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论北大

钱理群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钱理群  

页数:

35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乃北大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经年论北大之文章合集,亦为先生与北大半生因缘之文字见证。对于北大,北大人,北大精神,北大传统,钱先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为之期许,为之歌哭,为之浩叹,为之神伤……发而为泣血之论,激切之语。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如是,方可体会先生辛辣文字背后的热诚与温情。本书虽说论的是北大,但又不止于北大;所谓北大者,当是中国一象征耳。

作者简介

钱理群,当代著名人文学者,北京大学教授,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周作人传》、《周作人论》、《丰富的痛苦》、《大小舞台之间》、《1948:天地玄黄》、《话说周氏兄弟》、《语文教育门外谈》、《与鲁迅相遇》、《追寻生存之根》、《钱理群讲学录》、《鲁迅九讲》、《生

书籍目录

辑一 百年光荣和耻辱 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 教育史上的一件往事 漫说北京大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以鲁迅与胡适为中心 不容抹杀的思想遗产——重读《北大右派分子反动言论汇集》 燕园的三个学生刊物 不应遗忘的思想遗产——重读《开拓——北大学运文献》辑二 校园风景中的永恒 周氏兄弟与北大精神——1996年12月25日对北大新生的演讲 1997年北京大学的历史记事 校园风景中的永恒 想起了七十六年前的纪念 北京大学《蔡元培》话剧缘起 另一种民间纪念——《我心目中的蔡元培》序 湖畔招魂——为北大百周年校庆而作 旧文重抄并抄后感 我看到的九十年代的北大学生——余杰《火与冰》序 牧羊少年、过客及其在九十年代中国的命运——读《炼金术士》 北大校园里的兔子 我与北大 和当代大学生谈王瑶先生和我们那一代所受的教育 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林庚先生对我的影响 追求文、理的融通——理科“大一国文”开场白 也算“立此存照”——1999年4月10日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演讲的开场白 致北大校长的一封信辑三 寄语北大 我的告别词——在北大最后一次讲课 中国大学教育的问题与改革——关于北大改革的一次发言 如何看待“80年后”这一代?——为北大“生于八十年代”征文比赛而作(附评语) “永远的北大人”的历史聚会——《我们的父辈与北京大学》序 承担,独立,自由,创造——最近一次在北大中文系的讲演后记

