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趣闻上海

翦鑫 编 旅游教育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旅游教育  

作者:

翦鑫 编  

页数:

26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上海实在是有太多可以说道的了,因此我们迫不及待地想把我们了解到的上海趣闻奉献给广大读者,为大家介绍一个传奇纷纭的上海。在翦鑫的这本《趣闻上海》中,我们从历史、地理、经济、民俗、艺术、文体、美食、娱乐、购物、宗教、建筑、交通、名人、世博等14个角度对上海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力求将上海的故事精彩而有趣地呈现在您的面前。这不但是您茶余饭后消遣的谈资,更是了解上海、了解上海人的绝佳窗口。《趣闻上海》内容浅显易懂,而且选择的大多是上海的趣闻逸事,不但有很强的知识性,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另外,书中还选配了大量图片,尤其是大量老照片,让您在趣味阅读中感受老上海的底蕴、新上海的魅力。

书籍目录

前言历史上海 上海的历史也很久远 上海为什么简称“申”、“沪” “上海人”的叫法起自何时 上海最早的港口——十六铺 上海之根——松江 血性的上海人——嘉定三屠 屡禁屡弛的沿海贸易 上海历史的转折点——开埠 上海最早的海关 上海小刀会起义 上海滩帮会风云 三山会馆见证了哪些重要历史 上海租界是如何形成的 租界的权力是如何一步步扩大的 外国人干涉中国司法的工具——“会审公廨” 从“华洋分居”到“华洋杂处” “华人和狗不得入内”的屈辱 《新青年》的创刊地 惨烈的淞沪会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五卅运动”的发源地 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韩国民族独立运动的圣地 繁荣一时的“孤岛”时期 从贸易小镇到中央直辖市 “银元之战”与“粮棉之战”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在上海召开的APEC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与“上海精神” 地理上海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什么是“吴淞高程” 不断增长的中国第三大岛屿 长兴岛为什么又称“橘子岛” 上海的海上净土——横沙岛 孤悬海外的金山三岛 不断变化的海岸线 上海的最高峰在海上 未来的崇明岛——九段沙 观鸟的最佳去处——崇明东滩 黄浦江中的明珠——复兴岛 上海是不是火炉 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 几经兴衰的吴淞江 有上海,“下海”又在哪里 有外滩,“里滩”又在何处 隶属上海的三块“飞地” 上海最大的湖泊——淀山湖 上海的自来水真的来自海上吗 上海的市花白玉兰 旧上海的民选市花 上海的中心——人民广场 “水中国宝”中华鲟的乐园 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 都市绿肺——共青森林公园 华东最大的人造平原森林 上海最大的生态型城市公园经济上海 “衣被天下”的松江府 洋务运动的重镇 从江南制造总局到江南造船厂 张謇在上海创办了哪些实业 荣氏家族是如何在上海发家的 “十里洋场”何以得名 康白度:旧上海的买办 “冒险家的乐园”与“东方的巴黎” 旧上海的商业会馆 “以港而兴”的近代上海 煤气灯、电灯、自来水、电报、电话如何登陆上海 有始无终的“大上海计划” 实力雄厚的远东金融中心 那些难忘的上海老品牌 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汇丰银行和上海有什么关系 没有铁矿的上海却拥有中国最大的钢铁厂 改革开放的传奇——浦东 上海的新“外滩”——陆家嘴 民俗上海 老上海人如何过新年 上海人过节做什么 颇具特色的旅游节庆 三月三的龙华庙会 热闹非常的“城隍三巡” 上海的“老婚礼”与“现代婚礼” 上海滩的第一个集体婚礼 外滩“情人墙” 石库门里的市井风情 搬家为什么要准备“馒头糕” 上海人如何“送人情” 上海人如何过生日 上海人的小习惯 上海人如何“走亲戚” 为什么上海人过节重视吃食 旧上海的“瘪三”和乞丐 上海人所说的“白蚂蚁”是什么 