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畅销书的蓄意操作

刘观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观涛  

页数:

25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畅销书的蓄意操作:如何成长为金牌策划人》的每段文字都是来自一线实战的“畅销真经”,值得每位图书编辑借鉴和学习,并一定会计你们大有收获!这是一本“犀利得有些可怕”的书,因为作者就是策划编辑《求医不如求己》的著名畅销书策划人。

作者简介

刘观涛,大众健康与专业图书出版策划人,有着18年的新闻出版工作经历,曾经策划出版《求医不如求己》《活到天年》《扶阳讲记》等大众健康畅销书、专业专著畅销书。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畅销书个案的深度解读 《求医不如求己》策划编辑企划全记录:中国第一部畅销书操盘手的MBA案例 追问《人体使用手册》畅销之谜 在畅销榜中搜索空白点——《感悟健康》策划启示录 《慢生活》:“引导时尚”的操作内幕 《足部健康法》:“下里巴人”何以成为“畅销黑马”? 《31岁小美女的养颜经》:畅销的元素分解 《美容大王》畅销的“数字解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你为什么不够“火”?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销策略如何“紧急变脸”? 《红军1934--1936》:从1000种同类书中“跳”出来 五年销售200万册:《致加西亚的信》的销售数字解密 《LuLu脊美瑜伽》:用“差异化”撬开畅销之门 《德川家康》:“潜藏式营销”打造百万销量 《山楂树之恋》:解密畅销80万册背后的“第一推动力” 《思利及人的力量》:“畅销黑马”背后的“推手” 《人文通识讲演录》:如何冲出“同质化”重围 《狼道》系列凭什么笑傲书林? 《读库》:一个人的图书策划“战争” 文图版《资本论》:为什么意外畅销? 给经典名著一个“悦读”的理由——对《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的解读 《雷锋:1940--1962》:如何把“主旋律”做成畅销书 《话说中国》:如何撕开“饱和市场”的口子 《万古江河》自我抢占“畅销延伸市场” “课标时代”的幕后策划 “持续畅销”是怎样炼成的:解密“曲一线”教辅图书的畅销之谜 “零营销”《每天进步一点点》为何畅销12万? “卖点和渠道”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书系》营销侧记 “文图书”策划问答录 《古典悄悄画》:“稳畅销”背后的操盘模式 反问“于丹畅销神话”的营销运作 畅销书背后的“风向标” 如何“高保真”解读畅销书?第二部分:一个编辑能够独立操作的“前营销" 选题策划之“难点和焦点” 如何成为专业书的策划高手? 图书定价中“潜藏”的市场策略 调整版税支付方式, “制造”一个原创团队 “整合营销”:畅销书是可以“流水线制造”的 编辑与美编沟通中的“市场策划” 装桢如何“自己说话” “另类趣味”:怎样用博客促销一本书 30元的“一本书”=3 000元的“大课堂”? 另类需求:怎样“让和尚买梳子”? 一个编辑“抢夺”万名终端读者 “潜市场”是这样发掘出来的——扫描“高校学生用书”的市场深度开掘 发掘专业经典著作的盲区 新型科普书该怎么做?  如何让书名充满销售力? 策划随想录 编辑先做“免费导购员” 策划编辑给如何进行“数字解密”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畅销书个案的深度解读  《求医不如求己》策划编辑企划全记录:中国第一部畅销书操盘手的MBA案例  按:曾经有记者专门采访刘观涛策划《求医不如求己》的幕后故事,刘观涛以其所带领的策划团队的名义作答。如今,刘观涛所策划的第二个“中里巴人”(武国忠医生)、第三个“中里巴人”(李静医生)、第四个“中里巴人”(舒和医生)也已经完稿或出版,这些选题完全由执业医师身份的全国顶级中医专家讲述、一个出版策划团队为之服务(类似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王牌栏目的运作团队)的模式来进行策划的。  刘观涛:我是这样策划《求医不如求己》的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求医不如求己》,成为持续高居健康图书排行榜首位的畅销书,一两年时间内发行量达到100万册。很多人希望知道其中的运作“内幕”。对于图书策划人而言,这是一本“蓄意”操作的畅销书,运作的多数经验具有很强的可重复性。  选题缘起:穷尽“领头畅销书”的关联资源  很多人可能非常好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是如何抓住《求医不如求己》这个选题的?策划该书的是一个图书策划团队——“医学思想者”,这个团队包括著名图书策划人刘观涛、金光印等,而身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策划编辑的刘观涛是其中的领军人物。最初的选题来源是每个出版人的公有资源。去年(具体时间为2006年。编者按:本书全部案例均为即时跟踪分析和独立解读,解读时间均在每篇文章后进行标注,所有发行数字等资讯也为解读时间的即时信息。)春季,刘观涛发现,一本名为“人体使用手册”的图书,悄然成为发行量超过30万册的超级畅销书,他立刻意识到:该书中独特的自我保健手法“一招三式”,能够让读者自己动手为自己保健,这将是健康图书的发展趋势之一。但是,畅销书最关键的是作者,哪里能找到类似《人体使用手册》吴清忠这样的作者呢?刘观涛首先想到的办法是:和吴清忠本人联系,看能否出版他的其他健康类图书?于是,通过在网络上搜索到的吴清忠博客,刘观涛给吴清忠发去了电子邮件。吴清忠很快回信,表示自己手头暂时没有可供出版的后续作品。那还有什么办法呢?