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手艺中国

(美) 鲁道夫.P.霍梅尔(Hommel,R.P.)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1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 鲁道夫.P.霍梅尔(Hommel,R.P.)  

页数:

413  

字数:

350000  

译者:

戴吾三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手艺中国》(China at Work),作者为德裔美国学者鲁道夫·霍梅尔(Rudolf
P.Hommel,1887―1950),1937年于纽约出版。
  霍梅尔接受亨利·莫瑟博士(Dr.Henry
C.Mercer)提出并资助的研究计划,远涉重洋到中国,1921-1930年间前后8年(其中一年去了日本),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中国人使用的工具、器物以及劳作的场景,并带一些实物或复制品交给莫瑟博物馆。
  该书在中国科技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方面亦具独特价值。不论就对中国传统工具和器物做详细调查、采用照相记录方式并配合测量手段而言,还是从调查记录范围之大、涉及工具和器物之多、所见样式之古老而言,本书都是空前绝后的!
  书中记录采用18世纪西方工具分类法:制作工具或铁器;食物;衣物;建筑;运输。涉及劳动工具和器物120多小类,千件之多,几乎涵盖中国人日常所用。
  若把书中宝贵的实物图片一张张排列起来,基本构成了中国传统劳动工具和器物全景图,一幅中国物质文化史的长卷。
  这些东西,有的我们永远找不到了,有的正在消失……我们奶奶以及奶奶的奶奶是怎么纺线制衣煮饭照明的,爷爷以及爷爷的爷爷是怎样制钉犁田捕鱼开矿的?是霍梅尔用他的相机和尺笔,帮我们记录下了那些过去的事情……

