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有个袁世凯
2009-11
广西师大
赵焰
262
无
晚清重臣,新政领袖,民国总统,恢复帝制的野心家,这是完全的袁世凯吗?这个河南人如何以自己的勇气和狡猾,不借助于科举的捷径登上了权力的巅峰?这个曾经被国内外寄予希望的“中国华盛顿”,是怎样在实验了一段民主共和之后,一步步重回专制的老路,又是怀有怎样的动机想当皇帝的?《晚清有个袁世凯》以贴身紧逼的方式触摸历史,从丰富的史料中寻绎出悖论式的连番提问,展开一代权臣袁世凯波谲云诡的一生,并以文化散文的方式透视其内心世界,写他的坚韧不拔,写他的大义凛然,写他的摇身一变,写他的委曲求全,写他的敢为人先,写他的阴险毒辣,写他的不识时务,写他的身不由己……这是作者“晚清三部曲”的第三部,把一个时代变迁大起大伏中注定牺牲的人物写得淋漓尽致。
赵焰,男,安徽旌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晚清有个曾国藩》、《晚清有个李鸿章》、《蝶影抄》、 《行走新安江》、《千年徽州梦》、《思想徽州》、《男人四十就变鬼》、《夜兰花》等书十数种。
楔子第一章 顽童,还是天才?第二章 无私,还是抓权?第三章 英勇,还是退缩?第四章 练兵,还是抓权?第五章 告密,还是无辜?第六章 元凶,还是智者?第七章 变法,还是投机?第八章 立宪,还是抓权?第九章 归隐,还是蓄势?第十章 共和,还是宪政?第十一章 专制,还是民主?第十二章 虚伪,还是怀柔?第十三章 元凶,还是无辜?第十四章 英才,还是枭雄?第十五章 公心,还是私利?第十六章 阴谋,还是巧合?第十七章 奸雄,还是能臣?第十八章 宿命,还是必然?尾声代后记:历史的意义附:袁世凯年表
第三章 英勇,还是退缩? 虽然朝鲜的两次叛乱被平定,但这个半岛国家的境况,并没有得到缓和,而是变得更加复杂了——1885年3月,继日本外相井上馨恫吓朝鲜得手之后,日本政府又派官内大臣伊藤博文来中国,对清政府在朝鲜的做法提出抗议。伊藤博文到达天津之后,清政府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之谈判。伊藤博文觉得李鸿章很难对付,径直跑到北京总理衙门,要求直接跟清政府进行对话。总理衙门在接待了伊藤博文之后,令其返回,仍跟李鸿章交涉。接下来的会谈中,日本方面除提出道歉和赔偿要求外,还要求中方严惩朝鲜事件中的“罪魁祸首”袁世凯。日本方面提出,朝鲜之所以陷入混乱,完全是袁世凯一手挑起的。经过近一周的讨价还价,双方签订了《中日天津条约》,内容共有三条:中日两国四个月内撤出驻朝军队;两国均不许派员教练朝鲜军队;朝鲜今后若发生事变,中日两国或一国几朝鲜出兵,必于事前相互告知。至于惩处袁世凯一事,经过“太极高手”李鸿章的一翻青敷衍,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的事实证明,在《天津条约》的签订上,尤其是关键条款“朝鲜今后若发生事变,中日两国或一国向朝鲜出兵,必于事前相互告知”这一条文上,李鸿章还是上了小字辈伊藤博文的“套”,为后来甲午中日战争埋下了祸根。 日本势力蛮横向朝鲜渗透之时,俄国、英国及其他列强,对朝鲜也蠢蠢欲动。对于当时清国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列强有意睁一眼,闭一眼,不予承认。与此同时,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朝鲜也对这种不成文的宗藩关系心存不满,一直盘算利用矛盾,争取独立和自由。在俄国的诱使下,朝鲜背着清国,与俄国签订了《通商条约》,规定:缔约国有权将军舰开到另一方的任何港口,不管这些港口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这等于宣告俄国对朝鲜的独特地位。英国在知晓了这一项协议的内容后,先下手为强,以防止俄国入侵朝鲜为由,强占了朝鲜的巨文岛。 到了1885年7月,由于中、日两国已从朝鲜撤回军队,俄国对朝鲜的干涉越来越多。俄国使者面见朝鲜国王,要求朝鲜接受俄国保护,并且帮助朝鲜训练军队。