刘观涛在《人体使用手册》的前言中发现:吴清忠对他的两位老师表示了鸣谢,并坦言该书很多内容来源于这两位老师的发现。于是,刘观涛又立刻通过咨询114查询台等方法,取得两位老师的联系方式,虽然经过数番联系,但是两位老师均表示目前没有出书打算。  往下该怎么办呢?刘观涛在吴清忠的博客的一篇文章中发现,吴清忠很推崇一位身居北京的中医研究者,并链接了一篇“中里巴人”的博客文章。于是,顺藤摸瓜,刘观涛又找到了“中里巴人”的博客,发现他博客中的文章非常生动,可读性、实用性不在《人体使用手册))之下。于是马上在博客上留言,“中里巴人”很快回信,表示已有几家出版社正在与之洽谈。 (笔者按:发现((求医不如求己》的选题,其实利用的是每个出版人都能轻松发现的公用资源。换言之,该书选题发现的机遇,对每位关注或有志于健康图书的出版人都是平等开放的。)  签约难题:面对强势对手如何成为“黑马”?  发现选题并不困难,最难的是和作者签约。就在刘观涛与“中里巴人”继续接触之时,其间有出版商以“10%版税,3万册起印”的条件进行竞争,而当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只能开出“8%版税,8 000册起印”的条件。刘观涛则采取了“结交朋友,顺其自然”的策略,并真诚地表示:不管“中里巴人”和哪家出版机构签约,他们都希望如同朋友一样无偿协助“中里巴人”将其新书进行深度打造。其实,刘观涛对于和“中里巴人”的合作,认为可能性也就是40%的概率,但是,他对于哪怕只有1%可能的事情,都“不抛弃、不放弃”。这本书合作不成,但如果大家成为很好的朋友,那么,将来合作“中里巴人”的其他书时,应该有着较大的成功概率。  当时刘观涛认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发行渠道偏重于专业图书,大众健康图书的发行渠道还不是非常强大,而且只能以8%版税签约。坦率地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当初处于各家竞争中的弱势。但刘观涛想出了由弱变强的操作手法:尝试采取联合国内优秀的发行公司做大市场的策略,所以,和北京共和联动公司达成合作发行的意向,这样,出版社就有了真正和“中里巴人”谈合作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中里巴人”最终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  市场区隔:创造“多点支撑”的新卖点  很多人非常好奇:当时在签约的时候,出版方对于这本书的未来销量是怎样预计的呢?  刘观涛带领的策划团队坦诚回应:“非常坦率地说,我们当时很理性的估算是,销售三四万册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要销售到七八万册,必须对该书进行进一步的刻意打造!现在很多畅销书策划人在估算销量时,似乎对于几十万册的销量成竹在胸,我认为其实大多数是不可能的。三四万是一个坎儿,七八万又是一个坎儿,只有你的图书在三四个月突破三四万册,随后再突破七八万,才有可能像滚雪球一样,达到十万以上的量级。最难迈的一个坎儿,是突破三四万。”  刘观涛认为:“尽管‘中里巴人’的博客写得非常生动、深入浅出,也很实用,但毕竟‘中里巴人’还是个非常普通的网友,没有任何名气。所以,我就不断和‘中里巴人’沟通,希望他能在现有的文字基础上,采取案例故事切入+易学高效招法+健康人生感悟的独特写法,这样,就会突破当时洪昭光系列、刘太医系列的风格。我认为一本畅销书的刻意打造,已经不能凭借单纯的一个新卖点,而要多个卖点共同支撑。对这本书而言, 健康人生感悟’是该书最能引起读者反响、共鸣的卖点。另外,‘中里巴人’书中的每个自我保健手法,都非常易学、易用而效果不凡,相当于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人体使用手册》的一招三式。而‘中里巴人’类似贾平凹式的美文笔调,也让这本健康书具有了更大的阅读快感。”为了和作者更深入地对话、磨合,刘观涛没有对“中里巴人”提出这样那样的具体要求,而是首先自己动手写出了理想状态的样张,并标注样张中藏在文字背后的策划意图。然后,发给“中里巴人”作参考,当然是只供参考’,不要求作者照着样张写作,而是给作者以充分的自由度。通过这种“样张磨合”,双方心有灵犀,图书的写作非常平稳地推进。  可重复性:常态发行打造“稳畅销”  “等到该书稿编辑完毕的时候,我们心里基本有了底,凭借该书多个崭新卖点,突破三四万册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但并不敢奢求三四十万册。”策划团队认为,“其实,在发行渠道、市场营销、卖场促销等方面,我们倒没有做什么特别的运作,搞什么隆重首发式、卖场大促销这样的活动。因为,出版社和北京共和联动的发行部门,此前的运作都是全方位的。图书的畅销,主要不是由于媒体热衷于报道的‘出奇制胜、新招迭出’的营销活动,因为你的图书铺到书店之后,如果读者认可,书店自然会进行添货。这是畅销最主要的推动力,其他招数都是辅助性的。再者,做声势浩大的营销推广,费用是比较高的,具体到一本书上,投入、产出通常会很不成比例。所以,对于《求医不如求己》我们并没有做大声势的推广活动,而是追求常态发行下的‘稳畅销’。四个月后,等到这本书发行到七八万册的时候,我们心里就有底了,知道这本书有可能进入今年的大众健康图书排行榜前三名。”  刘观涛所带领的策划团队坦承:“一本书的超级畅销,不一定意味着策划人的水准高,也可能是运气的成分更大一些。所以,看一个策划人、策划团队的真正水平,是看他在策划了第一本畅销书之后,是否还能随后策划出第二本、第三本同领域的畅销书。”  2007年9月21日  追问《人体使用手册》畅销之谜  今年,最火爆的大众健康类图书,莫过于发行量已达40万册的《人体使用手册》。为什么这本作者名不见经传的图书,能够如此以“黑马”的姿态让人瞠目结舌?为什么这本书的电子版在网上免费流传了两年多,众多的出版人竟然没有发现这个潜在的“畅销宝贝”?为什么这本书在出版后,仍然向大众提供免费下载的word版本?……一连串的疑问,横亘在主攻大众健康图书领域的出版人面前。

