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化研究(第8辑)

陶东风,周宪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陶东风,周宪 主编  

页数:

20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近些年来,我做了不少丛书的策划工作,但好像都不如《文化研究》执行主编的活儿这么艰难。几年前和东风商量每人每年编一期《文化研究》,这一期轮到我做执行主编,没想到编辑工作是如此耗费精力。 先说组稿。从去年开始,我就忙碌着开始策划一期专题讨论,题目为“文化研究的中国问题与中国视角”。文化研究登陆中国已经不少年头了,现在国内不少大学开设了文化研究课程,也出版了不少文化研究方面的译著、专著和教材。从总体上说,文化研究的中国语境早已呈现,但文化研究的中国问题和中国视角似乎还没有得到深入的讨论。记得一年前在美国,我曾和Cultural Studies主编格罗斯.伯格以及刘康教授商量,想在这个英文刊物上搞一个“文化研究的中国问题和中国视角”专题讨论。格罗斯.伯格倒是爽快答应,没想到的是,在我们自己办的《文化研究》上搞一期这样的专题讨论竟然费尽周折。有许多答应供稿者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爽约了,好在徐贲、刘康、王晓路、陆扬、高小康诸君慷慨赐稿。最后时刻主编之一陶东风应要求也援稿一篇。现在刊在这里的六篇文章构成了本期主题之一“文化研究的中国问题与视角”。

书籍目录

周宪 主编的话专题一 文化研究的中国问题与中国视角 陶东风 无聊的嬉戏:去精英化时代的大众娱乐文化 徐 贲 大国崛起与价值认同 刘 康 文化研究的中国问题与理论创新 王晓路 学科复制与问题类型 高小康 中国文化研究的非经典思路 陆 扬 文化研究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专题二 中国当代文化专案研究 祁 林 被消费的“怀旧”:历史符号的再生产 殷曼梓 学术场与媒体场的角力 周培勤 制造消费偶像的神话 巢乃鹏 现代媒介技术与传统社会的张力 秦州 网络视频分享的文化分析 张羽 公域和私域间的博客文化 朱丽丽 跨境生产、文化混杂与类型接盒 周计武 体制与意识形态间的先锋艺术 李健 反思体育传统的“英雄叙事” 王蕾 奢华时尚与白领文化认同 “英”霍尔 伯查尔 新文化研究的理论探险

章节摘录

无聊的嬉戏:去精英化时代的大众娱乐文化上个世纪末以来,中国的娱乐文化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如果说90年代初期和中期人们还习惯于以官方一精英一大众(消费娱乐)的“三分天下”“三足鼎立”来描述中国的文化格局,那么在今天,这“三足”再也不是平衡地鼎立着,而是大众消费文化或娱乐文化一头独大,占据了文化地盘的至少一半以上。已经习惯于这种不平衡格局的知识界好像也不再对此愤愤不平了。但同时,知识界对于大众娱乐化的无言和失语无疑隐藏着理论范式上的危机。原先流行于90年代初期那种审美一道德主义批判话语和批判范式明显表现出激情过后的衰颓气象,而立足于中国本土的政治批评范式却迟迟未能建立。本文可以视作为建构中国本土大众娱乐文化政治批评范式所做的初步尝试。一、网络与文化活动的“去精英化”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无论是中国知识界和还是普通大众,都普遍把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文学艺术,当作是非常精英化的活动,甚至是精英知识分子的专利。然而,90年代以后,大众传播手段,特别是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打破了精英知识分子对文学艺术和文化活动的媒介手段的垄断性占有,导致文学和文化活动“准人证”的通胀和贬值。这使得当代中国文化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去精英化”时代。一般而言,文学艺术和文化活动的精英化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精英知识分子对于文学艺术和文化生产的各种资源,特别是媒介资源的垄断性占有。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首要资源当然是人的识字能力,古代社会中从事文学事业的人数相当有限,其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具备识字能力的人数本就非常有限,而文盲当然不可能舞文弄墨。现代普及性的教育制度逐渐打破了精英阶层对于识字能力的垄断,这使得有能力识文断字的人数大大上升。


编辑推荐

《文化研究(第8辑)》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化研究(第8辑) PDF格式下载



很有深度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内容详实可靠,值得一读,值得一买


基本上每辑都看过,有些帮助。现在又买了第九辑


搞文化批评文化研究的适合看看,还是有帮助的,毕竟是名家主编。


   这辑《文化研究》主要有两个专题:“文化研究中的中国问题与中国视角”和“中国当代文化专题研究”。
  
   前者的撰稿者多是著名学者,如陶东风、徐贲等。感觉就这个论题谈论得既有宏观视野又落到具体实践中的文章,还是刘康的《文化研究中的中国问题和理论创新》。无论是问题还是建议都非常中肯实在,很受启发。
  
   后一专题的撰稿者多是南大新闻传播学院和社会学院的学者,共有十篇,从不同的视角(建筑、传媒、电影时尚等)对当代文化做了观察和思考,比较丰富多彩。个人觉得阐述得比较精彩深透的有祁林关于上海新天地的《被消费的“怀旧”:历史符号的再生产》,王蕾的《奢华时尚与白领文化认同》。这些文章中涉及多种理论,如布尔迪厄的“场域”、哈贝马斯的公共空间理论、霍米巴巴的文化混杂性还有话语理论、文化认同等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