书面体”遇到“动漫体”感恩的心需要表达别忘了自己也有小时候阅读是浪费生命吗?疯狂女歌迷为何执迷不悟?我们今天怎样做观众?第三辑:让阳光朗照心灵那根钓鱼竿价值八万美元“山姆,欢迎回来!”“马加爵病毒”附:二十二岁的落日. 成长路上真情相随多几分反思少一些责难“胁迫式教育”光脚走进阅览室人性化·迟到·女生后背从“爱情如歌”到《少年心事》“生命教育”无处不在“平凡教育”无立足之地让阳光朗照心灵爱因斯坦和安徒生,两只“丑小鸭”好学生为何成另类?思政教育需要“视野融合”我们需要那21克的重量洪战辉是强者而不是圣人体贴那一颗脆弱的心灵泥泞中的执著 风雨后的美丽让高贵的道德凯旋路上的安全感来自哪里?没有感人的新闻又何妨9月1日,想说的话太多“好学生”与“后进生”校园岂能如“囚室”?因为“失败”,所以“伤害”赏识其实更需要智慧让“游戏冲动”回归艺术教育尊重,不只是说说而已跟着兴趣走,握住命运的手关上了一扇门,定会打开一扇窗第四辑:教育绝不嫌贫爱富不一样的读书,不一样的命运谁是无辜者被异化的职称“甘朱事件”大学的门槛走向教育公平另一种“不和谐音”“见苦思甜”的幸福教育应拒绝“丛林法则”泥沙俱下,或者玉石俱焚?歧视别人就是歧视自己教育绝不“嫌贫爱富”择校:抢购教育高考移民:几分合理,几分荒谬?“制度性委屈”“不得歧视外地人”的主语是谁?让“他们”成为“我们”是什么在敲打我心?“学术腐败”得到了太多的宽容偏见才会污染童眸丑陋的“生存智慧”“体验贫困”真有那么好吗?“每个人对疼痛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潜规则”下丑陋的蛋那种真实刺痛了我的眼睛无论怪胎还是宠儿,都是“私生子”她们为何随权力起舞?第五辑:观念的荆棘路创新之花开在“围墙”边缘破除名次的“执著”就业之门:务实的理性助学贷款的尴尬“神话”背后的焦虑考研变高考偶然性的悲剧选美,选美所谓“状元”,不过是个概念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考语文还是考哲学?夏令营的消费泡沫“博士文凭不抵工作经验”的喜与忧爱智慧,也爱1000万“洋教材”与教育生态职业教育因“势”而“热”谁来担负灾难的罪与罚?反应过度,于事无补建筑的背后是理念求职应有“低姿态”和“高境界”面试招生的“滞后”与“超前”高考,不能撬起整个人生作文原是寻常事高分复读:制度缺陷和心理病灶给“裸体教授”补补课明星与教授不是死对头2006年的教育表情好的教育是要让人民满意语文名篇是岁月和心灵的优选哗众取宠也无妨跪谢师恩也有正面价值我曾以为长江之水向西流回望过去的中学后记


编辑推荐

  教师也是个性鲜明的人,但他们身在教学岗位上,往往已经最大可能地抑制自己的脾性、牺牲自己的自由,宁愿委屈自己也不能“得罪学生(家长)”,在动辄得咎的压力下,有不少教师甚至已经变得战战兢兢,忍气吞声。对教师而言,他教学生涯里的每一堂课都如同现场直播,它与生命同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为教师声辩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