媒体关注与评论

  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小波  只有能够不断“复制”畅销书的人,才是真正的书业英雄。这本书把畅销书运作的每个“隐秘细节”和“操作密旨”都进行了深入解密,应该是每个书业策划人必读的案例式教材!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营销总监 刘明清  曾经有很多书业同行困惑地向我询问:“当初,你们一个规模不大的专业社,为什么敢冒着巨大的风险,用百万册的起印量签下《于丹心得》?为什么能够把于丹、阎崇年、钱事忠所著作品运营成一个接一个的超级畅销书?”我要告诉所有的书业朋友,这本书揭示了畅销书运作的核心“策划机密”和“操作流程”,你的疑惑能在这本书里能找到完美的答案。  光明书架(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 严平  这是一本“犀利得有些可怕”的书,因为作者就是策划编辑《求医不如求己》的著名畅销书策划人。本书的每段文字都是来自一线实战的“畅销真经”,值得每位图书编辑借鉴和学习,并一定会计你们大有收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畅销书的蓄意操作 PDF格式下载



畅销书的“蓄意”操作——如何成长为金牌策划人


看了“蓄意”,说明很多事都是计划性和策划的,畅销书更是如此。


这是一位出版策划高手的心得手记,用心分析了诸多的畅销书的畅销因素。非常的好!我每天只读5-6页,慢慢吸收,舍不得快读。


对想当图书策划的人,启发很大!


适合对书籍出版感兴趣的人看


作者很用心,佩服作者的敏锐观察力及坚持不懈的收集整理。案例分析很翔实,对出版从业人员很有启发意义。


很受用,作者不愧是策划高手,能使我学到很多东西!


学这个专业,很有启发


非常实用,有借鉴意义。


挺不错的,受到一些启发~


听说有用,着急用,就买吧!不过好像只能做些参考,没有太多收益。


这本书的内容还是可以的,很不错,看了


比较喜欢,不枯燥。生动的实例,受益匪浅。


好书,值得一读!特别是有追求、有理想的年轻人!