作者简介

  鲁道夫·P·霍梅尔,1885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其父为慕尼黑大学东方语言学教授弗里茨·霍梅尔(Fritz
Hommel,1854—1936)。鲁道夫·P·霍梅尔在慕尼黑接受早期教育,21岁时移居美国,辗转纽黑文和克利夫兰等地,之后到了新英格兰,在哈佛大学学习希腊语、拉丁语,以及其他古代典籍,后到伯利恒(Bethlehem)的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学化学,并在该校任副教授。后来,他认识了宾夕法尼亚州多伊尔斯敦的亨利·查普曼·莫瑟,被莫瑟博士所吸引,终于双方在充满魅力的人类工具研究方面产生共鸣,为协助莫瑟博士进行工具调查,毅然舍弃了从前的地位。莫瑟博士主要收集美国土著工具,并决心进行中国民间手工艺调查,委托鲁道夫·P·霍梅尔担当此任。霍梅尔先后在中国住了8年,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调查工作。
  本书1937年的版本由约翰·戴公司出版,由于其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影响,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本书,此汉译本即依该版本翻译。
  由于作者一直对莫瑟博士深怀敬意,所以,本书英文版的扉页上专门以当时已经辞世的莫瑟的名义将其献给莫瑟的舅舅。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译序
前言
第一章 摇基本工具
 采煤
 采煤用绳索
 采石
 制铁
 铁匠铺
 铁匠工具
 风箱
 金属薄片应用
 制钉
 焊接工艺
 金属拉丝
 铸铁
 铸件修补
 锻铁
 流动铜匠
第二章 摇农业工具
 犁
 耧
 插秧
 灌溉
 施肥
 耙和磙子
 耕作工具
 打谷和扬谷
 马铃薯
 剪枝
 水磨
 榨油
 手磨(砻)
 畜力磨
 舂米
 手推磨
 大豆的利用
 关于豆腐的补充说明
 绳索压榨机
 铡刀
 制糖
 食盐
 供水
 养牛
 捕兽器
 捕鱼法
 织网
 肉的处理
 木炭炉及其制作
 蒸馏制酒
 酒炉
 厨房炉灶
 燃料
 做饭
 厨具
 餐具
 二摇
第三章 摇制衣工具
 轧棉机及弹棉花弓
 纺线
 麻纺车
 纺车
 捻线
 织布
 织带机
 印染
 砑光
 洗衣
 熨烫
 摇缝纫及缝纫工具
 画线工具
 顶针和镊子
 眼镜
 针
 剪刀
 日本剪刀
 草鞋
 布鞋
 雨具
 编织
 制革
 做鞋
 鞋匠的工具
第四章 摇建筑工具
 伐木
 斧子
 原木钩
 打号锤
 竹子的利用
 摇木工用具
 锯
 船匠用截圆锯
 横割大锯
 篾匠用锯
 干柴锯
 伐木锯
 日本伐木锯
 日本榫头锯
 手锯
 短柄斧和柄斧
 刨子
 刮刀
 木工台挡头
 木工台架
 钻孔
 木匠用扩孔锥
 摇凿子
 木匠凿子
 日本木匠凿子
 墨斗
 往复式车床
 木匠的辅助工具
 摇木钉在中国的使用
 木钉的历史
 中国冲子
 起钉器
 磨石
 竹瓦
 照明竹条
 制砖
 窖砖
 制作屋瓦
 烧石灰
 石灰的多种用途
 房屋结构
 砖墙的砌法
 夯土墙
 门
 锁
 门环
 窗
 椅子
 三摇
 暖炉
 枕头和床
 扫帚
 灯
 制作蜡烛
第五章 摇运输工具
 道路
 独轮车
 橇
 畜力车
 挽具
 水路
 造船
 造船填缝
 船锚
 船用罗盘
 运载货物
 液体容器
 手制陶器与轮制陶器
 锡匠手工艺
 桶匠手工艺
 人名及名词术语对译表
 附录: 书中所涉及英制、市制与公制
 单位对照表
 译后记/戴吾三
 编校后记/孔昭君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食盐 在汉语中,有一个原初的表意文字,如今当部首用,它表示的就是盐。最初的字形是一个方块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小点,它清楚地表示了,在地面凹处引海水晒盐的情况。在中国的沿海,时常可以看到利用原始方法晒海盐。中国最早关于盐的记载,是在大禹(约公元前2200年)神话时代,利用蒸发海水获取盐。在海水涨潮时,由沙子形成的低凹地,灌满含盐的海水(要知道,太平洋海水比大西洋海水盐分多一些),进而,这些含盐的水在酷热的阳光照射下蒸发,逐渐变成浓卤水。再用大铁锅用柴火熬,进一步蒸发,最后便得到结晶盐。 在中国的西部有盐碱地,那里的土地富含盐。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提到制盐,用水冲洗盐土,而后煮沸和蒸发,可得到结晶盐。 在山西省的西南部,那里的解州有一个浅水盐湖,约有18英里长,3英里宽,当地“潞村”人利用太阳蒸发盐水而生产盐。盐业为政府经营管理,带来相当大的收益。为防止违法产盐,整个湖的四周筑有高墙。该地区的盐输出供应山西、陕西和河南省。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当地和周边地区所用的盐即由这个盐湖生产。 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四川省的井盐,它起源于三国时期的蜀国(公元221—263年)。由文献记载知道,公元347年在四川已经有一些800英尺深的“自流井”盐井,文献也提到用燃气熬卤水。罗马教廷的传教士因波特(Imbert)大概是最早写出四川省盐业的详细报告的人。从他的报告知道,在四川省的五通家周边地区,遍布有上万口盐井。每个想致富的经营者都开凿一到两口盐井,打井的成本大约要1 200两银子(每两等于1盎司)。这种盐井穿过岩石层,有1 000~2 000英尺深,井口直径5~6英寸。打井采用了简单方法:先做井口,用一块大石头压在地面上,石头中间开孔,孔大到足以使一个木管穿过,打入地下3~4英尺深。打井时,用一个大的钢制冲击钻(重量约300~400磅),钻头切刻成粗糙的端面,钻杆端有一个圆环,用以拴藤条做的绳索,绳索将沉重的钻具吊挂在一个可以上下摆动的踩板的头部。在踩板的尾部两边的上方,各竖起一个平台。一个短衣短裤的人从一个平台跳下,落到这踩板的尾部,即被踩板弹起,他趁势跳上另一个平台。如此这般跳上跳下,每跳一次,钻具就升高2英尺,随即带着巨大的冲击力落人井里。打井时要不时地向井洞里灌水,以把打出的石头粉末弄湿。钻杆上绑的藤条绳索,有一指粗细,在它的上边,在钻杆与踩板之间有一个木头三角。每次钻具由踩板的运动而提升,悬挂的绳索带着木头三角就转动一下,由此钻具与冲击面有不同的接触,以避免钻具被卡住。

