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国的身影

蔡登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01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蔡登山  

页数:

247  

Tag标签:

无  

前言

  打从在大学时期我就对现代文学产生兴趣,当时是由于好奇、由于禁忌,在没有师资、没有数据的状况下,单独跌跌撞撞地摸索着,后来终于遇到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资料愈收愈多,发现其中有许多前人未曾理清的人与事。在相互讨论之余,愈挖愈深,一直想理出一些头绪,除了既有的文献资料外,想搜集更多的口述历史、文物图片等,于是有了拍摄纪录片之行动。  在田野的调查与文献的追索之中,试图去逼近传主的内心深处,是我这二三十年来一直努力的目标。借着传主的作品、日记、书信、自述、回忆,甚至亲友的旁述、学者的月旦,等等,我走进了他们的时代氛围,试图得窥他们的身影,试图去探看他们内心遭受压抑的情结,还有那埋在心腑而难以言宣的话语。而这些他们不经意流露出来的片言只语,也常常是解开某些疑团迷雾的钥匙,也唯有抓住这种内心的矛盾,才能逼近他们的灵魂。  “贴近内心”加上“同情的了解”,或许是再现这些作家文人的不二法门。因为一个历史人物,一旦进入传记的领域,他的“真实”永远不会是绝对的。我们绝对无法重现“真实”,只能无限地走近。  逝者如斯,在岁月的淘洗中,一切都成过往,一切都已为陈迹。数风流人物,而今安在哉?然而在这悠悠的往事中,翻寻过往的恩怨情天,是充满着无尽的诱惑的。尤其是他们都“曾经辉煌”过,是我们把他们遗忘了,久违了。往事并不如烟,让我们把这些苍老的往事,重回记忆!  蔡登山  2008年1月11日大选喧嚣之夜

内容概要

  《民国的身影:重寻遗落的文人往事》对于民国人时代,人们惯常记得的是党政要员,潮进潮退中的那些文人,身影却何在?往事重寻,作者钩稽史料,从日记、回忆录里辨识蛛丝马迹,梳理情节,重建历史现场。《顾颉刚日记》的出版,解密他不为人知的千斛情泪;《沈启无自述》的发掘,使其不冉是文学史上的失踪者;女作家徐芳、王世瑛著作再版,“遗落的明珠”重见天日;邵洵美遭鲁迅棒喝,“盛家赘婿”不改“唯美”;周作人集外遗文痛骂陈西滢,温稚中有铁;张竞生海外情场涉历,舂梦终竟无痕;田汉为爱反成恨,平坦人生又有几何;而徐志摩与袁昌英、罗家伦与张幼仪、郑振铎与王世瑛,纠葛重重,欲待相忘怎忘得。

作者简介

  蔡登山,1954年生,台南人,毕业于淡江人学,沉迷于电影及现代文学史料之间,达三十余年。1993年起筹拍纪录片《作家身影》,完成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朱自清、老合、冰心、沈从文、巴金、曹禺、萧乾、张爱玲等人影像传记。1998年制作《蒋经国与蒋方良》。2002年起制作《大师身影》,聚焦晚清以来严复、梁启超、陈寅恪、胡适、钱穆、林语堂等人,开心灵探索风气之先。

书籍目录

  序言 文人往事  上辑  十年一觉飘香梦——张竞生的情史  五十年来千斛泪——顾颉刚的感情世界  天高情已远——袁昌英与徐志摩的一段情  重审爱情的潘多拉——凌叔华与林徽因的“夺宝记”  罗家伦与张幼仪的爱情“插曲”  欲待相忘怎忘得——田汉的错综情路  海滨有故人——王世瑛与郑振铎的初恋情缘  “莎乐美”的魅力——俞珊迷倒青岛大学的一群教授  真的“人言可畏”吗?——阮玲玉的真假遗书    下辑  为“盛名”所累的哲学博士——张竞生  从《学衡》到《战国策》——被遗忘的陈铨  真实与被扭曲的心灵——《顾颉刚日记》读后  温雅中有“铁”——从集外遗文看周作人骂陈西滢  被周作人逐出师门的沈启无  作为诗人及出版家的邵洵美  为中国戏剧拼尽一生的余上沅  作为诗人与翻译家的穆旦  现代文学史遗落的两位女作家——徐芳与王世瑛  与张爱玲齐名的40年代女作家——梅娘  探寻胡适日记中的郑毓秀  附录 走过20世纪初的摩登——南浔