有趣的洋泾浜英语 四马路与“拆白党”的故事 上海最早的证券交易市场——茶会 街边的简易茶馆——老虎灶 旧上海花会赌博是怎么回事 说说上海话中的外来语 上海话里的特殊词汇 海派年画中的都市风情艺术上海 董其昌领衔的“华亭派” 海派书画在中国书画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海派书画有哪些代表人物 风靡中外的金山农民画 作为中国文化中心的上海 中国电影的摇篮 旧上海那些著名的电影人 星光熠熠的上海滩 中国最早的动画片 世界九大电影节之一的上海国际电影节 永恒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美轮美奂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上海的——莫干山号 旧瓶里装新酒——上海的新潮艺术区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上海著名画廊知多少 上海有哪些著名的艺术品拍卖行 在上海看美术展览 上海早期的电影公司有哪些 旧上海流行的“独角(脚)戏” 中国第一家西式剧场文体上海 中国第二教育中心 旧上海著名的教会学校 沪上名校之一——复旦大学 沪上名校之二——上海交通大学 沪上名校之三——同济大学 沪上名校之四——华东师范大学 沪上名校之五——上海财经大学 中国近代的报业中心 近代最有名的报纸——《申报》 武林高手云集上海滩 霍元甲—手创办的上海精武体育会 击败日本人的爱国武术家佟忠义 曾经在上海举行的体育盛会 中超劲旅——申花足球队 亚洲唯一的、等级最高的网球盛典 F1中国大奖赛 五四运动中的南市公共体育场 追星圣地——上海八万人体育场 上海还有哪些著名的体育场馆 上海的高尔夫球俱乐部美食上海 上海本地饭店菜——“本帮菜” 蜚声中外的“冠生园” 闻名全市的“乔家栅”点心 上海第一茶楼一豫园“湖心亭” 梨膏糖背后的亲情故事 小巧玲珑,鲜美可口的南翔小笼馒头 味美可口的上海生煎包 肉松大王“鼎日有” 吃糟醉食品,当然“邵万生” “老大房协记”打假记 “高桥四大名点”是哪四样 杏花楼月饼是怎么出名的 吴淞江中的珍稀美味——松江鲈鱼 枫泾丁蹄和枫泾状元糕 康熙皇帝做广告的余山兰笋 奉贤鼎丰园的“进京腐乳” 城隍庙冰糖奶油五香豆 栗子大王“新长发” 上海开设最早、资格最老的酒家 以“老”自居的上海老饭店 上海最有名的素菜馆——功德林 上海第一家经营涮羊肉的清真菜馆 国际贵宾交口称赞的‘绿波廊”点心 西餐中的“中华老字号”——组房子 上海最有名的川菜馆——梅龙镇酒家 上海最有特色的地方菜馆 上海的美食街娱乐上海 在旧上海的茶园看戏 上海最早的游乐场 “远东第一”的大世界游乐场 旧上海街头的“小热昏” 中国话剧与上海的渊源 别具一格的“连环戏” 上海的地方戏——沪剧 “样板戏”的主要产出地 娱乐新地标——新天地 传奇纷纭的百乐门舞厅 上海影视乐园知多少 上海著名的电影院有哪些 明星经常在上海的哪些地点露面 上海的酒吧街 上海的著名演艺剧场 中国马戏第一城——上海马戏城 老建筑的奢华重生——外滩号 最赚钱的时尚地标——外滩号 上海大观园里的红楼一梦 感受水底世界的新奇——上海海洋水族馆 上海十大夜景 上海第一家主题乐园——锦江乐园 动感、时尚、欢乐、梦幻的上海欢乐谷 上海迪斯尼乐园将于什么时候建成 上海的水上游乐中心有多少 上海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百年钟表老店究竟是“亨达利”还是“亨得利” 提篮桥的得名和购物有什么关系 秀苑奇葩——露绣园的顾绣 嘉定黄草编织的动人故事 享誉全国的竹艺珍品——嘉定竹刻 老上海的四大中药名店 上海的“老字号”品牌 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 与南京路齐名的淮海路商业街 上海还有哪些著名的商业街区 上海的文化街区 上海的古玩街 上海的特色街区 上海购物中心大搜索 在徐光启的老家购物 北上海的繁华中心——五角场 上海老街的新气象宗教上海 上海现存最老的寺庙菩提禅寺 上海的汉地佛教重点寺院 “赤乌古刹”静安寺 玉佛寺的玉佛从哪里来 从道教宫观变成了佛教寺院的宝山净寺 “崇明岛四大古刹”是哪四座寺庙 真如寺以何得名 青浦报国寺的镇寺“三宝” 法藏讲寺的历史知多少 云翔寺如何变成了留云禅寺 上海主要的尼姑庵有哪些 上海寺庙最大的比丘尼道场——沉香阁 慈修庵为何庵小名气大 下海庙是尼姑庵吗 古老的松江唐经幢 上海主要的道观有多少 上海白云观属于道教的什么教派 钦赐仰殿真的是“钦赐”的吗 上海的城隍庙供奉的是哪位神仙 上海第一个正式受洗的天主教徒 上海比较著名的天主教堂有哪些 