国王李熙一边报朝廷,一边致函李鸿章,要求清国对此事给个说法。显然,朝鲜方面想以强大的俄国,对清廷进行施压。清廷和李鸿章无奈之下,只好打出大院君这张旧牌——李鸿章与已在中国的大院君进行了会谈,又跟朝鲜国王李熙进行沟通后,从维护宗主国的利益考虑,决定将比较亲近清国、思想趋向于保守的大院君派回朝鲜国内。在李鸿章和清廷看来,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旧派的大院君对于维护中朝现有关系都是有好处的,大院君回国后,不仅能增加亲中派的势力,也能有效制衡他的儿子、朝鲜国王李熙,以及变化无常的闵氏。大院君归国的消息在朝鲜传出之后,闵氏家族感到惴惴不安。闵妃竟派人携重金来到天津北洋大臣衙门,以行贿来乞求李鸿章阻止大院君回国。这样的举动让李鸿章啼笑皆非。闵妃集团的坚决反对,使得送还大院君归国的计划不得不推迟。朝鲜统署大臣金允植向李鸿章建议,让朝鲜国王李熙亲自写一封信给父亲大院君,恳请他回国协助事务。这样,大院君的归国,就有了充足理由: 在等待李熙信函的过程中,李鸿章一直考虑让谁来承担护送大院君回国的重任。一开始,李鸿章准备派一个心腹将领率五百人马护送,但随即,李鸿章想到了正在河南老家的袁世凯,觉得还是由熟悉朝鲜国情的袁世凯担当比较合适。于是急招在河南陈州的袁世凯火速赶到天津。袁世凯接到电报后,一路兼程,昼夜狂奔,甚至因此累死了一头骡子。到了天津之后,李鸿章见到袁世凯的第一句话就是: “现在的局势就如同演戏,观众已到,只等你出场了。”袁世凯问明情况之后,请求与丁汝昌一道带兵前往,李鸿章摇了摇头,笑着说:“韩人听说大将军去,肯定会欢声雷动,谁敢抗拒呢?至于其他人,就不需要了,你只需带数十个随从就行了。”9月下旬,朝鲜国王李熙恳请其父归国辅政的信函到达。大院君李罡应和袁世凯可以名正言顺上路了。袁世凯一行分乘北洋水师的两艘军舰启程。10月3日,袁世凯一行到达仁川后,受到朝鲜民众的热烈欢迎。到达汉城之后,袁世凯对闵妃和李罡应之间的矛盾作了排解调处,规劝李熙不要亲近俄国。数日后,袁世凯离开了朝鲜回天津复命,算是圆满完成了李鸿章交代的任务。 到了年底,清廷正式任命袁世凯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这样,时年二十六岁的袁世凯再度回到朝鲜,重新开始他在朝鲜的生涯。李鸿章特意致书朝鲜国王李熙,称袁世凯“奉旨命汉城充办事大臣,兼襄助一切。以后贵国内治外交紧要事宜,望随时开诚布公,与以商榷,必于大局有裨”。可以看出,袁世凯这一次在朝鲜的身份,较过去大不一样,享有很大的权力。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朝鲜半岛形势变得更加复杂:西方列强的势力已波及朝鲜,各国已向朝鲜派遣了驻朝使节,朝鲜闭关锁国的局面不再。东西方列强尽管在朝鲜的矛盾与角逐日趋尖锐,但他们共同的态度是不承认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因而故意不把袁世凯视做清政府驻朝的全权代表。这样在朝鲜的外交圈子内,清国的势力就成了最受排斥、最受歧视的人物和机构。列强们各怀心思:日本一心想让朝鲜摆脱清国,投入自己的怀抱,甚至想一下子吞并朝鲜;俄国则想把朝鲜当做南下的一个基地;英国等其他列强,也想利用朝鲜的不稳定,慢慢蚕食朝鲜,从而控制远东。与此同时,作为朝鲜王国本身,李熙一方面想摆脱清国,图谋自强自立;另一方面,又对日本和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感到害怕,唯恐摆脱了狼,却引来了虎,行动上一直首鼠两端,拿不定主意。同时,对于袁世凯的强势,既恨又怕,表面顺从,但在背地里,一直希望能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达到自己的目的。 袁世凯正是在这样的挤压中,艰难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袁世凯专门写了一篇《朝鲜大局论》,呈交朝鲜政府,阐述朝鲜“依中国”有六大好处,“背中国”有四大害处。