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印度

[加拿大] 吉檀迦利·科拉纳德 旅游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旅游教育出版社  

作者:

[加拿大] 吉檀迦利·科拉纳德  

页数:

251  

字数:

222000  

译者:

张文渊  

Tag标签:

无  

前言

有一次,我在维也纳一位建筑师家为他表演。他非常热爱印度文化。他经常在家里主持印度舞蹈和音乐表演,书架上也摆满了关于印度的精美书籍,他还喜爱印度菜——但他从来没有去过印度。每次我和建筑师的印度朋友邀请他去印度一游时他总能找到各种拒绝理由。多年以后,他再也没有别的理由可找了,终于踏上了去印度的旅途。他很不喜欢那次旅行。另一个朋友是位诗人,她第一次到印度,对我说她感到一走下飞机就有“回到了家”的感觉。后来她在印度一住就是很多年,并且写下了很多“灵感来自印度”的诗歌。她一次又一次回到印度。享受这种“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决定生活节奏的文化”。有人曾说,不论你用什么词描述印度,反过来也同样成立。印度思想也特别善于调和悖论。有人用这样一个简单的比喻来阐明这种鲜明的矛盾背后的哲学,就好比一个房间,一个刚从寒冷的室外进来的人会感觉房间里面很暖和,但是在里面坐了一天的人却不觉得暖和。所以这间房间暖和:这房间不暖和;这房间是暖和的;同时又是不暖和的;而这到底是间什么样的房间却没有人能说得明白。这就是这间房间的四种可能性。那么印度作为一个整体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这就是我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我读了很多写印度的书,找了很多人跟他们聊印度,并且不管写什么都努力想要做到公正准确。但是我笔下的印度必然带有我个人观念的影响。你必须亲身体验印度,你的体验因为你的观念而独一无二。这本书意在开启一扇大门,扫除一些障碍。印度有待于每一位读者自己去发现。

内容概要

本书将帮助您更好地认识这个缤纷的国家,这里有4000多种不同信仰和民族的族群和300多种语言。从这本书中您可以学到如何辨别印度纷繁复杂的社会结构和令人目眩的差异,并了解印度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二书中还穿插了很多有趣的见闻,以及如何避免文化误解的提示。您还能找到在印度生活的实用指南,比如怎样找到心仪的房子,如何出行,怎样为家人找到学校和英他生活设施。除此之外,本书还生动地描述了印度丰富多彩的饮食、娱乐、体闲和节庆。《文化震撼之旅·印度》将使您身临其境,感受印度的风土人情,愿您在这个拥有泰姬陵的神奇国度度过美好的时光。

作者简介

吉檀迦利·科拉纳德,出生于1954年,在印度和加拿大长大,也在美国、新加坡和德国生活过。曾从事婆罗多舞的学习、表演、教学30多年。旅行的足迹遍布北美、欧洲和亚洲。有时作为游客,有时作为义工,到过印度全国各地。其大夫是一位记者,有两个儿子。现在她有时住在多伦多,

书籍目录

前言 鸣谢第一章 第一印象 印度母亲第二章 概况 地貌 气候 野生生物 语言 经济 历史 今日政治 宗教信仰 印度教 锡克教 索罗亚斯德教 佛教 耆那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你对宗教足够敏感吗第三章 印度人 特征 大家族 价值观 传统 迷信 印度妇女第四章 入乡随俗 生命之环 礼品 不同的生活方式第五章 衣食住行 手续 城市生活 住房 家居用品 供电状况 电话 上网 水 犯罪 仆人 购物 天气 医疗卫生 住院 入学 交通 乞丐 情感健康第六章 吃喝玩乐 一面之交 在印度人家里吃饭 留宿印度人家 派对礼仪 举办派对 谈话 精神的食粮 香料 菜系 如何吃辣 准备一顿印度大餐 下馆子 街头小吃摊第七章 享受印度 节庆 旅行 乡土印度 带着孩子旅行 文化生活 电影 电视 戏剧 艺术 音乐 博物馆和历史名胜 俱乐部 健身俱乐部 板球 寻踪老虎第八章 听话听音 印度式英语 学习印度语言 数字 恰当地使用人名 请和谢谢 问侯语 介绍 身体语言 交流第九章 在印度经商 商务礼仪 成功的谈判 老板 在印度工作的外国妇女 商务着装 工作环境 商业活动和家庭 在学校和大学中工作 官僚机构 提高效率的办法第十章 印度纵览 国家概况 名人录 名胜古迹附录 文化知识小测试 行为准则 词汇表 信息资源指南 更多阅读信息

