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一种风流吾最爱

刘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强  

页数:

227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部伟大的书可以怎样读人生如寄,来去匆匆。这世界上,有些书可以走马观花,一掠而过,有些书则需要、也值得投注生命、情感和智慧,浸淫涵泳,反复研读。毫无疑问,成书于公元五世纪的六朝志人小说名著《世说新语》,就应当属于后者。《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撰,梁代史学家刘孝标(463-522)注,是我国文化史上一部极重要的经典。自其成书以来,一直受到历代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它所传递的那种特立独行的“魏晋风度”有如光风霁月,彪炳千古,令无数读书人心向神往,讽咏步武,历一千五百余年而未曾稍歇。大凡好书,往往见仁见智,从不同角度看《世说新语》,观感常常迥异,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文化思潮立论者,说它是一部“清谈之书”;从名士风流着眼者,说它是一部“名士底教科书”;自其大者而观之,即便称之为“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亦不为过;自其小者而观之,觉得它不过就是一部琐碎恆钉、以资谈助的“丛残小语”、“尺寸短书”。蔡元培先生所谓“多歧为贵,不取苟同”,正此意也。我也曾在一篇文章里,把《世说新语》称作一部中国人的“智慧之书、性情之书、趣味之书”,以为生为中国人而不读此书,殊为憾事!这部传世经典我读了十余年,周而复始,欲罢不能。无形之中,《世说新语》成了我精神生活中一个“不可须臾离也”的大自在,大谜题,无从回避,也不愿回避。不仅不回避,而且乐此不疲——乐读,乐说,乐思,亦乐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此而言,《世说新语》又是我精神生活中的大美味,大享受!我甚至觉得,我所读过的所有书(那当然是极其有限的),都是为读懂《世说新语》所做的准备!读的遍数越多,想的越深入,我便越觉得这部书堪称汉语言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经典,其主要编撰者刘义庆亦堪称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两者伟大的程度实不亚于我国古典小说的不朽名著《红楼梦》和她的——作者曹雪芹!《中庸》有云:“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人大多读书,能读㈩书中三昧的又有几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一生真能读懂一本书,足矣!东晋“风流宰相”谢安年少时,曾请名士阮裕讲解战国公孙龙子的《白马论》,阮裕遂写了一篇论文以示谢安。谢安对文中的要旨并不能马上理解,于是多次咨询请教,直到明白为止。阮裕不禁感叹道:“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世说新语·文学》24)这里的“能言人”亦可谓“解人”,盖指阮裕自己,而“索解人”——寻求解答的人——则指谢安。阮裕是说:不仅对此问题能够融会贯通的“解人”很难得,现在就连谢安你这样孜孜不倦的求解之人也找不到了!我于《世说新语》,当然不敢妄称“解人”,但自信还算是个勉力而为的“索解人”。我“索解”的结果,就是发现《世说新语》和《红楼梦》一样,都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伟大之书”,它们的作者,也都是我们民族杰出人物中的“伟大之人”,他们的心灵,更是一颗放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多乎哉?不多也”的“美丽心灵”!

内容概要

“《世说新语》不写帝王功业,只写日常生活,它记录了许多遗闻趣事,呈现了许多人物的音容笑貌,从而奠定了中国小说的喜剧基石。《儒林外史》可以说是《世说新语》的伸延与扩大。中国小说有轻重之分,“重”的源于《史记》,“轻”的源于《世说新语》。《三国演义》、《水浒传》都太“重”,学得走样。《红楼梦》则轻重并举,而且举重若轻,有思想又有天趣,极深刻的思想就在日常的谈笑歌哭中。”  本书共分三部分,分别是:人物篇、典故篇和风俗篇;共三十二讲,以上、下册印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典故还是风俗,作者的立足点和着眼点仍旧是一个“人”字。当然,汉末魏晋的那一段波诡云谲、刀光血影的历史大事,也会在对“人”的讲述中穿插介绍。但愿从这些精心选择、编排和演绎的人物、典故和风俗“景观”中,一般读者能够对《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有一个比较全面、立体、鲜活的了解。由本书采用的体例所决定,一些原始材料,以及个别在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正文叙述不宜展开的,一般放在注释中稍作辨析,以供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刘强,笔名留白,别号有竹居主人,1970年10月生于河南正阳。文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中文系。主攻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长期从事《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的研究,发表论文近30篇。兼事随笔杂文写作与现当代文化批评,致力于打破学术壁垒的“两栖化写作”及传统文化经典的现代解读与传播,在《读书》、《随笔》、《书屋》、《天涯》、《书城》、《文景》、《社会学家茶座》等刊物发表各类文字百余篇,出版专著《世说新语会评》、《今月曾经照古人:古诗今读》等。最近两年应安徽电视台邀请主讲《世说新语》典故系列,应广西电视台邀请主讲古典爱情诗20集,深受观众欢迎。