章节摘录

  辑一 百年光荣和耻辱  北大百年:光荣和耻辱  刚刚闭幕的北大百周年校庆庆典中,看到了无数的文章,当时也留下了这样、那样的印象,但时过境迁,已记忆模糊了;唯有一篇发表在边城小报上的短文,却使我如揣烈火,至今仍然感到那烧灼于心的疼痛。我要把它抄录在这里,也算是“为了忘却的记念”——   “北大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寄托。   “远在边远之地的我们,在百年北大的喜庆中也感受到了一种北大精神的存在,凡俗的我们好像也跟着感染到了一种神秘的崇高与激动。随着辉煌的展示一天天地过去,一种淡淡的失望却悄悄地来到了心头。   “开风气之先的北大,您为什么没有今天的《新青年》呢?边远小城的书摊上人们见到的是《读书》、《南方周末》、《杂文报》……来自北大的声音是什么呢?听说你们有《北京大学学报》,可惜它只高居圣坛,民间没有它的身影。  “尊重科学与理性的北大,当你推出了《北大旧事》、《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声》、《青春的北大》等等几十种书刊时,为什么就没有《文革中的北大》、《红卫兵与北大》呢?难道精神的反思与自审不在百年北大的关注范围吗?但我辈真是不明白,北大的传统与理性为什么就不能阻拦红卫兵运动在燕园的疯狂?人称带有“兽性”的红卫兵队伍里,为什么就有‘北大方阵’?   “敢于‘兼容并包’的北大,历史上你有这么多可堪称道的包容,为什么到后来,你所包容的声音就越来越少了呢?在马寅初的《新人口论》面前,你‘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风范何在呢?直到今天,也还有北大人不明白,为什么‘思想者’竟成了‘有问题者’,并因此成了‘严加防范’的对象。  “在历史关头举起过‘五四’大旗的北大,为什么在‘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历史时刻,你就没有登高一呼的再度辉煌?你是没有准备好,还是最为珍贵的传统已经‘流失’得太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你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表现自己的机会?被北大人一再提起的辉煌为什么总是集中在蔡元培时代的北大?   “‘集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北大,你们有一流的图书馆、现代化的教学楼、财源滚滚的北大方正,但为什么就没有《顾准文集》呢?作为‘精神圣地’的北大,有一个顾准比有一个北大方正更重要啊!因为在顾准身上,从《顾准文集》的字里行间,越看你就越能看到‘北大魂’。对旧思想的那种神圣权威的无情批判、鲁迅般的那种让人久久不能忘却的尖锐与深刻、大胆求索中的那种舍身忘我、勇往直前的自由精神、在反抗恶势力中的那种充满历史感的爱国情怀……这些都不是任何企业的巨额利润能够换来的。  “北大!你应该永远是我们精神世界的神。我们愿跟着你,参加那必然到来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北大!你准备好了吗?”   人们(特别是北大人)可以不同意文章中的某些具体观点,却不能不正视它所揭示的一个基本事实:我们在回顾北大百年历史时,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许多东西。我们高谈北大的“光荣”,却不敢触及同样惊心动魄的“耻辱”;我们一厢情愿地描绘了一个“一路凯歌行进”的百年辉煌,却闭眼不承认前进路途中的坎坷、曲折、倒退与失误;我们用鲜花(其中有的竟是假制的纸花)与甜腻的歌唱掩盖了历史的血腥与污秽!而更为无情的事实,还在于我们在片面描述,以至曲解、阉割历史时,实际上正是在掩盖现实北大的种种矛盾、诸多黑暗与丑恶!当某些人用夸大北大的光明面(本来北大的光明面是谁也否认不了的,根本用不着夸大其辞)来壮胆,声嘶力竭地高喊“北大不败”时,却正是暴露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缺乏自信与空虚。鲁迅早在五四运动中就已经指出:“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日见其光荣。”(《论睁了眼看》)自称五四传统的继承者的北大在纪念自己的百周年时,竟然“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这是怎样的耻辱与悲哀啊!  这确实是一个关口:你要真正“走近”北大的真实的历史吗?那么,你必须如鲁迅所说:“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有勇气正视;蔡元培等先驱者是在承受着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下,开创北大精神的;北大人始终神往的“自由、民主、宽容”的精神天地,在北大的现实实现也是相对、短暂的,或许只有蔡先生实际主校的那七年间(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三年);因此,它更是作为一种象征,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而存在于每一个北大人的心灵深处,但它确实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去与形形色色的反科学、反民主、反自由的势力,作坚决的抗争。