章节摘录

插图:第二章 概况你对宗教足够敏感吗寺庙神殿寺庙、锡克教圣堂、清真寺和教堂首先是人们敬神的地方。如果恰巧也对游客开放,那么游客最好尽可能避免影响宗教活动。也就是说.游客要服从宗教规矩。有些规矩很明确:比如进门要脱鞋。大多数的印度寺庙都要求脱鞋,甚至基督教教堂也不例外。有些寺庙不允许非印度教徒进入,最著名的是奥里萨邦,普里的贾格纳许庙。有的寺庙允许外国人到处走动,只有寺庙最核心的至圣所不能进入,因为那里是神灵的居所。另有些寺庙的至圣所都让外国人进去,只要捐一点钱,就可以做个礼拜,献上鲜花,走的时候僧人还会给你额头上点上姆贡姆(吉祥痣)也就是圣灰。在许多寺庙中,尤其是印度南部,僧侣还会带你四处参观,给你讲解这里的圣坛和仪式的含义.进入寺庙时你的穿着还是宁可保守些。裸露胳膊和腿会招致议论:在清真寺和锡克圣堂,还有某些教堂里,头部也需要遮盖起来。非穆斯林在礼拜的时候不允许进入清真寺,有的地方妇女也不能进入。进入耆那圣堂前必须要脱掉身上所有的皮革制品,包括皮带、钱包和相机套。有的寺庙除了至圣所外各处都允许拍照。有时可能需要付一点钱,才能录像或者拍照。儿童,倒不如说是孩子们充沛的精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引起麻烦,除非他们发出的声音太大,或者他们捣乱直接打断了仪式。小孩子不管做什么都不会被责骂。有些古老的寺庙现在已经不再作为寺庙使用,也就是说已经没有僧侣和神器了,但这里仍然是神圣的,有些人还会来自己拜神祷告。这样的历史遗迹和寺庙一样进入前仍然需要脱鞋。


编辑推荐

《文化震撼之旅:印度》:文化震撼之旅。《文化震撼之旅》丛书全球销量超过300万册!本丛书是一套精彩纷呈、不可或缺且人人必备的深度旅游文化读本,专为想要真正了解异域文化的旅游者所作。丛书的每一位作者都亲身经历过文化适应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他们有足够的资格向那些希望完全融入各种相关文化的人提供热情而详尽的建议。每册图书都以活泼、诙谐的笔调,呈现以下内容:深刻剖析当地的文化传统;建议如何适应当地的环境;提供日常生活的基本窍门及语言方面的帮助;一介绍如何充分享受旅行带来的乐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印度 PDF格式下载



一本以外国人的视角了解印度文化、风俗的好书,非常赞,现在有买下全套书的冲动。


这是一本详细介绍印度文化、旅游、经济等方面的好书,涉及面很广。


能够完全站在客户的角度来将最合适,最需要的信息呈现给读者。有了这本书,你对印度的生活就可以了解个八九不离十了。推荐!


内容详尽,按照旅行时间有线路推荐


书非常好看,非常值得看看


还没看内容,看着不错


物流很给力,下午订货,第二天中午就到了


因为要去印度旅游,故去当当网上搜索一些指导书。网上有很多攻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讲异域文化的书不是很多。本书是旅居印度的外国人写,从生活,人际社交以及人文角度,娓娓道来对印度这个多样但依旧神秘的国度看法,心得以及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些文化冲突的段落,读着不禁让人莞尔一笑。很有趣的一本书。不知外国人写中国又是什么样的呢?


了解印度文化,以后访印度


对初到印度的人而言是一本不错的读物……


比较适合想在当地常驻的人看,里面写的比较客观,内容详实,广泛作为旅游的就算了


还不错,偶想了解的内容都有。


关于印度文化深层次的讲解太少,笔者是印度裔,但是毕竟和印度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没有能对许多现象给出深层次的解答。略有遗憾。对于初次涉及印度的读者还是有较强的可读性的。


很一般的书,面面俱到,却又都是蜻蜓点水,有点失望。


没又开始看呢


算是印度知识的基本普及,浮光掠影,不够实用。如果去旅游,还是推荐LP系列,内容翔实,省心省力。


可以帮助深入了解印度,作者文笔幽默简洁。


喜欢,很好理解,适合历史爱好者


内容挺在丰富的,不过有些情况好像跟我在奥里萨邦的见闻不大一样


比较详尽的介绍,很有用


书写的挺全面的,不过可能作者本人就是外国人,觉得写的还是不够详细,不过写的挺全面,可以对印度有一个初步了解,希望卓越有关类似关于印度人,思想文化,生活这类的书多点,实用性要强。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挺不错。


收到了就一直在看,真的写的很好,涵盖了印度生活和人文的方方面面,因为即将去印度,是个不错的参考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