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金融问题研究

张凤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凤岗  

页数:

340  

内容概要

全书对金融、货币与汇率、证券、投资、融资、PE/VC政策、金融职工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论述,有一定的新意。本论著行文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材料丰富。本书适用金融学爱好者和研究者。

作者简介

  张凤岗,经济学教授、高级经济师;深圳市中安信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创建人和董事总经理、北京银华信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中国投资协会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投资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国际投融资商会副会长。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全国金融工会宣传及组织部长、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文件起草小组成员、中国康华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裁助理、《世界金融》杂志总编辑、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深圳市有色金属联合期货交易所常务理事、香港毅华国际投资公司执行董事及总裁;曾兼任摩根士丹利亚洲投资公司特邀顾问、香港百富勤融资公司和加怡融资公司高级顾问。  张凤岗在长期担任高管岗位从事繁重工作中,一直坚持对现实经济与金融问题的研究,及时对一些较敏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做出研判,用以指导工作。曾连续13年(1998-2011年)坚持每年研究撰写“本年度中国与世界经济形势述评及下年度经济展望”(年均5万字左右)文稿。已出版经济和金融专著6部,其中包括2011年5月撰写出版的《中国创业投资研究》(41万字,中国金融出版社);张凤岗在央行和投行任职期间,时常为《新华社》《经济日报》《金融时报》《中国金融》和《中国科技投资》等报刊杂志撰文,近几年曾发表专业学术论文80余篇;受托研究撰写了《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应对方略》《三论国家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中国创业板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考》《中小企业成功上市创业板的实际标准与过硬条件》和《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其管理运作实务问题》等7篇专题论文,曾应邀为中央党校、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等多家高校、京沪粤苏冀闽等多省市论坛作专题演讲。  张凤岗曾荣获“建国60周年中华之魂十大杰出企业家”“2009中国新经济发展杰出人物”和“建党90周年中国十大卓越成就奖”称号。

书籍目录

金融问题研究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应对方略——解读与剖析美国和全球金融风暴改善金融服务促进科技发展采取重大举措 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及其深刻教训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德才兼备的金融干部职工队伍货币与汇率政策研究关于人民币汇率政策问题——批驳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霸气言行关于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及抑制通货膨胀问题关于当前金融工作存在的外汇储备过高及流动性过剩等问题证券问题研究中小企业成功上市创业板的实际标准与过硬条件探析中国创业板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考到境外上市融资是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成功之路——兼谈中国民营企业到香港上市的意义、好处及对策投资问题研究关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其管理运作实务问题借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 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发展发挥创业投资金融功能增强科技企业创新优势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事业助推中小企业加速成长——解读创业投资的职能作用、优惠政策及运作之道瞄准创业板上市方向,高效选抓优质项目与成功实施投资管理的实战方略融资问题研究如何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创业投资的运作能力鼓励创投和银行雪中送炭 帮扶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发展——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如何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开启多种渠道融资机制 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学习掌握投资融资基本规律 逐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PE/VC政策研究十省市政府股权投资基金法规及优惠政策比较给予创业投资多项优惠扶持政策汇集更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解读国家十部委《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创业投资税收扶持政策述评促进我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及时雨”——论我国创业投资税收扶持政策创业投资税收政策国际比较创业投资税收扶持新政优势与问题共存创投税收新政策与创业投资新优势——国家创投税收优惠政策解读与剖析金融职工精神文明建设研究浅谈金融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几个问题提高改革开放的适应能力 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开拓前进——记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工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事迹抓精神文明建设促金融业务发展——记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新会县支行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迹……

章节摘录

  5)有一个好的符合中国实际并且行之有效的金融政策十分重要  次贷问题之所以发展成“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根源在于美国的自由主义金融政策和金融衍生品无约束不监管。政府和一般家庭都坚持慢性赤字体制,对此加以填补的是以日中为首的亚洲国家的储蓄。为解决此次危机,美国政府不仅要增加美元流动性,还会要求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中国应当警惕重蹈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本经济陷入十一年负增长的覆辙。当年同样以出口为导向的日本在日元大幅升值后,出现出口萎缩及产能过剩,大量中小出口企业倒闭。日本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来刺激内需,希望从“出口依赖”向“内部拉动”转型。但是,由于大量产能过剩,日本国内的投资机会与消费能力非常小,政府的基础建设与信用扩张,导致货币涌入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从而酿成泡沫。当泡沫破裂后,银行出现天文数字般的坏账,政府利用财政援助银行做法再加上此前的财政扩张,又累积了惊人的财政赤字,从而呈现出产能过剩、银行坏账以及财政赤字的三重危机,直到13年后的今天,日本经济仍然没有恢复。中国经济现状与当年日元升值后所呈现的状况类似,如何扩大内需完成稳妥转型必须吸取日本教训,尤其不能同时实施财政与货币的扩张。政府万不可利用财政或货币政策继续支持那些本应该淘汰的产能(如高耗能、高污染、低级产品企业),导致资本继续维护那些低效率的生产,就如日本那些得到救助的夕阳产业消耗大量货币资源,并阻碍了产业升级。防止信用扩张制造资产泡沫,从而为银行安全埋下巨大的隐患;必须明白,任何试图避免痛苦的转型都将注定失败,并将酝酿更大的危机,远如日本,近如美国的金融危机,美联储为了避免互联网泡沫带来的衰退而采取信用扩张的政策,酿成了今天全面的更大衰退。中国必须敢于迎接阵痛,与日本相比,中国的转型有巨大的空间。如果屈从于美国压力使人民币大幅升值,中国经济将很可能形成泡沫。中国还应改变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目前中国国内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尚不到40%,这种状况显然不能持续长久。中国应调整经济结构,使产业升级转型,振兴内需,用5年左右时间调整外汇结构,逐渐将外汇储备分散到美元以外的货币。为此,建立能够反映宏观经济基础的市场型汇率形成机制已成当务之急。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金融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