媒体关注与评论

  霍梅尔关于当代传统的中国实践的书,是独特和有价值的。  ——李约瑟(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科技史家)  人类使用过的工具和过去遗留下来的制作物表征了人类的进步和成就。  ——亨利·查普曼·莫瑟(本书原版研究项目策划及资助者)  本书的目的在于展示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全貌,就像今天千百万人的生活——一种几千年来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生活。  ——鲁道夫·P·霍梅尔(本书作者)  本书是翔实而细致地著录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及其器具的一部图文并茂的著作,其中还包含着作者的平民意识、人文精神和对中国人与中华文化的尊重。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所记录和拍摄的某些技艺和用具,如今不是早就失传也是极罕见了。这本书不但引导我们该如何做田野调查,而且教导我们要关切底层手艺人的疾苦,将抢救保护传统工艺这一民族科技宝库引为己任。  ——华觉明(中国技术史家)  宋应星在17世纪写成中国农业与手工业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200年后,霍梅尔以工具和器物为调查重点,再次调查中国人在制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技艺,完成“洋人版”的“天工开物”——《手艺中国》(China at Work)。随着传统技艺、工具与器物的日渐消逝,人们才更加珍惜《天工开物》与《手艺中国》为实录和抢救文化遗产所做的宝贵贡献。  ——张柏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  要想面对未来就不能忘记过去。本书为我们记录了西方科技大举涌入之前,中华先人延续了数千年的生产生活细节和场景。难能可贵!  ——易中天  手艺是古代中国人的命根子。今人能通过此书了解祖先的手艺,实乃一大幸事。  ——马未都


编辑推荐

《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1921-1930)》是翔实而细致地著录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及其器具的一部图文并茂的著作,其中还包含着作者的平民意识、人文精神和对中国人与中华文化的尊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所记录和拍摄的某些技艺和用具,如今不是早就失传也是极罕见了。这本书不但引导我们该如何做田野调查,而且教导我们要关切底层手艺人的疾苦,将抢救保护传统工艺这一民族科技宝库引为己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手艺中国 PDF格式下载



偶尔看到了这本书,看了介绍就定了。两天就收到了,翻了一下,被这个九十年前的外国作者深深感动了。我是北方的,书里介绍的大部分是南方的手艺。但不影响我对中国手艺的爱好与研究。发现在我收藏的民俗物品里有好几件与书里介绍的一样,但是有些已不能确定以前是作何用或如何做的。
幸亏有了这本书,感谢鲁道夫.p.霍梅尔。


一直想找一本关于中国手工业记录的书籍,找到这本时很开心,因为这里面再现了许多现在已经消失了的民间手工工艺,过去的工匠手工制作的工具,设备连着过去的人一起,消失了,令人感动的是这本记录着微不足道的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农耕时代的工具的记录者居然是一位有心的外国人,花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完成的一本图录书籍,绝对值得收藏。


翻译的太晚了,相见恨晚。但这本书的确很难翻译,因为一些术语很多,而且讲的有许多是使用技巧,如果没有亲身体会,很难准确翻译。还好,译者基本把握了霍梅尔的原原意。值得国内技术史、民俗学者好好欣赏。


一个美国人记录的中国劳动大众的千年传承。简单的工具,生产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数千年的智慧结晶,在我们这一辈人手里即将消亡。虽然科学技术的普及使得生产力极大提高,但是我们仍然缺少东洋一隅匠人们的传承观念。数十代人坚持做一件事、并努力做好一件事。。。我总算有幸亲眼见过书中记录中的大部分工艺,不知后来人从图书资料中再见会是什么感受?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正在逐渐的消亡,外国人的这本书却忠实的记录了中国很多传统工艺,因为它的独特,让它具有了收藏的价值,同时,也让我们反思:我们又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历史遗产呢?


