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市场的规制与进入
2006-12
北京邮电大学
比哲
264
吴洪
无
本书深入剖析了从电信市场开放的初期到市场竞争的成熟阶段中,电信规制政策的制定过程与实施效果,填补了已有的关手电信经济学理论的空白。更难能可贵的是,两位作者将理论运用于买践,以电话公司之间暂时的与持续性的非对称环境为研究重点,深入分析了电信价格规制对短期和长期市场竞争的激励程度。本书的研究领域包括了各种现实中存在的背景环境,例如:非线性资费与线性资费的确定:基于设备的竞争与基于非绑定元素的竞争,以及基于路由选择的竞争效果;终端用户未细分的市场竞争与细分的市场的竞争过程;以及在以上各种不同背景环境的组合下,如何权衡消费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才能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作者阐明了自己的政策观点。书中的结论都有清晰的公式推导、计算和检验过程,方法新颖,思路清晰,显示了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 我国的电信业已初步形成了有效竞争的格局,与书中所研究的主要阶段很是相似。相信本书对我们在如何进一步开放电信市场、合理定价、实现战略转型等工作中都有参考意义。本书对于学术界人士、高校教师和学生、电信规制者和电信业从业人员都是一个有价值的资源,随书还附送了作者设计的模拟程序,用以建立和阐明书中所述结论。
保罗·迪·比哲(Paul de Biji)图卢兹大学经济学博士,荷兰中央计划局竞争与规制部门负责人,财政部金融和经济政策顾问,蒂尔堡大学法律和经济中心研究协调员。同时,他还是荷装填竞争与规制经济学网络的成员。Paul de Biji曾在《产业组织和网络经济国际期刊》等上发表论文。
1 引言 1.1 动机 1.2 本书对现有文献的贡献 1.3 方法 1.3.1 博弈论与产业组织 1.3.2 模拟模型 1.4 概要2 电信 2.1 电信技术 2.1.1 电路交换网 2.1.2 其他网络 2.1.3 网络互联互通与终端用户的接入 2.2 电信市场 2.2.1 欧盟 2.2.2 一个例子:荷兰 2.2.3 美国 2.3 来自经济学文献的观点 2.3.1 电信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 2.3.2 规制和单向接人 2.3.3 接人价格规制:双向接人3 基本模型 3.1 引言 3.2 模型描述 3.2.1 运营商 3.2.2 需求、转网成本和已实现的市场份额 3.2.3 成本、业务量、利润 3.2.4 剩余及福利 3.2.5 均衡的概念 3.3 基本结果 3.3.1 均衡的性质 3.3.2 均衡的存在及唯一性,利润中性 3.3.3 边角解 3.4 数值模拟 3.4.1 均衡和牛顿算法 3.4.2 参数值 3.5 接入价格的规制与进入 3.5.1 基于成本的接入价格 3.5.2 相互作用的接入价格 3.5.3 不对称的接入价格 3.6 线性定价 3.6.1 成熟的市场 3.6.2 婴幼期市场的接入价格管制 3.7 价格上限管制 3.7.1 零售价格上限的类型 3.7.2 月租费的价格上限 3.7.3 每分钟话费的价格上限 3.7.4 分别对每分钟价格和月租费执行价格上限 3.7.5 联合价格上限 3.7.6 不同版本价格上限管制间的对比 3.8 总结 附录3.1 命题3.1的证明 附录3.2 牛顿方法 附录3.3 另一种公式表达方法——非对称的差异性网络 附录3.4 不对称接入价格管制下的净效用4 非细分的市场上基于设备的进入5 非细分的市场上非基于设备的进入6 非细分的市场的进入:可选择的资费策略7 细分市场上的非目标型进入8 目标型进入9 结束语附录A 样本模拟程序索引参考文献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