正是在这样的抗争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体现了北大精神的“常为新的改进运动的先锋”,真正走出了“官的(商的,大众的)帮忙、帮闲”的历史怪圈的,独立、自由、批判与创造的“真的知识阶级”(鲁迅语),从而构成了北大传统的正面。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屈从于强权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的奴隶与奴才、帮忙与帮闲,这样的“假的知识阶级(分子)”的负面传统,在北大也是代代相传的。问题的复杂性与尖锐性还在于,我们以上对真、假知识分子的明确划分,是就北大发展历史的总体趋向而言的,具体到每一个北大师生的个体,就呈现出某种模糊的状态:不仅会有昔日的独立的、自由的知识分子后来变成奴隶、以至奴才,或曾经是奴隶、奴才,以后觉醒了的;而且事实上,几乎每一个时期(时刻),在重大的问题上,北大每一个师生都会面临着“作驯服的奴隶、奴才,还是作独立、自由的人”的选择的考验,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人性的两个方面:兽性(动物化的奴性)与神性(对精神的独立、尊严的追求)之间的搏斗。这样,北大传统的正面与负面,就转化为每一个北大人的内在心灵与精神的矛盾。当对独立、自由、批判、创造的选择居于支配性、主导性的地位,就形成了北大历史上的光明点(在下文会有具体的分析);而当邪恶的力量以及奴隶与奴才方式的选择成为主导性倾向,北大历史就进入了自己的黑暗时期。正是光明的北大与黑暗的北大,两者的相互搏斗、影响与渗透,构成了北大历史的百年光荣与百年耻辱,忽略或掩饰任何一面,都得不到北大历史的真实。如上所说,由于北大的光明与黑暗是与每一个北大人的人性选择、知识分子道路的选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北大历史,特别是它的黑暗面的正视与反省,就不能不成为每一个北大人对自我人性的弱点、知识分子自身劣根性的一次痛苦的逼视与反思。—这种自我逼视与反思当然不能代替与取消对制造黑暗的反动势力、制度、思想观念的弊端的批判,但仍然是不能含糊的。为展现北大百年的真实面貌,本书同时收录了有关北大光明与黑暗、光荣与耻辱的历史记载,但愿能引起北大人以及关心北大命运的人们深长的思索,并在这样的思索中真正进入北大历史以及自我心灵的深处。  “进入”自然还有一个操作性的问题,即通过什么样的具体途径走进北大历史。一个学校的传统主要是体现在教授身上,并且是由他们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的。正像季羡林先生所说,“一所大学或其中某一个系,倘若有一个在全国或全世界都著名的大学者,则这一所大学或者这一个系就成为全国或全世界的重点和‘圣地’。全国和全世界学者都以与之有联系为光荣。问学者趋之若鹜。一时门庭鼎盛,车马盈门。倘若这一个学者去世或去职,而又没有找到地位相同的继承人,则这所大学或这个系身份立即下跌,几乎门可罗雀了。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无法否认掉的”(《名人与北大?序》)。当年梅贻琦先生称“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正是对这一“事实”的确认。北大的光荣与骄傲,恰恰在于它所拥有的,是一大批这样的“大学者”,而且几乎遍布全校各系;他们不仅以渊博的学识,更以自己的精神力量、人格魅力,吸引着全国以至全世界的莘莘学子。北大在全民族心目中的“精神圣地”的崇高地位正是仰赖于此而形成的。而今天北大的危机,恰恰在于一些人闭跟不承认这一事实,以至还存在着“书记和教授谁重要”的争论;随着大师级的老教授的纷纷离世,现有大学体制与观念上的弊端(“争论”不过是这些弊端的一个反映),又使得新的大师难以出现,北大的吸引力与召唤力正在逐渐削弱,如还不肯面对现实,及时亡羊补牢,季羡林先生所说的“身份”的“下跌”,恐怕是难以避免的趋势。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编选此书,回顾当年大师们的风采时,已无法陶醉于其间,只引发出无限的感慨。   大学里最活跃、最富生机的,自然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们是北大传统的接受者、继承人,但又不止于被动地接受:在校期间,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活力,参与学校传统的创造与发扬,老学生对新入学者的影响,更是传统的传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的流动性,又把学校与社会连接起来,离校后成为北大精神的实践者与传播者;可以说,大学教育的成果是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的活动构成了学校生活、校园文化的基础。