作为一个初入行的新编辑,看完之后还是能有很多启迪的。只是感叹我们这边的小出版社,很难做出作者介绍的那些大手笔。


我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读书爱好者,来看看琳琅满目的书背后的“弯弯道”的。就好像女士逛商店多了,也会关注、打探衣服的生产、批发、销售的内情一样。这本书,是中国图书商报·畅销书案例解读-栏目主持人:刘观涛的,一本“案例和策划心得”合集。或许我是非常地埋头啃书,竟一直不太明白,也没去想想——书的策划人、文化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把这本书一看,我对“书”的看法,大大扩展了。书,如其说是一种文化,更不如说是一种“商品”——一种和所有商品一样,需要市场策划、生产、营销、宣传导购,最后获取从纸变钱的过程。只不过,策划者们是在谋求:怎样在畅销的这个大前提下,不断创新出与文化承载的双赢。这本书基本上涵盖了今年来各类图书的一些策划例子,包括地图、专业普及书、书系等等。通过这些,能给我一个从深层面辨别各类图书好坏的基础,从而从策划的创新角度选出新近的好书。比如:对百家讲坛模式的解读,及以后的策划创想,就是从阎崇年的个性视角解密历史,捎带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到于丹借《论语》、《庄子》等经典,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成为大众励志;再可能到以后,出版社主动策划选题,事先写出书稿,再找教授去讲,报送中央台。这本书,还从策划编辑的角度,给了作为消费者的我,以后选购图书的一些技巧方法。如开本大小与文字内容的配比选择、印张定价基准和心理定价、书名的层次等等。也明白了一些图书营销,与网上连载、论坛聘人论战、网上书店的联合发售、制作专题页面、参与电视娱乐栏目(如湖南的“越策越开心”)等的“背后推手”关系。还让我看到了图书生产、销售过程中的一些内幕。如:许多畅销书,都是编辑先写出样章,交给作者,作者再以此画瓢给造出来的。还有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名家对话书?这即是适应大众的一种口语普及需求,同时也是名家们没有时间自己写吗。读到这里,我并不认为读者是被他们给策划、忽悠了,而是知晓了更多出品书背后的精思熟虑和种种基于现实下的用心、创意。本书作者刘观涛的策划观点,就是要通过案例解读,将策划人当时的原点创意、动态的思维过程给还原出来——这对爱好读书的人,也是一种深层次的提高。最后,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到底策划人想方设法的是迎合着大众需求走,还是在忽悠着大众走?——我想,应该是用种种策划的新创想、新书,合着读者大众的品味提高,一起向前走吧!


这样的教材变成了畅销书。。。。


原以为会有策划书的,结果只是案例分析


本书还算不错,多少会对策划图书有点借鉴意义


题目很好,速度很快!


还好,有帮助。


对书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这本书是以实例串讲的,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些点拨作用的吧,重点还是要做活,以点带面才能亨通


前辈的经验总结,受教了。


在同类书中,算是上品!


《畅销书的蓄意操作》,在我手里的过程大约一个小时。这还包括我上次在不是书店翻阅的几分钟。我甚至至今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买这本书。可能是因为我最近对书业比较感兴趣,因为这还算是刚刚开放的一个行业。而这样的行业,往往会有真金白银。所以,作为指南类的书难免会拿来当“宝典”来读一下。上次,蓝狮子的留全兄跟我说,这本书不和合我想象的那样。但还是忍不住好奇,当当了一把。结果发现,这本书讲得是某些畅销或者是准畅销图书的故事,而不是如何、为何成为畅销书。而这些故事实在有些浅显,甚至连故事都不算。算是一些书的推广读本吧。原本我也是冲着共和联动的张小波说的,这应该“是每个书业策划人必读的案例式教材”来的,结果我发现,如果共和联动拿这本书当作策划指南,教导自己如何成为一个金牌策划人的话,张小波最近可能去通县喝西北风了。如果哪家报社或者杂志刊登这样的“准广告”类的文章,这个记者会倒霉的。事实上,图书的策划出版,最近应该是一门比较热的问题。比如吴又策划的《藏地密码》,大家关心的可能是这本书为什么走红,他包括那些元素。书商吴又是怎样对这本书进行深加工的,以及这本书的作者何马为什么隐藏的如此神秘。这本书的装帧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为了这本书的出版,和市面上其他西藏类题材的书相比,卖点是如何形成的。在操作同类的图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还有,在这本书的营销过程中是怎么样进行营销的,怎么看起来和史玉柱的脑白金那么像啊。但是这本书没有让我们得到如此收获,有的也就是简单的一个过程。当然,也不是没有收获,在这本书里发现,当年的文学青年席云舒也成了图书策划人。这可能就是大家的宿命吧。修成正果的,极少极少。


对于刚刚踏入出版业的小辈来说,这本书还是提供了不少内幕消息,至少让我知道了哪些书曾经畅销过,至于能否凭借这本书窥得真正的策划奥秘,我并不抱太高期望,毕竟那是商业秘密。如果看完这本书大家都可以成为金牌策划人,估计作者就干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了。


对于想学策划的人来说没有比较具体而实际的指导意义。。。。如果只是想了解一下图书的操作,还可以。。。。。


昨天拿到的书,晚上翻了翻,内容一般,谈得比较泛


这本书的内容,适合编辑,适合出版界的人,适合市场方向的人。
总体来说,还可以。


大体翻了一下,还算满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