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普通话教程

陈祁薇茜 编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祁薇茜 编  

页数:

262  

Tag标签:

无  

前言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和社会信息传递的载体,语言的统一和规范,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对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民族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话是以汉语授课的各级学校的教学用语,是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广播电视行业从业人员使用的服务用语,掌握和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人群必备的职业素质,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国家机关公务员、学校教师、大中学生、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等,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普通话水平。掌握和使用一定程度的普通话,通过普通话水平认定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具有现实的意义。  本教程认真研究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立足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求,综合同类教材的优点,在编写中努力体现教材的基础性、技能性、实用性。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观念,重视实际运用,强化专业训练,使教材不仅满足教学要求,还能成为学生自学提高的良好辅助,为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程第一章总体介绍了普通话的发展历史、语言特点,还介绍了汉语言语音的基本概念、汉语拼音方案和学习普通话的一些方法。第二~七章从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词汇和语法学习六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普通话的基础知识,介绍了学习方法并提供了大量练习材料。第八章介绍了普通话朗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并在附录一中提供了朗读的经典篇章练习材料和语音提示。附录二全面介绍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相关要求。附录三是四套普通话测试模拟题,供学生实战练习使用。  担任本教程编写任务的均是有着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主编陈祁薇茜,副主编郭强、赵婧、罗爱华。具体分工为:陈祁薇茜第一、八章,郭强第二、三、四章,赵婧第五、六、七章,罗爱华附录一、二、三。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有关教材和著作,因字数所限,未能一一列出,在此谨向原作者表示歉意和诚挚的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和时间有限,书中有不妥之处,恳请使用教材的师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订,使之日臻完善。

内容概要

  《普通话教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系列规划教材的普通话教程用书。《普通话教程》系统、详细地讲解了普通话声、韵、调、音节、音变、词汇语法、朗读等基础性知识,总结了普通话学习的规律和经验,配合了丰富的练习材料。  《普通话教程》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参加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的指导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普通话概说一、普通话的概念二、普通话的发展历史第二节 普通话和现代汉语方言第三节 普通话的特点第四节 普通话语音基本概念一、音节二、音素三、声母、韵母和声调四、语音体会练习第五节 汉语拼音方案一、字母表二、声母表三、韵母表四、声调符号五、隔音符号第六节 怎样学好普通话一、掌握普通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二、记住常用汉字的规范读音三、上口练习四、寻找普通话与母语方言的对应规律五、努力创设学习普通话的良好氛围第二章 普通话的声母及训练第一节 普通话的声母一、声母的分类和结构二、声母的发音三、声母辨正第二节 声母读音与正音训练一、声母读音训练二、声母正音训练复习思考题附录一n和l代表字类推字表附录二zh、ch、sh和z、c、s对照辨音字表附录三f-h代表字类推字表附录四常用平舌字表第三章 普通话的韵母及训练第一节 普通话的韵母一、韵母的分类和结构二、韵母的发音三、难点韵母的辨读第二节 韵母辨正一、单韵母辨正二、复韵母辨正三、鼻韵母辨正第三节 韵母读音与正音练习一、韵母字词训练二、复韵母字词练习三、鼻音发音正音练习四、韵母对比辨音综合练习复习思考题附录部分韵母偏旁类推字表第四章 普通话声调及训练第一节 普通话的声调一、声调概述二、普通话的声调第二节 声调辨正一、读准调值二、辨明调类,依类辨值三、识别古入声字第三节 普通话声调训练一、声调读音训练二、声调正音训练复习思考题附录一古代入声调在普通话里的读音表附录二四声歌第五章 普通话音节第一节 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第二节 音节拼读方法和拼写规则一、音节的拼读二、拼写规则附录普通话声韵配合表第六章 普通话的音变第一节 几种常见的普通话音变一、变调二、轻声三、儿化四、语气词“啊”的变化第二节 普通话音变训练一、音变基础训练二、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附录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附录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儿化词语表第七章 词汇与语法的学习第一节 词汇的学习第二节 语法的学习一、词序的比较二、量词的比较三、虚词的比较复习思考题第八章 朗读指导第一节 朗读的概念和作用一、朗读的概念二、朗读的作用第二节 朗读的基本要求一、深入理解作品二、准确表达作品第三节 朗读的技巧及训练一、朗读中的停连二、朗读中的重音三、朗读中的升降附录一综合训练朗读作品40篇及语音提示附录二普通话测试及等级评定附录三普通话测试模拟题

章节摘录

  儿时的放风筝,大多是自己的长辈或家人编扎的,几根削得很薄的篾,用细纱线扎成各种鸟兽的造型,糊上雪白的纸片,再用彩笔勾勒出面孔与翅膀的图案。通常扎得最多的是“老雕”“美人儿”“花蝴蝶”等。  我们家前院就有位叔叔,擅扎风筝,远近闻名。他扎得风筝不只体型好看,色彩艳丽,放飞得高远,还在风筝上绷一叶用蒲苇削成的膜片,经风一吹,发出“嗡嗡”的声响,仿佛是风筝的歌唱,在蓝天下播扬,给开阔的天地增添了无尽的韵味,给驰荡的童心带来几分疯狂。  我们那条胡同的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放的风筝几乎都是叔叔编扎的。他的风筝不卖钱,谁上门去要,就给谁,他乐意自己贴钱买材料。  后来,这位叔叔去了海外,放风筝也渐与孩子们远离了。不过年年叔叔给家乡写信,总不忘提起儿时的放风筝。香港回归之后,他在家信中说到,他这只被故乡放飞到海外的风筝,尽管飘荡游弋,经沐风雨,可那线头儿一直在故乡和亲人手中牵着,如今飘得太累了,也该要回归到家乡和亲人身边来了。  是的。我想,不光是叔叔,我们每个人都是风筝,在妈妈手中牵着,从小放到大,再从家乡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啊!  节选自李恒瑞《风筝畅想曲》  朗读材料10: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普通话教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