看这本书来了解一下中国博大精深的手工业,我觉得中国的应试教育实在存在弊端,为何不开设一些手工艺课程呢?将手艺的传播播散到教育中,不仅能让手艺传承下去,而且中国那上亿的孩子中,怎么就知道不能培养出许多手工艺大师?将来不用为生活糟心的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钻研一门手工艺,所以现在开始慢慢了解


详细记录了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搭配上实景图,很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的手工业。


书我还没读,但在网上看到这个本我就兴奋不已,中华文明五千年,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只是中国的文明传承,而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一个记录的作用,是非常有价值的。人类不应该只记录,更重要的是传承.....


工业化的进程,使得很多行业被淘汰,有的是应该淘汰的,但也有是被淘汰的,尽管根本就不希望淘汰。一个外国人用自己的眼,相机保存了一些即将消失或者已经消失的手艺,留给后人一个印记,曾经对我们生活产生过很大影响的活生生的行业。值得纪念,感怀!!!!!!!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介绍的是民间手艺,有很多真实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一些实际生活面貌,没有那么美好 ,但是非常真实。一个真实的手艺中国。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克服种种困难,写成了这本书,介绍详细,图片丰富,拿到手时真的很激动


书中的那些工具,我小时候在农村,见过也用过,但是儿子这一代,恐怕怎么也想象不到这些工具的用途。值得收藏。


一直很喜欢这类书,看的同时也在怀念那个时代,内容里的老手艺好像就在昨天,只是现在很少见到了,希望很多年轻人也看这本书,对中国有更好的了解


手工业是人类文明的延续,只可惜在中国现代,很多手工业者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看本书非常的感动,虽然那个时候中国很贫穷,但是手工的东西却能让人联想那个时候的人们的心情很平静,平静的心才能带来经典的手工艺品吧~


内容上详实,外国人早前写的,记录了那个年代存在的手工艺者和手工艺工序,这种科学的态度、认真的精神是现在很多急功近利的书不能表现的


中国手艺大全,好!


替同事买的。同事说是很好的书。还推荐我也买一本学些中国的传统。哈哈。


用大量的照片来介绍历史上的手艺,非常难得,尤其是一个外国人做了这些我们没有做的事情,还原了历史,非常值得一读!


还未细看,粗略翻看之后已被作者严谨的态度、人文精神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尊重所感动。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了解先人的生活,传承我们的文化。
书的装帧精美,图片清晰、纸张手感很好,字体大小适中,翻看中屡屡书香与美文令我陶醉!


很好的书 手艺是人类生活 文明 真正的价值


很细致,谢谢鲁道夫


这本书本身不错。,但是定价有点贵。半价的时候买的。这还差不多。最俗气的是有个腰封,写着马未都易中天推荐,顿时变得很俗气。


一本好书.想不到还是美国人写得.中国文人该清醒.不要整曰风花雪月.鸳鸯蝴蝶.醉死梦生.想留世作品不是自吹自擂.互相捧奉.而是后人认定


中国自己的精粹,被一个外国人写出来,悲哀啊!刚刚开始读,已经爱不释手!


这本书很不错,值得收藏;书的装帧、印刷等不很好,绝对正品;物流很慢很慢很慢,不过中国邮政好像没快过,不足的是收到的书有点破损,这好像也是中国邮政的家伙弄的,不影响阅读和收藏。


民间手工艺是我最喜关注的领域。这书大量图片很给力,虽然只是黑白照……


翔实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生活状况,很有感触


非常有价值的一本书,很难得,作为史料填补了中国生活史的空白部分


手艺


正在消失的传统,同时也是正在消失的历史。而历史值得记忆和珍藏。


是看了马未都的推荐买的这本书,印证了那句,现在的书都是用来珍藏的。


另一个角度的中国历史,值得收藏


中国基础科技的汇总。


让你了解中国工业的发展,是一本珍藏的好书。


仔细读过,很受启发!传统手工艺,需要我们的重视!