书籍目录

〔第三种人〕与〔第三条路〕我活过,我爱过,我写过龙性谁能驯不自由,毋宁死谁料清淡竟误国?华亭鹤唳岂得闻?一不做,二不休江左管仲知是谁?我是矛,也是盾〔流芳〕?还是〔遗臭〕?从隐士到贤相是真名士自风流

章节摘录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孩提时的晋明帝司马绍(301-325),但元帝司马睿的“潸然流涕”也让人印象深刻。司马绍可称是两晋皇帝中最具才华的一个,他的两次决然不同的回答十分契合那个时代民族的深层心理,因而成为千古名对。对“长安”的猜想其实凝结着南渡士族对失去的故国的深长思念,而对于劫后余生的司马家族来讲,“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八字更可说是字字血泪!东晋初年,丞相王导、大将军王敦分别把持着政治和军事大权,形成真正的“门阀政治”。史载王敦“手控强兵,群从贵显,威权莫贰,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晋书·王敦传》)。本来就心虚的司马睿对大权旁落渐渐不满,遂任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为心腹,各据一方,企图排斥王氏势力①。这可以说是一个虚弱皇帝的本能反应。但是这样一来,便激起了王氏家族的强烈反弹,特别是拥兵自重的王敦,反而找到了一个小试牛刀的绝佳借口。永昌元年(322),王敦便以“清君侧”、诛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直扑石头城(即建康)。王导对刘隗、刁协、戴渊等人捍卫皇权、排抑大族也甚为不满,曾讥讽地品评三人,说“刁玄亮(协)之察察,戴若思(渊)之岩岩,卞望之(壶)之峰距”(《赏誉》54),是说这三人为人处世过于严峻苛刻了。为保全王氏家族利益,王导暗中帮助王敦,其他大族处于保护“既得利益”的考虑,对于刘隈、刁协的“察察之政”也心存不满,这样,形势就变得对王敦有利。王敦这次举兵,可谓势如破竹,很快就攻人建康,杀了戴渊、周顫等人,刘隗则投奔了石勒。史载王敦兵临城下,司马睿脱去戎衣,穿上朝服,顾而言曰:“想要坐我的位置,应该早点说!何至害民如此!”又派遣使者对王敦说:“公若不忘本朝,于此息兵,则天下尚可共安也。如其不然,朕当归琅邪,以避贤路。”(《晋书.元帝纪》)意思是:如你眼里没有我这个皇帝,那我就避位让贤。话都说到这个分儿上,足见皇帝已成门阀大族操控的提线木偶。这次军事行动的结果是,朝廷任命王敦为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还屯武昌。王敦在京城横冲直撞,甚至连皇帝都未曾朝见,便领兵而去。同年闰十一月,有名无实的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在忧愤中病卒。平心而论,也不能全怪王敦有不臣之心。试想司马氏的政权真就那么干净吗?322年,晋明帝当上皇帝后,对司马氏所以得天下的历史因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世说新语》对此亦有生动描绘: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司马绍),帝问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答。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乃具叙宣王(司马懿)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尤悔》7)值得注意的是,司马绍先问温峤,而温峤不答。为什么不答?当然并非如王导所说“年少未谙”,而是有所顾虑。温峤(288-329)字太真,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西晋末年曾在并州跟随刘琨征讨石勒、刘聪。建武元年(317年)南下,虽任侍中、中书令等官,参与朝廷机密,但相比王氏家族,他的根基尚浅,资格也嫩,所以他默然不语。这时,王导则当仁不让,将司马家族如何发家的历史一五一十道来,给刚登基的年轻皇帝上了一堂“历史课”,听得年方二十出头的司马绍冷汗直冒,遮着龙颜,拍着御座,竟说出一句不吉利的话来:“如果真如王公所言,那我司马家的国运怎能长久?!”这个王导,曾让司马睿拉着他同升御座,现在又让司马睿的儿子感到龙床不稳,不是有恃无恐是什么?王导还算有伦理底线的大臣,换了“田舍忍人”王敦,该做如何想,何劳辞费?他大概会想,“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你司马家族本就是靠篡夺得了天下,已经名不正言不顺了,你司马睿又属于皇族旁支,无德无能,要不是我王家兄弟辅佐成全,想做皇帝,真是门儿都没有!西晋立国,司马炎出于心虚,在意识形态上主张“以孝治天下”,而不敢言“忠”,因为“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导致世家大族“止知有家,不知有国”(余嘉锡语),心里只有“门户大计”,而没有对国家皇室的所谓忠诚。所以,王敦的不臣之心也未尝没有时代精神和社会心理作为基础.他不仅不把司马睿放在眼里,对司马绍更不待见,径自称他“黄须鲜卑奴”(《假谲》6)。永昌元年(322)王敦攻破石头城后,甚至想废掉当时的太子司马绍,幸亏温峤为太子打掩护才作罢:王敦既下,住船石头,欲有废明帝意。宾客盈坐,敦知帝聪明。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不孝之状,而皆云:“温太真所说。温尝为东宫率,后为吾司马,甚悉之。”须臾,温来,敦便奋其威容,问温曰:“皇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使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曰:“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方正》32)王敦欲废司马绍,找不到其他理由,只好说其“不孝”。可是,当王敦把球踢给温峤——因为温峤曾任太子中庶子,与太子司马绍关系亲密,有“布衣之好”——时,温峤偏偏不合作,说皇太子是否有钩深致远之才,不是我这样的浅识之辈所能测度的,但他能够以礼事亲,当然可以称为孝子了。由此可见,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王氏家族恐怕更占优势。此后我们将看到,王敦进一步专擅朝政,根本不把明帝放在眼里,终于再度铤而走险。