上海比较著名的基督教堂有哪些 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徐家汇天主堂 中国天主教圣地——余山圣母堂 远东第一堂——路德圣母堂 国际礼拜堂有些什么特色 上海伊斯兰教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上海主要的清真寺有哪些 松江的清真寺历史有多久 小桃园清真寺有什么特点 上海的宗教院校 上海犹太会堂建筑上海 说说上海的老城墙 “沪城八景”今安在 传说中的“静安八景” 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豫园 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醉白池 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曲水园 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秋霞圃 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古猗园 松江砖雕照壁的传说 “五龙抢珠”的汇龙潭公园 七宝古镇是因为七件宝贝得名的吗 松江方塔与方塔园 上海还保存有哪些古塔 上海文庙的新风俗 “吴中第一”的嘉定孔庙 耕读传家的青浦课植园 神父们的阅览室——徐家汇藏书楼 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上海西洋建筑的开端——英国驻沪领事馆 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 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华贵的建筑 “外滩第一楼”是哪个大楼 外滩的“斜塔” 迎接孙中山先生归国的汇中饭店 上海的“百老汇” 外滩唯一一座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大楼 顶着大钟的海关大楼 外滩“三高”之最:沙逊大厦 为什么说上海邮政大楼是上海邮政的象征 见证了旧上海权力更迭的工部局大楼 旧上海“跑马厅”的变迁 哈同花园与上海展览中心有什么渊源 小女孩梦境中的房子——马勒别墅 具有英国乡村风味的沙逊别墅 因张爱玲而名声在外的常德公寓 “最上海”的传统民居:石库门 “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最具中国风格的摩天大楼——金茂大厦 历经波折的第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最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上海科技馆 明珠塔下的大珠小珠——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交通上海 上海古桥知多少 “马路”的名字从何而来 旧上海最著名的五条马路 来自日本的黄包车 上海第一号汽车的传说 旧上海的沙船是沙子专用运输船吗 拆了又建的中国第一条铁路 从“外摆渡桥”到“外白渡桥” 上海的路名为什么多是省市名 旧上海的弄堂与老北京的胡同 万航渡路的爱情故事 西洋马车与旧上海的故事 内棋盘、外环形放射的道路布局 东方的香榭丽舍大街——世纪大道 上海的老火车站与新火车站 “车轮滚滚,与时俱进”的上海南站 通车里程世界第一的上海地铁 媲美飞机的速度——上海磁悬浮 吞吐量世界第一的东方大港 越江交通隧道最多的城市 上海交通的大手笔——长江隧桥 黄浦江上的桥 连接洋山深水港的“东海长虹” “一市两场”的空港运输格局 服务第一的上海出租车 中国高速公路网的东部核心 连接复旦与同济的彩色道路 北外滩和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名人上海 华亭鹤唳——陆氏家族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 斗倒奸臣严嵩的上海人徐阶 上海的抗清志士 碧血洒吴淞的民族英雄陈化成 李鸿章藏娇于何处 创立复旦大学的百岁老人马相伯 格致书院的创始人徐寿 上海滩的“百家经理”黄楚九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者夏瑞芳 民国元老于右任的报业传奇 “海上闻人”虞洽卿 近代中国造船先驱杨俊生 上海滩的远东首富哈同 沙逊家族的传奇故事 梅兰芳在上海蓄须明志 