一这样,我们终于在北大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姑且划为“1898—1937年7月”、“1937年7月-1949年10月”、“1949年10月-”三个时期)“校长-教授-学生”的三维空间的活动中找到了“走近北大”的通遭;这也是本书编选的重点。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编选,在观照学校(特别是学生)的生活时,除了课内的学习、科研,课外的文化生活外,还对师生的日常生活,他(她)们的衣、食、住(包括校园内的环境)、行等等,给予格外的关注。因为在编者看来,在一所学校的历史中,拔尖的人物,即所谓校园内外的“名人”(我们在前文中一再提及的有重大影响的校长,最出色的教授,以及最活跃的学生),他们的特别富有创造力的活动,常常集中体现了学校的精神、传统与价值,构成了历史长河中的“亮点”,也成为历史叙述中的重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样不可忽略的是,大多数师生的也许是远为灰色的、平凡的活动,特别是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不仅因为如鲁迅所说,“平凡的”日常生活也是“生活中的一片”,不可视为“生活的渣滓,一看也不看”,“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这也是生活”……》);而且恐怕正是在普通师生日常的衣、食、住、行与日常交往中,孕含着特定时代、特定校园氛围中的习俗、风尚,更能体现一所学校的特定的校风、校格,或者说,学校的传统(风范)是如盐溶于水一样地溶解在大多数师生的日常生活中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正是这些看似琐屑、毫不起眼的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微妙变化,却是更为深刻地传递出一所学校、一个时代的默默行进的足音的。  为编选这本小册子,我读了数百万字的回忆文章,也生出许多感慨。从一开始,就接触到大量的关于北大历史的光荣、辉煌的神圣回忆,宏伟叙述,慷慨或感伤抒情,我自己也为之感动、激动不已。但读得太多,也就不免有些怀疑:北大的历史真的足是这般英雄、浪漫,而且如此相同、一致?或许这只是一种大多数人的流行观念中形成的集体回忆?因此,当读到北大七八九十年代的部分学生编选的《北大往事》扉页里的几行字“让我们暂时放弃对伟大的颂扬,深入到幽微的往事之中。从这些个人化的讲述里,我们也许能找到伟大的根源”,我是感到了一阵惊喜的。这里的文章,都是“深入到个人的经历”中,到自己内心“找回自我生命的源头”,讲的是一个人,同一寝室里的哥儿们的故事,“真实,具体乃至琐碎”。通常用的是调侃、自嘲的语气,有人因此而认为这是对神圣的亵渎,是对北大光荣历史的消解,为之愤愤不已,甚至扬言要加以批判——北大任何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过于性急的“卫道者”,他们连别人的文章都没有读懂。其实此书的编者早已申明:“我们相信陈谷子烂芝麻里隐藏有神圣”,他们是要人们在“邂逅‘个别的北大”’中,得到“令人颤栗”的“尖锐的感觉”。我自己就是从这些个人记忆里,感到了那样一种“个性的自由发展与创造力的自由发挥”,它已经渗透予八十年代每一个北大人的日常生活中,失去了外在的眩目与轰动,平淡得令人不易察觉;唯其如此,在个性与创造力萎缩的世纪末的回眸中,就格外地让人感到震撼。最后,我将所有这些集体伟业的神圣怀想与抒情,与个人日常生活的凡俗记忆,琐屑叙述,并置于本书中,我相信这将丰富人们对北大的体认。对北大的历史记忆与叙述的这些差异,其实是反映了不同时代(例如二三四十年代,五六七十年代与八九十年代)的北大人各不相同的成长背景的:这本身就颇耐寻味,颇有意思。  到此为止,我大概已经将编选本书的指导思想、原则、主观意图与追求,交待清楚了。  (二)  但我还要谈谈编完本书以后,对北大精神、传统的某些联想、感悟与理解,这自然也属于宏伟叙述。——作为五十年代的北大学生,我大概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去讲述我心目中的北大。  我首先关注的是北大历史的亮点。而且在我看来,在一个世纪中,北大曾有过三次辉煌。第一次是1917-1919年问,蔡元培校长领导下的北大,作为独立知识分子的自由集合体,成为五四运动(它包括新文化运动与学生爱国运动两个部分)的中心与发源地,开创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新的时代。这是人们所熟知并且得到公认的,可以不必多说。第二次却是被人为地淡化了的,或者说是被强迫遗忘了:那是1957年夏季的鸣放,北大师生称之为“民主运动”或“五?一九运动”(因5月19日这天北大学生自发开辟“民主墙”而得名)。


