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你所不识的民国面相

刘建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建军  

页数:

350  

Tag标签:

无  

前言

  今天的河北,在清朝叫直隶,是清朝地位最重要的省份。有清一朝,有两个地方督抚的位置是最为紧要的,一个是两江总督,一个是直隶总督,而直督的分量还要大于江督。晚清几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和袁世凯,都做过直隶总督,李和袁,任期都相当地长,整个晚清的大戏,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两个人在直隶这个舞台上唱的。当年的中国,没有首都直辖市一说,而直隶实际上就是当时的一个超级首都直辖市,恰是因为这个因素,也由于晚清曾、李、袁的影响和作用,直隶在近代中国的地位,远比现在的人们想象的要重要得多。作为代议制语境下的地方自治的历史,直隶也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地方自治,是晚清到民国一个很有现代政治色彩的戏目。由于这个戏的开锣,是以督抚专权和洋务运动引发的政治格局演变为标志,所以,由晚清强人担任总督的直隶,地方自治的发育相当成熟。自办咨议局以来,直隶的地方自治有声有色,在地方治理、乡村建设和预备立宪以及后来的民国政局中,起了执全国牛耳的作用。  尽管如此,代议制语境下的直隶地方自治,从晚清到民国,却在以下降线行进。咨议局时代像模像样,议员的议政能力和道德水准,都比较高;进入民国,在袁世凯时代还差强人意;到了后袁时代,就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按道理讲,民国省议会的选举,后来的在形式上要比之前的强,但后面选出来的议员,素质却比前面的差。所谓的省议会,基本上成了军阀的传声筒以及跟行政机关分赃的场所,大多数议员,均以跟军阀或有势力的人物勾结而谋得一官半职为荣,大家不约而同,把进入议会当成升官发财的一个台阶。

内容概要

  《你所不识的民国面相:直隶地方议会政治1912-1928》由六部分组成。先是纵向梳理直隶地方议会的演变情况;继之对直隶地方议会运行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加以分析;其后则将直隶代议政治的实态分为三个横剖面进行专题研究,一是选举的困境,二是议员群体分析,三是地方议会的实际运作,借此管窥当时中国地方政治的转型问题,探究当时的具体历史情境。  进入20世纪以来,地方自治、选举、议会及由此形成的代议政治,这些近现代西方宪政的精华成为国人挽救危机、振衰起弊,进而强国利民的“屠龙之术”。然而,清末民初的自冶推行和代议政治的尝试,却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景象,越来越沦为摆设,只是在经过中国本土因素的改造后,开始和后者糅合起来共同塑造当时中国的政治面向。  直隶地方议会的研究尚属有待开垦的“处女地”。这种“拓荒”工作能为今人和后人提供诸多相关历史知识;不惟如此,著者希冀透过这一北中国地方议会的“标本”,来略加检视近代国人尝试代表政治的一种基本形态——代议政治的得失。

作者简介

  刘建军,河北高邑人,1971年生。1990—1997年在河北大学历史系学习,师从黎仁凯先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河北省委党校从事教研工作,现为党史教研部副教授。2005—200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深造,师从张鸣先生,获法学博士学位。在教书之余,仍心系中国近代史研究,主要参与或主编《李大钊全集》、《中国政党》、《丰碑》等,亦有十余篇相关论文问世。