首开裸体模特写生课的刘海粟 多伦路上数名人 顾正红烈士纪念地 孙中山故居和宋庆龄故居在一处吗 上海的毛泽东故居 “国母”宋庆龄陵园 周恩来与“周公馆” 陈云纪念馆位于哪里 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姻殿堂 民国元首宋教仁的安息之地 鲁迅先生在上海的斗争 民国教育家蔡元培的沪上寓所 出版家邹韬奋的纪念馆 民盟主席黄炎培故居 黄金荣的私家花园——桂林公园 南京路上好八连世博上海 世界博览会的历史 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史 梁启超的世博梦想 众望所归的申办过程 别有寓意的世博会会徽 可爱的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音乐 可敬的世博会志愿者 简短而精彩的世博会开幕式 规模宏大的世博园区 世博园主轴线:世博轴 巍峨端庄的中国国家馆 世博园最大的展馆:主题馆 简洁大气的世博中心 “时空飞梭”、“浮游都市”——世博文化中心 世博A片区展馆简介 世博B片区展馆简介 世博C片区展馆简介 世博D片区展馆简介 世博E片区展馆简介 世博园中的公园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上海之所以简称“申”,渊源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春申君名黄歇,是楚国丞相,以礼贤下士、门客众多而著称,对楚国多有建树,与当时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春申君的封地最初在淮北地区,公元前241年,楚国迁都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后,便改封吴地,春申君在其封地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相传,他曾主持疏浚东江、娄江、吴淞三江,造福于民。人们为了纪念春申君,便将疏浚吴淞江时开凿的一条水道称为黄歇浦江,简称黄浦江,也称申江、春申江。上海建城之后,便据此简称为申。现在,上海仍然有春申桥、春申塘、春申村等古地名,这些都源自春申君黄歇。  现今在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有一个春申村,相传是春申君当年疏浚水道的“指挥所”,后人在此建立了纪念他的祠堂。现在当地民间还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啷啷啷,啷啷啷,爷娘去开黄浦江,尔后再开春申塘,领头的大爷叫春申君,住在伲村黄泥浜。”2002年,春申君祠堂在原址修复,祠堂的照壁上写着“上海之根”四个大字。2002年9月,在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的欢庆晚会上,人们唱出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足见上海人对春申君的敬仰。  上海简称“申”来自春申君,那么另一个简称“沪”又出自哪里呢?原来在古代,松江滨海一带,也就是现在上海所在位置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将此工具插入江海中,潮来沉没,潮退露出。鱼随潮而来,退潮时便被拦住。这种工具就叫做“扈”。当时称江流人海处的喇叭形海湾为“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后来又简称为“扈”或“氵扈”(简化后即为“沪”),这就是上海另一个简称的来历。“上海人”的叫法起自何时  有历史记载以来,上海地区的居民主要是吴越人的一支。西周初年,太伯奔吴,开创了吴国,后来春秋时期,吴国被越国征服。战国时期,越国又被楚国所灭,上海成为楚国春申君的封地,因此简称为“申”,这说明上海虽然以吴越人为主,但多少也打上了一些楚国的印记。东晋和南宋时期,有两次移民高潮,大批中原人定居江南,其中就有不少移居上海。南宋之后,上海逐渐繁荣,到了元代升格为县治所在,近代以来,更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  广义上,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定居或出生的人都可以称为上海人,但是其中又有区别。从上海开埠以来的发展历史来看,上海本地人主要是指浦东、宝山、奉贤、嘉定、松江、青浦等地的原住民。