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怎样当一名科学家

美国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国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  

页数:

123  

译者:

刘华杰  

Tag标签:

无  

前言

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科学与社会之间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传播,是时代的要求。一方面,民主社会中科学的发展需要公众的理解,以获得公众与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国家希望大幅度地提高公民的现代科学素质,以增强综合国力。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是这个科学化和民主化时代的产物。它把“传播”的维度引入科学的社会研究之中,是一门以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等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学术事业。它强调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是传统科学普及(Science Popularization)和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的扩展和深化。随着大众传媒和市场机制介入科普事业,随着“传播”理念向科学的社会研究领域的渗透,中国的科学传播事业正在慢慢起步。一方面,社会需要一大批具有基本科学传播理论修养的科学传播工作者;另一方面,中国的科学传播理论研究还没有建立起获得共识的理论框架,没有形成基本的范式。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文集,是国外学者对公众理解科学和公民科学素养与态度调查的反思和批判,对于中国的科学传播(或者科学普及)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都有重要的价值。 本书作者来自社会学、传播学、STS等不同领域,具有不同学术背景。他们从科学史、技术史、技术社会学、风险研究、技术评估、风险预知、风险沟通,以及媒体分析等各个角度,对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研究历史、调查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公众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问题、理解与信赖问题给出了反思之后的回答。既有理论论述,也有实证研究,还有案例分析。 本书对于中国学界来说,不仅是一份很好的营养,也具有相当的冲击力。 本书对于下列人士尤其具有参考价值:从事科学传播(或科学普及)的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从事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研究的学者。

作者简介

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是由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和美国医学研究院成立的一个联合委员会,其多数成员是上述三家团体的在职及前任理事会成员。它主要通过组织全国最优秀的科学与工程专家组成专门的交叉学科小组,开展科技政策中横向问题的研究。其研究通常由政府部门资助,但研究过程不受资助方或者其他团体的影响。

书籍目录

序言致谢本书使用说明引言科学的社会基础实验技术与数据处理 数据的选择科学中的价值因素 聚合水与怀疑态度的作用利益冲突 利益的冲突 学术研究的企业资助发表与公开 研究材料的共享荣誉的分配 取得应得的荣誉署名惯例 谁应当享有脉冲星发现者的荣誉?科学中的错误与疏漏 发表成果的惯例科学不的不轨行径 基金申请中的捏造 剽窃一例对违背伦理规范的回应 权衡的过程科学家在社会中 国家研究理事会及对社会的服务参考与提示附录1:案例研究的讨论 数据选择 利益冲突 学术研究的企业资助 研究材料的共享 取得应得的荣誉 发表成果的惯例 基金申请中的捏造 剽窃一例 权衡的过程附录2: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COSEPUP)译者附录1:1999年世界科学大会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宣言科学议程——行动框架的解释性说明科学议程——行动框架译者附录2: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译后记

章节摘录

实验技术与数据处理:科学方法的目的之一,是促使科学观察可以得到独立确证。因此,许多实验技术,如显著性的统计检验、双盲测试(double-blind trials)或者调查试题的恰当措词,都要设计得使研究中个体偏见的影响最小化。通过坚持这些技术,研究人员得到的结果,其他人也就更容易重复,这样做会促进那些结果更容易被认可为科学共识。如果某一领域的研究没有采用被普遍认可的方法,其他科学家将不大容易接受其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科学家对20世纪80年代末冷核聚变(cold fusion)的最初报告持负面反应的诸原因之一。那些主张从物理上看似乎不大可能,因而要求有惊人的证据。但是,实验起初的表述方式,使得其他研究人员既不能证实也不能否认它们。当实验技术变得广为人知并可以重复时,对冷核聚变的信任也就迅速消散了。在有些情况下,用于得出科学知识的方法,并没有得到非常明确的界定。让我们考虑在某一科学领域的最前沿如何区分“事实”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实验技术通常被用到了极限,信号与噪声难以区别开来,未知的错误源多的是,甚至要回答的问题也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界定。在这样一种不确定和变易的情形中,从一大堆易混淆的并且有时相互矛盾的观察中挑选出可靠的数据,是极其困难的。

后记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院出版社连续出版了几部有关科研道德的优秀著作,On Being A Scientist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部手册性的著作,是科研人员尤其是初人此道的研究生、博士后的必读材料。它有鲜明的特点。(1)权威性和普遍性:出自美国“三院”(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研究院)的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COSEPUP),所涉及的问题具有普遍性,给出的建议和方法适用于所有科研人员。(2)社会性和时代性:紧扣现实,阐述了“大科学”时代科学与社会复杂关系的核心部分,书中特别运用了“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3)实用性:本书结合多个案例具有针对性地阐明了科研中经常遇到的若干敏感问题。另外它篇幅很小,行文简明,便于阅读。如果科学依然是“小科学”,这样的著作不会出现,也没有意义,但现实是现在恰恰是“大科学”时代。这部书无疑是中国科技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广大学生急需的,把它翻译成中文的意义是明显的和多方面的,可以为当前中国的“科研道德建设”提供参考。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本书值得通读两遍。  ——何传启研究员本书将使我们具体地了解科学研究工作的道德底线和责任。  ——曹南燕教授科学研究既是一项充满理想的人类事业,也是一门声誉卓著的社会行业,只有每一个从业人员都坚持行业准则,恪守行业规矩,才能维护这个行业的社会公信,并从中获得个人职业发展的良好条件。   ——胡志强教授成为(becorning)一名科学家也许需要二三十年(从入小学开始算),做(being)一名科学家,也就是说无愧于这个荣耀称号,则需要一生一世。科研人员想惕历自警吗?请读此书。   ——武夷山研究员做一个人,完全可以不读什么“人生指南”之类的东西,但要做一名科学家,读读这本书肯定是必要的。  ——刘兵教授应当提供给每一位入门的研究人员,并且最好进行彻底的讨论。  ——The Nu cIeus一部优秀的出版物。   ——Richard Dyer,《泰晤士报高教副刊》


编辑推荐

《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科学研究中的负责行为》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怎样当一名科学家 PDF格式下载



作为一名科学家,最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所做的事、所说的话、发表的成果……负责——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如此,科学同行之间、科学家与大众之间才能相互信任。我立志做一名科学家(科研人员),因此必将遵守其职业道德!


这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但是介绍了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的方方面面。全书写得很务实,对科研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道德问题提出了实用的分析框架和指导方向。书中的一些开放性问题也值得读着认真思考。很适合作为研究生教材。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美国人的科学道德观。对于现时学术腐败案频出的中国学术界,可以说有极大的帮助。


这本书其实是本手册,对于理工科的大学生来说应该要了解其中的内容。只是翻译者是个反科学的家伙。有点讽刺。


内容很全面,科研工作者必读!


还没看,物流快


书质量很好,送货2天内到的。


阅读性强


对于有志科学研究的人员是挺好的一本书,推荐!


一本很有参考价值的科学社会学书籍


写的还不错,分析的不够透彻,但是介绍学术圈的倒很清楚


书拿来封面就开胶,书的字也太大了,给人感觉就是为了凑页数。
书是老师推荐的。


为了书名买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