书籍目录

  序  第一章 绪论  研究缘起  研究述评  研究对象的限定  资料的使用及分析  研究目标、理论借鉴与论述结构    第二章 直隶地方代议制的演变  直隶地方代议制的萌芽:顺直咨议局的筹办与成立  直隶地方代议制的初兴与中断  直隶地方代议制的嬗蜕  一点思考    第三章 地方代议制运行的政治环境  革命的兴起、顿挫与再起  政党政治向朋党政治的滑落  小结    第四章 地方代议制运行的社会情境  地方自治与绅权的扩张  绅权的劣变与社会的裂变  社会运动与革新力量的转移  小结    第五章 陷入难局的选举  选举在近代中国的转换  被操控的选举  选举与国情、民情  小结    第六章 议员群体分析  议员的结构  议员的政治取向与表现  议员的角色与代表性  小结    第七章 地方议会运作的考察  地方议会的制度设计与运作实态  议政活动:议案的提出与审议  运作中的内外关系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附录一直隶地方议会大事记  附录二历届议员名表  附录三选举告示二则  附录四部分议案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  研究缘起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离不开对以往经验、教训的整理、总结。历史的探究总能给人以启迪。一百年前,中国秦汉以来厉行的国家对社会专制、中央对地方集权,以及行政集权的社会政治制度,开始发生变化,尝试引入代议制度机制。清末的咨议局和北洋时期的(临时)省议会就是推行地方代议制的机构形态,试图通过西方代议制解决社会全面危机,是当时多数仁人志士的追求,但并不成功。这其中所能提供的经验和教训却远比这一结果值得探究。  进入20世纪以来,地方自治、选举、议会及由此形成的代议政治,这些近现代西方宪政的精华成为国人挽救危机、振衰起弊,进而强国利民的“屠龙之术”。然而,清末民初的自治推行和代议政治的尝试,却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景象,越来越沦为摆设。换言之,引进的外来制度严重水土不服,在经过中国本土因素的改造后,开始和后者糅合起来共同塑造当时的中国政治面相。这种情景更明显地体现于当时的地方政治之中。在这一层面,地方自治、选举和地方议会在地方制度变迁中发挥了怎样的角色和功能,又怎样影响着地方政治的运作?选举式代表制适应当时的国情民情吗?本着这样的问题意识,笔者希望通过对直隶地方议会的研究,勾画出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的一个重要面相,借此管窥当时中国地方政治的转型问题,并由此更好地解读前者。  近代著名方志学家贾恩绂曾说:“自欧风东渐,民治萌动,虽以专制政体历数千年之我国亦不得不征求民意,使之参政,此代议制所由设也……其议员之产生皆由选举,于是选举之制大兴。选出之人为代表民意,与古者乡举里选专为一人仕进之阶不同。”寥寥数言概括了代议制在近代中国的兴起背景,以及新政治主体——议员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角色。所谓代议制,是指代议的理论和原则在政治生活领域中具体运用后形成的一种政治制度。清末“新政”以来,由于传统的国家政权形式不能适应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西方宪政思想又适值此时传人,于是国家政体在清末民初经历了一个深刻而复杂的政治转型。在此背景下,基于代议政治的议会制的引进,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发展现象。以往的研究领域多集中在中央政府层面,对地方代议政治的注意力较少。各地方议会通常或者作为地方政治制度发展变迁中的一种政治现象被提及,或者作为与中央国会相联系的政治现象被提及,流于简单化结论,缺少深度的个案剖析。可以说,20世纪存在于各省的地方议会,对于生活在今天的绝大多数国民来说,俨然“天方夜谭”,直隶地方议会留给今人的历史记忆尤其可怜。  近些年,虽有一些学者对地方议会(包括作为其雏形的咨议局)有所关注(侧重东南及长江流域),但正如耿云志先生所说:“谈论咨议局的性质并非容易的事情,因为第一,关于各省咨议局实际活动的材料尚无人进行过系统整理。要全面了解各省咨议局的活动情况,现在还有一定的困难。第二,各省咨议局组成情况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它们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比如以江苏咨议局同甘肃咨议局相比,前者是资产阶级立宪派领导的,后者直到武昌起义后仍追随总督反对共和,死保清朝皇室。如果把这两个咨议局说成是性质一样的东西,那是无论如何不能令人信服的。”民初各省地方议会的研究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因此,从深化清末民初地方政治多重面相的层面上说,各地方议会对各省地方政治乃至中央政治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撇开代议制的政治框架,很多政治现象与问题就无法得到解释;从更高层面上看,探讨当时议会体制植入中国这块社会土壤时所产生和面临的问题,剖析中国近代政治的艰难转型,既需要进一步加深对国会问题的研究,也需要加大对各地方议会的拓展研究。因此,地方议会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人们要深入了解各省地方议会的实际运作情况,为当前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就必须要探究各省这种运作背后的社会政治势力依托,要探究代议体制与传统集中统一的行政体制的冲突以及代议政治与官僚、军阀政治的复杂纠葛,也要探讨作为代表的议员的法定角色、实际角色、期许角色间的差异及其影响。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哪怕是初步的探讨,也是对中国近代地方政治研究的极大丰富。因此,笔者选择地方议会研究,致力于地方代议制在近代中国的尝试研究,努力从既往的历史中获取新知和启迪。  此外,直隶在近代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地位,直隶地方议会是一个在北中国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案例。