开埠以后,上海的巨大向心力又吸引了大批江浙一带的移民,他们也为上海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开埠时算起,今日所称的上海人的概念至少存在了160年,其所指范围包括上海的原住民和上海开埠后的江浙移民。按照上海本土笑星周立波在《笑侃大上海》中的说法,现在所谓的上海人基本上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即宁波人、苏州人、苏北人和本地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开发浦东以来,全国各地的移民都纷纷涌入上海,甚至还有不少海外移民,他们都为上海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后来也在上海工作、定居,被称为“新上海人”,他们与老上海人的最大区别就是基本不会讲上海话。  上海最早的港口——十六铺  十六铺码头位于黄浦区,在黄浦江西岸,是上海最早的港口,也是上海发展繁华的见证。一般认为,十六铺码头起源于1862年,当时美商上海旗昌轮船公司在十六铺北部租地,建造了旗昌轮船码头,停靠长江及沿海的船舶,这是十六铺地区第一个轮船码头。事实上,十六铺的繁盛还要早于这个时间。  早在南宋时期上海设镇之后,上海港口就日渐兴盛,有“华亭东北一巨镇”之称。明嘉靖年间上海筑城以后,十六铺码头就设在东门外,那里是当时城外最繁华、最繁忙的地段。清代乾隆以后,海禁开放,上海成为我国北洋航线(长江口以北沿海)、南洋航线(长江口以南沿海)的联结点。受当时造船技术的限制,北洋航线上的船舶无法在南洋航线上航行,反之亦然,这样,上海港就成了当时南、北货轮的重要转口贸易港。《上海名街志》记载:“因近港口,货畅其流,南北各路商户均携重资而来,在小东门外、十六铺一带开店设庄。”这样,十六铺一代迅速发展起来,码头林立,商业繁华,堪称上海的门户,当时有“一城烟雨半东南”之说。此时的十六铺,就已经是中国乃至东亚最大的海运码头了。  开埠之后,上海的地位更加凸显,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江南成为战区,漕运被迫中断,南北联系被迫从过去的河运改成了海运。上海I临江靠海,区位优势明显,靠着这样的机遇,上海十六铺就变成了真正的物流集散枢纽,盛极一时,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水运中心。当时它不仅联系着国内贸易,而且也是联系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枢纽。  北伐战争胜利后,大批钱庄和商行都迁入租界,上海经济重心北移,十六铺逐渐衰落,此后上海又迭经战火,十六铺地区的众多商铺被炸为废墟,往日的盛况一去不复返。  新中国成立后,十六铺由商港变成了一个单一的客运中心。20世纪90年代开发浦东以后,黄浦江成为上海的内河,两岸陆上交通迅速发展,进出十六铺的旅客也日益减少。2004年,上海市政府爆破拆除了十六铺客运大楼及周边建筑,十六铺作为港口的历史正式终结。


编辑推荐

  100多年前,这里还是默默无闻的小港口、小渔村。将历史再向前推移一些,这里甚至还是一片汪洋大海。不错,上海的历史并不久远:有陆地的历史不过60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2000年:有城池的历史还不到500年;开展对外贸易的历史也才100多年。但年轻的上海,却在短短数十年之内就发展成了全中国乃至整个远东的航运、贸易、金融中心,成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大影响的国际大都会。无论是在政治层面、经济层面。还是文化层面,上海在全国都有着首屈一指的地位。  在翦鑫的这本《趣闻上海》中,我们从历史、地理、经济、民俗、艺术、文体、美食、娱乐、购物、宗教、建筑、交通、名人、世博等14个角度对上海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力求将上海的故事精彩而有趣地呈现在您的面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趣闻上海 PDF格式下载



这纸 这内容 果然是上海味道


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有点像旅游导读,写的有点流水账,不太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