一个老外对劳动者尊重,对劳动文化的执着,令我辈汗颜。


可以当做资料查阅 最近很喜欢看手工艺方面的书


书里面的有些东西我小时候还见过,现在已经不好找了。


是一本不错的书,分类明确,图片丰富,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内容令人很震撼,极力推荐80后、90后00后等等的炎黄子孙多多看。更要学习作者著书的精神!


长辈只看得见图了,居然还能感动


还没正式看,只简单翻了翻,图片很多,印刷不错,内容很全。


这本书的图片素材很丰富。大多都是老照片、老物件,内文也很好。挺适合业余消遣看的好书。


老外帮中国人写的 不错!!


马未都推荐,值得收藏!!!


书的质量很好,但是价格骗高。有易中天的印章,值得收藏。


可以了解恨过失传的手工艺技艺的东西,值得珍藏


图文并茂,感谢老外为中国人做的好事


传统的记忆


抚卷深思!正在消失的历史让人莫名伤感


一本不应该由外国人来写的书


学到很多~对于手工业·~


帮老哥买的,这样的书很少了。值得收藏。


如果这本书是国人写的,通常是很消遣休闲的。可这个老外的作品让我不由得坐直了身子,拿出看技术报告的精神来看,不是随便一眼就能看懂步骤的。一家之言,但真的很感动,写的人认真,看的人也不得不认真了


书是正品,正在读,挺好的。


渐行渐远的手工业留下美好的记忆。


大人读很感动,带孩子看开眼界。


老外写这种书非常好,开本比较大,应该是大16开,内容很全。


一本资料书,充满对农耕文明的回忆。


此书是看了马先生的推荐才买的,没想到一拿到书就被朋友收藏走了。得,我还得再去买一把,谁知区域缺货了??!!!郁闷。


难得一见的事物,在手艺中可以看到过去人的智慧。


能够回顾那个年代是一件幸事。


书是妈妈签收的,也是她第一个看的,她告诉我她很喜欢这本书,然后就拿走了,我还没翻几页呢。还没到手就被老妈半道劫走了。


現代化更新太快,很多手工藝都無法得到傳承,難免不讓人感到心酸。書中記錄的手工藝,很多早已消逝於歷史的長河...


多一些这样的书,让我们可以记得我们的历史。


写的还可以 配图也很不错 就是太大本 还没看完


史料价值


好厚的书,质量很好,期待阅读


书很不多,很有感觉


书不错,收藏级


非常好的书,特别想买,这次来收藏的。


很好呀,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只有这里有,而且速度也很快。


好东西,值得珍藏!


除了不是一版一印收藏上略有遗憾之处,其他方面都非常满意~


这本书很厉害!
很好,值得保存!


挺用心的一本书


喜欢这本书,图文并茂,描写清楚细致!


很好-准备看
买了四本书,得花点时间,一本一本地看,呵呵。只能抽上班的空余时间看看。先看这一本,等这本看完了,接着在看其他的吧.....


参考查阅类文献


我还以为是手工编织类的书籍!原来是有点象历史一样的书籍,没什么用,只能存放着了!


内容很多,也详细。


大多都是老外做了我们才重视


看看80多年前的老外,如何做我们本该做的学问


了解了更多的老工艺的历史文化。非常值得一读。


确实写的很认真,值得科学工作者学习


值得我们当今世界的年青人学习


很像了解的历史,虽然很多看不到了,但我们需要知道曾经那一切


值得拥有它


嗯。很多小时候没见过的。只有我妈那代才有呵。


随手翻了翻,很是喜欢。


只是因为是译文,所以口吻不太习惯,如果能有本国风格的相似作品就好了


Ok非常快,好。


详实的好书


了解本国手工历史


感谢老外啊,羞死国人啊。


比较全面,值得收藏


如果都是彩图该多好啊


本来不想现在评的,可是点完了也消不了。我还没看呢。。。


博学


今天刚拿到的货,很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