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晚清变局与民国乱象

《南方周末》 编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南方周末》 编  

页数:

24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晚清变局与民国乱象》精选《南方周末》“往事版”作品,关注晚清及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多角度解读中国传统集权社会瓦解及“亚洲第一共和国”创立的艰难历程。对于晚清变局和民国乱象,我们的认知正日日廓清。而本书,就可能提供一个标本和范例。

书籍目录

总序:不死的理想随书页飞扬序第壹辑 晚清变局拳民不是秘密的秘密120名清朝幼童赴美留学的前前后后钱难为李鸿章“北洋系”是怎样兴起的郭嵩焘的“反腐”悲剧曹汝霖给西太后讲立宪预备立宪是怎样搞起来的改良与革命的龟兔赛跑一一“预备立宪”为什么救不了清政府谘议局不愧为代议机关资政院弹劾军机大臣清末三个大学堂章程清末“国有”与“民营”的激斗晚清西医在中国康有为的经济生活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末代状元刘春霖如何当国民代表第贰辑 民国乱象回望百年共和路——袁伟时教授访谈录《临时约法》为什么会成为废纸“民国产婆”赵凤昌陶成章案与光复会的灭亡有计划的死:梁济对民初共和体制的失望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前的南北博弈当皇帝,还是当终身总统宋教仁之死:民初政党政治的失败辛亥革命时期的蒋介石蒋介石对l948年行宪的“反省”国家与世界:五四时代读书人的徘徊“书生论政”的悲喜剧导致“西安事变”的个性冲撞——蒋介石日记解读豪杰一圣贤一真命天子——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飞机洋狗”事件与打倒孔祥熙运动一份不实报道引起的学潮

章节摘录

  洋务运动的失败使清政府失去了最宝贵的自我变革机会。戊戌变法失败的危害更大。如果说此时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革命正在进行龟兔赛跑,那么政府就是那只三心二意的兔子,革命党人就是那只先天不足却奋勇不懈的乌龟。“各国变法,没有不经过流血就成功的,现在中国没听说有因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这是国家不富强的原因啊。有流血牺牲的,请从谭嗣同开始吧。”谭嗣同的这句话,宣告了朝野同盟的破产。1905年9月24日,年轻的复兴会成员吴樾登上了宪政考察大臣们乘坐的火车。炸弹提前爆炸,吴樾当场被炸身亡,五位大臣中镇国公载泽与商部左丞绍英受了伤。暴力革命的幽灵到处游荡,并且开始了和宪政改革的赛跑。革命党在悄悄地做准备,除了自信和焦灼交织的复杂情感,没有多少人知道未来会怎么发展。  历史证明,朝野失去信任,缺乏坦诚的对话机制,缺乏民权的救济机制,在情绪化的民主浪潮中,政治改革方案设计的种种小心翼翼,很有可能反过来为革命推波助澜。谭嗣同的心理情感,历史学家张灏先生称之为“烈士精神”,并认为这是革命主义思维的心理机制。在后来的革命党人那里,如孙中山、黄兴、汪精卫,这种思维蔚然成风。一旦烈士精神成为民权运动的主导心理,所谓“以威权促自由,以自由促民主”的和平转型愿望就很容易破产。  20世纪著名法政学者哈耶克写下了《自由秩序原理》一书,提出了著名的“自生自发秩序”理论,指出英国的自由民主制度乃是在自生自发秩序中成长的。从《自由大宪章》开始,国王不能随意侵犯臣民权利的观念就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发展为国家政治制度。不过,清朝末年的1899年哈耶克才出生,清朝灭亡的1912年哈耶克还没成人。洛克、柏克、托克维尔这些宪政主义大师还没被中国的政治家们认识。“未经讨论而在事实上确定下来”的普通法制度、罗马法机制和教会法原理都未来得及被认识,中国就这样被世界大势生拉硬拽到了政治改革浪潮中去了。  列强还未大规模军事入侵的时候,清朝就已经腐败得一塌糊涂。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的时候乾隆帝批准给使团的招待费(一个骇人的巨款:每天银币五千两),大多数被经手的官员克扣。大清帝国,在马戛尔尼看来,只不过是一艘外强中干的“破船”。当时的文学作品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了国门,开放了工商业的发展,民营经济开始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契约越来越代替道德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民众的发财欲望和民主意识日益增长,专制和腐败的政府却依然存在。此时,唯有以司法独立为先导,建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民权救济机制,让公民的愤怒在个案时期就有效化解,社会的稳定性力量就有可能增加。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晚清变局与民国乱象 PDF格式下载



内容还可以啦,但觉得不如南方周末报的充实


有内容,有意思。


给哥哥买的书


一直很支持南方系丛书


书不错,正在看,看书总是有收获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