章节摘录

  1936年,误传已经牺牲的邓鹤皋曾找过安娥。此时,安娥正同任光生活在一起,但她并不感到幸福,每年流产一两次,身体一直处于虚弱的状态,经常住医院疗养。同年9月,她与任光同去南京,出狱后的田汉曾陪他们游览金陵名胜。抗战爆发后,安娥曾大病一场。尔后她资助任光先后去巴黎和新加坡等地,在华侨中推动、组织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但两人的感情生活,也画上了句点。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次日,田汉从上海乘船向内地转移,在船上与安娥不期而遇。安娥告诉田汉“孩子尚在,而且也长得很高了”。这又一次激起了田汉的旧情。1938年田汉在武汉参加“三厅”工作时,安娥也在武汉组织了“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战时儿童保育会”,保育会的发起“宣言”即出自田汉之手。由此,田汉与安娥之间的感情“迅速复活”。但当时田汉还是理智的,他“执拗地不能忘情于林女士”,“写信接她和两个孩子来武汉”。而后来武汉危急,林维中才带着孩子乘船到重庆,田汉则与“三厅”一块撤退到长沙。1940年他奉命去重庆,“与林女士及儿女们欢然会合,一时也过得颇好”。而在武汉撤退时,安娥作为战地记者,她赴五战区老河口前方采访,后从老河口经汉口接了儿子也到重庆,这遂使田汉与林维中的感情紧张起来。田汉面对三个儿女两个家庭,“难于断然取舍”。而就在田汉“苦闷”之时,林维中却“一闹张家花园(文协所在地),再闹两路口车站”,使田汉“遭受社会非笑”,大大伤害了田汉的自尊心。据剧作家赵清阁回忆,重庆大轰炸时安娥曾住在她家过,“这期间,一天晚上音乐作曲家任光来找安娥。据说他要去前方参军,发现有人盯梢,好不容易扔掉了尾巴;为了翌日离开重庆,他要在我家过一夜。这天夜里我们关了电灯摸黑谈话,任光显得很紧张,安娥很镇定;黎明时安娥护送任光悄悄地走了,永远地走了!(大约一年后,听说任光在西北战场牺牲了)”1941年1月6日,这位革命音乐家在“皖南事变”中牺牲了,年仅四十一岁。

媒体关注与评论

  走进大时代的深处回望知识人的悲欣  在田野的调查与文献的追索之中,试图去逼近传主的内心深处,是我这二三十年来一直努力的目标。借着传主的作品、日记、书信、自述、回忆,甚至亲友的旁述、学者的月旦,等等,我走进了他们的时代氖围,试图得窥他们的身影,试图去探看他们内心遭受压抑的情结,还有那埋在心腑而难以言宣的话语。而这些他们不经意流露出来的片言只语,也常常是解开某些疑团迷雾的钥匙,也唯有抓住这种内心的矛盾,才能逼近他们的灵魂。  ——蔡登山


编辑推荐

  《民国的身影:重寻遗落的文人往事》在田野的调查与文献的追索之中,试图去逼近传主的内心深处,是我这二三十年来一直努力的目标。借着传主的作品、日记、书信、自述、回忆,甚至亲友的旁述、学者的月旦,等等,我走进了他们的时代氛围,试图得窥他们的身影,试图去探看他们内心遭受压抑的情结,还有那埋在心腑而难以言宣的话语。而这些他们不经意流露出来的片言只语,也常常是解开某些疑团迷雾的钥匙,也唯有抓住这种内心的矛盾,才能逼近他们的灵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民国的身影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