媒体关注与评论

刘强君书稿寄来的那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坐在王导与谢安之间谈《世说新语》,大有当仁不让之概。主位上的刘义庆头问身边的刘孝标:“此何人也?”孝标对曰:“汝南慎阳刘强也,与叔度同乡,亦忘年之友。”义庆又问:“何以都无所闻?”孝标笑道:“才秀人微之士古来多有,此君虽位末名卑,而雅好《世说》,前已有《世说新语会评》问世,颇为可观。吾家书籍文章,当尽与之”义庆乃挥麈道:“请赐酒!既为《世说》功臣,吾当聘为临川王记室参军。”  ——曹旭(著名学者、诗学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写好《世说》,需有才。情气。历来求解不易。刘强君即是上佳的解人。他将《世说》看作灵性之书、人性之书、诗性之书,一路写来,逸气飞扬,无拘无束,得其灵性之精妙;大处用心,深切细微,更得其人性之美好;而满纸春意,又深得江南三月划长莺飞之诗意也。《世说》诸魂,地下有知,归欤?  ——胡晓明(著名学者、文论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强先生的《世说新语今读》一书在认真阅读并吃透原著的基础上,结合古往今来的相关历史知识和人生价值命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耙梳,并且以深入浅出而又优美散淡的表述方式呈现给社会普通读者。因此,该书做到了科学性、知识性、普及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学术研究普及化的典范之作。  ——宁稼雨(著名学者,《世说新语》专家,南开大学教授)《世说》易读好读,而难于深读精读,因其简约玄远,短小零碎,不讲时空,不明本末。刘强先生《世说新语今读》结构上总分人物、典故、风俗三篇,兼得纪传、志书与纪事本末之长,篇下分讲,讲列小节,讲间相续,篇外相连,述论时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正可扬《世说》体例之长,而补给不足。既有辞章之美而又不离学术之根、义理之本。再加语言风趣,定位不凡,可让未读与已读《世说》之人都能循序渐进地对《世说》与魏晋大势作一深入了解,并从中获取生存之智慧。此亦堪称“智慧之书、性情之书、趣味之书”也。  ——刘伟生(学者,《世说新语》专家、湖南工业大学教授)