在清季,直隶一直为北方的中枢,直隶总督一直是两个分量最重的地方要职之一(另一个是两江总督),直隶也是新政“模范”省;进人民国之后,直隶成为袁世凯和各派军阀刻意经营、争夺、控制的重要地盘,其地方代议制的尝试也一度对本地乃至全国的社会政治产生了较大影响。直隶咨议局和省议会存续时间较长,且一直处于封建官僚政治或军阀政治的控制之下,有着复杂多变的表现。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使得直隶地方代议制的尝试既有和他省的共性一面,也呈现出较大的特殊性。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相关研究相对薄弱,尚没有学者对近代直隶的地方议会开展系统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详见研究述评一节)。作为一个地方政治史上有待开拓的新领域,对直隶地方议会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可以为把握地方代议制在北中国地域所遭遇的问题提供一个很好的个案。  罗隆基曾言:“民元至民十六那段中国宪政历史,那固然是宪政的失败,但那却是国家实施宪政必经的过程,倘以那段宪政过程中之波折,即断定宪政在中国永无成功可能,那是缺乏历史的眼光。”基于此,本书试图一方面借助历史学的叙述、阐释,从直隶地方议会的演变中去理解代议制度在清末民初的变化;另一方面借助政治社会学的方法,从大的社会政治背景去理解地方议会,从而更好地理解既往的历史,使其以丰富饱满的形象及散发出的沧桑幽思留在今人和后人的记忆深处。  研究述评  近些年来,清末民初代议制的尝试日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就总体而言,对清末民初地方议会的研究,经历了从总体性宏观研究向区域性微观研究的趋势。  早期的相关论著主要有王道编写的《中国选举史略》(1917)和刘东严编著的《中国选举史要》(1930)。这两部作品都是以介绍选举制度为主。前者“重于事实而略于理论。间有关于年来学者议论之烧点,亦稍出以己意而为之解决”。后者为刘东严在国立成都大学撰写的毕业论文,“胥重史乘”,以为国家选举贤秀提供得失考鉴。1930年李剑农出版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对代议政治作了一定探讨,称咨议局是各省立宪派法定的集合机关,在辛亥革命中投机革命;对民国省议会则重点论述了联省自治运动。台湾学者顾敦鍒的《中国议会史》(1931)和邱昌渭的《议会制度》(1933)对中央层面实施代议制的成败得失作了分析、总结,对地方议会只是附带提及。  此外,黎文辉编著的《中国地方自治问题之实际与理论》(1936)、董修甲编著的《中国地方自治问题》(1936)、陈之迈撰写的《中国政府》(1945)、钱端升等合著的《民国政制史》(1946)等,也各从自治、省制等角度对咨议局和(临时)省议会问题进行了探讨。  可以看出,民国时期对代议政治的关注、研究有着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识,作了一定的实用性探讨。代议政治的引进在近代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政治问题,时人在编撰有关论著时,除力图反映代议政治(主要是中央层面)演变实况外,也往往试图对该问题进行总结,阐明作者自己的见解、主张。二是对地方代议政治的研究多从地方制度(省制)变迁、沿革的视角叙述、立论。在代议政治实验中,地方议会更多体现为对不同区域社会政治的影响,且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时人多侧重地方议会的制度设计,对各地方的实际运作情况很少涉及。  1949年后,尤其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学术界开始较多关注议会历史的研究。吴玉章1956年发表文章,认为各地咨议局“在革命以前一方面削弱了革命的力量;一方面因为要求政治改革,揭露了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反而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在革命以后,它虽然竭力表示是共和制度的拥护者,但是因为它和旧势力在一起形成了对抗革命派的联盟,在实际上阻碍了革命运动的发展”。这就为此后研究定下了基调。  与大陆学者宏观的粗线条研究不同,台湾学者多力求通过在占有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对各省咨议局和省议会进行较为具体而深入的考察。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晚清到民国,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现代民主政治的历史阶段,这是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结果,是中国人全面学习西方的实习课。课没有上好,不等于中国人从此以后只配忍受专制做顺民,民主的道路总得走。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民主革命虽然在社会的实体内发生了,但在法律、思想、民情和道德方面没有发生为使这场革命变得有益而不可缺少的相应变化。因此,我们虽然有了民主,但是缺乏可以减轻它的弊端和发扬它的固有长处的东西;我们只看到它带来的害处,而未得到它可能提供的好处。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代表(行为)意味着,用回应的方式,以被代表者的利益进行活动。代表必须独立行为;他的行动必须是谨慎的和有判断力的;他必然是(被认为是)那个能够独立行为的人。被代表者也必然是(被认为是)能够独立行为和判断,而不仅仅是被照管。  ——Hanna F.Pitkin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你所不识的民国面相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