编辑推荐

  《论北大》卖点:   1.《论北大》乃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的最新作品,汇聚了先生历年来关于北大的文章,对于北大,北大人,北大精神,北大传统的思考,涉及的面很宽,问题意识相当尖锐,产生的影响弥足深远。  2.钱先生借本书清理了自己与北大的半生因缘,他称北大为自己“精神的梦乡”。北大在钱先生思想的形塑过程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在之前被评为中华读书报2007年度十大好书的《我的精神自传》就有相当的篇幅论及。本次结集出版,有助于喜爱先生文字的读者细细体验。  3.钱理群先生最近的几本比较重要的作品都放在我们社,《追寻生存之根》、《钱理群讲学录》、《我的精神自传》都取得了不凡的社会效应,今年是北大一百一十周年校庆,本书的出版必将引起读者高度关注。  4.《论北大》置于“五月文丛”,同时推出的还有著名学者林贤治先生的最新作品《五四之魂》,这两本有着内在精神关联的作品必将引起知识界的侧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论北大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一本娓娓道来的书,就像一个慈祥睿智的长者轻缓而动情地叙说关于时间关于人生关于精神关于自由关于梦想的种种。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像心里流过一条温暖的小溪,曾经干涸或枯萎的地方都得到了稍许滋润。名为《论北大》,其实论的是当下的种种境况。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北大”不单单是一所高等学府,它一直就是精神流浪的圣地。所以国人都很关注北大的动静。然而,在如今的社会,关于精神的东西总是被人忽略了。最近股票大跌,物价高涨,许多外企裁员,郁闷的人有相当一部分。一个在某外资企业做IT的朋友觉得扛不住了甚至动了卖掉繁华闹市的房子回家种红薯的年头。原来被生活催赶的人那麽多!原来被催赶后不知道该怎么办最终逃跑的人也那麽多!精神的力量已经不发生作用了。忙碌的都市人估计很少知道“永远进击”“就算被命运碰的头破血流,也绝不回头”了罢。。。。钱理群先生一直都很受当代青年学子的推崇,估计与他这种执着的精神追求有关。我们都需要精神的支柱,哪怕在最窘迫的时候!这本书很丰富很温暖。在如今优秀的社科人文书不多的情况下,此书绝对算一流。语言文字极富情趣,既可以当作消遣的阅读,也可以用来做研究的参考资料。好书总是这样的,能够抚慰心灵,陶冶情操,给人启发。。。。。


北大不只是北京大学这一所学校,他更是这个国家的精神写照,北大精神值得每一个人了解


书第二天就送到家了,真快。马不停蹄地看了许多章节,非常感动作者的真诚和坦然。实实在在的反映了当前北大的现状,毫不掩饰地敞开胸怀公开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给北大校长的一封信”中,校方竟然用各种方法阻止作者参加各种集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和当年蔡元培校长所坚持的传统——“兼容并包”完全相反,令人心寒。作为北大曾经的一员,这是一种倒退,一种侮辱。。。。。。


论北大,不仅仅论的是北大,大学有思想才称之为大学。


北大曾经是一面旗帜,北大现在是一面镜子,北大将来……


在钱先生静静的回忆背后,是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发人深省的哲理。读书就要读经典!


也许很多人看过这书,但我也很想说几句话。以前我看过钱教授研究鲁迅的书,一样这次也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比别的书很多。尤其是“工具人才”,现在我们都是“工具人才”,没有思想家。这是中国社会的缺点,我觉得有了思想家,才有未来的和谐社会,也有未来的人才市场。哈哈话说得太乱七八糟了,反正我觉得这样的书很少。我很渴望这样的书。


现在很多大学已无精神可言,最多只是灌输知识的场所。甚至很多大学为了各种评估而弄虚作假,老师为了晋升而卑颜屈膝或是剽窃论文,学生更无半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只会吃喝玩乐……悲哀啊,大学精神何时才能“重塑”?


母校的教授写母校,内容很好,读着读着放佛回来了学校的时光。


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推荐,送来是正版,印刷,纸张都不错。


一夜读完


钱理群教授是我敬仰的一位老先生,北大人写北大,值得看看


百年北大,即是中国百年教育、文化、发展的缩影,北大精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值得我们每个国民进行深思,北大不仅仅属于北大人。


有分量。冲老钱去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