在行动上,袁世凯一直显出强硬的“上国”风格,以区别于其他国家,在很多事情甚至是一些细枝末节上,强硬坚决,毫不相让。1890年,朝鲜赵太妃病逝,按照清国礼节,藩属国国王、王妃去世,需派“讣告使”到北京,向礼部告讣,然后由清廷派使节前往赐祭,并赐谥号。赵太妃病逝,朝鲜迟迟没有派“讣告使”前往北京。袁世凯毫不马虎,不断敦促朝鲜王室派使者去北京告知。在袁世凯严格敦促下,朝鲜只好派使者前往。袁世凯的武断和专横,自然引起了其他国家公使的不满,尤其是日本,本以为朝鲜已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没想到斜刺里杀出一个袁世凯,让他们如芒在背。日本致书清政府,请清政府命袁世凯访问东京,与日本大臣面商有关朝鲜事宜。日本向袁世凯提出十二条忠告,让袁世凯不要干涉朝鲜的主权,让朝鲜自主变法,以图自强。 袁世凯在朝鲜的铁腕政策,让日本恨之入骨,其他国家的公使,对于袁世凯也颇有微词。尤其是俄国,因为几次与朝鲜的密约被袁世凯识破,也对袁世凯咬牙切齿。美、英、俄等国联合起来向清廷告状,指责袁世凯干涉朝鲜内政,要求处理袁世凯。对于袁世凯在朝鲜所处的地位和境况,李鸿章当然很清楚,他知道袁世凯在朝鲜独断专横、情绪暴躁,也明白袁世凯竭力维护清国“上国”地位的一片苦心和难处。1890年袁世凯赴朝鲜担任办事大臣三整年时,李鸿章在给朝廷的报告中,给袁世凯写下了“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的十六字考核评语,称袁世凯驻朝三年,办事得宜,仍留朝鲜,并赏以道员升用,加二品衔。清廷同意了李鸿章的请求。李鸿章重用袁世凯是有充足理由的。除了在外交上据理力争外,袁世凯在朝鲜经济、交通、财贸的发展上面,也显示了自己的才能。尤其是华商在朝鲜的渗透上,袁世凯做了很多工作。他设置了巡警,专门保护华商在朝的利益,设立各商帮会馆,建立董事,制定了很多有利于华商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华商经济的发展。袁世凯还奏请总税务司拨款万元,招租商局轮船一艘,来往于仁川、上海之间,打破了日本在中朝之间商贸运输的垄断。 ……
没有一个当代中国人能够忽略晚清历史,失落与找寻、绝望与欣喜、残败与新生、啼血与饮泪,历史三峡在这里演绎了最波澜壮阔最悲欣交集的惨烈一幕。以大人物进入大历史,从大历史寻找大思想,赵焰先生的"晚清三部曲"把历史叙事与人性分析相结合,历史的复杂在个体生命的内在冲突中具体而微地展开。作为三部曲的压轴之作,《晚清有个袁世凯》将通过这个近代一中国最具争议的特殊人物,为我们展示历史转折的多元冲突和丰富意义。 ——(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 晚清人物,袁世凯是白鼻子的脸谱,这脸谱是教科书画出来的。非脸谱化的袁世凯,总得有人来画,否则,这么大的人物,就说不清了。赵焰笔下的袁世凯,没有白鼻子,但依然好看。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 在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是三个重要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前一阶段为下一阶段打下基础,使后一阶段在此基础上对前一阶段进行否定。作为晚清重臣的袁世凯,可以说,在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晚清有个袁世凯》这《晚清有个袁世凯》可以说是另辟蹊径,以散文笔法撰写历史,新颖流畅,以一种冷静而独特的方式,透视了历史裂缝中的幽暗人性,也给了这个重要晚清人物以另一种解读。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
《晚清有个袁世凯》赵焰:晚清三部曲:的终结篇!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联合推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