编辑推荐

著名学者曹旭、胡晓明、鲍鹏山鼎力推荐《一种风流吾最爱:今读·人物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一种风流吾最爱 PDF格式下载



本人读书慢,零零散散花了一个月才看完,总体来说,该书适合对魏晋历史有大概基础的读者。书本很薄,但总体还是很满意的,封面也很有感觉。里面有很多世说新语的段子,这样的论述比较有力。可惜的就是所选人物太少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的诗唱出了豪迈之气,是真名士方可唱出真正的风流歌,世说新语于只言片语中显露出真名士之冰山一角。


《世说新语》言简意赅,经刘强先生的深入浅出的阐释,让你能真正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姐说的语言简洁明快,妙趣横生。是一部能帮助你读懂《世说新语》好书。


语言诙谐,解《世说新语》的一本上佳之作


书中都是一些小故事,很有意思。如果想深入了解魏晋时的人们生活,读读此书大有裨益!!!!


很喜欢这本书。文字隽永,读起来丝毫没有艰涩感觉,作者用他的渊博知识和独特理解为我们娓娓叙来,谈古论今,引人深思。


刘强的书写的可读性强,而且只要用心读很容易理解,很容易记忆,对写作文有很大帮助,很喜欢~~~


人物介绍得很好,让我更多的了解了我喜爱的人。


魏晋南北,林下之风,非一般的感觉


看内容觉得不错,要写毕业论文了,买回来看看,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真的是很好,质量超好,很超值。我讲给学生的


很有文采,很有趣,很有见地的一本书。纸张设计很精美。


送给朋友很喜欢


书收到了,包装很好,还没来得及看,


如我所想


他喜欢的书


到货的速度很满意 书还没有阅读


喜欢这套书,很不错


使人产生阅读兴趣的一本书,有侧重。


可以使人比较好的了解魏晋时的风流人士,就是有些文言文没翻译,不过对于高中生还行


在我买过的关于魏晋南北朝的书里,这两本我不是很喜欢。。。


不错,魏晋名士一个个数来,应接不暇


一种风流吾最爱 人物篇 典故风俗篇 两本一起买的 ,包装的很好,质量不错。我是在学校图书馆借读过此书,觉得非常好看,刘强老师的语言很风趣很亲切,我很喜欢,所以买来做收藏,没事可以翻读好几遍呢。好书推荐。


《世说新语》人物篇,从独特的角度品评人物。千古风流人物在作者的品评下鲜活了起来。魏晋风流人物以自己张扬的个性,在乱世之中张显了人性之美,怎不令人为之倾心!


刘强可以说是研究《世说新语》的专家。他的作品我很喜欢。


很好了可以好好看看了


都是我喜欢的人物。。。。。。。。


很喜欢这本书,对于世说新语评点得很到位。


书籍纸张质量不好,感觉像盗版书!


通过作者强劲的文笔功底,我作为读者得以一窥古人俊朗风神,谈玄的何晏辈自不足论,但是嵇康、陆机、陆云真是太让人景仰了,特别是陆机,才高而率真,有勇有谋,大有其祖陆逊的千古将相之风!风流人物,舍其有谁!


内容很好,非常强大啊


封面不要这么花就好了,内容很踏实真诚,值得一看


内容不错,分析的也很透彻,生活化了,但里面的人物貌似不是很全呢~


还不错~讲的故事挺吸引人的


该书可以涵养性情。魏晋风度,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纸质不错,封面如果没有那个黄色的人就完美了╮(╯▽╰)╭内容粗略翻了一下,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