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的中国民居与居住形态
2008-8
东南大学出版社
谭刚毅
293
无
中国民居历史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本书选取两宋时期这个历史阶段,在整理大量文献、绘画、考古资料的基础上,以民居的构筑行为和居住行为为主线,“缀合”各种研究方法对两宋时期的民居和居住形态进行了系统的历史研究,并对该时期民居的形式空间和聚落形态结构作出了全景式的描述和多角度的分析。 本书总结了两宋及辽、金、西夏的住居形制、材料选择、构造技术和审美意向,勾勒出宋代民居的营建过程和仪式,阐释了两宋时期居住生活的变化及其影响。不仅从自然环境、技术和工具的角度分析了两宋时期民居和聚落的演进,还论述了两宋时期的国野制度、宗法制度、人口模式和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对民居的影响,并以丰富的例证阐明了宋代民居和居住形态转变和定型的背后经济生产和技术、商业革命所起的推动作用。 本书信息量大,图文并茂,不仅适合于建筑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学生、建筑师和建筑历史研究工作者,也适用于从事两宋、辽、金、西夏历史和相关民俗历史等研究的工作人员和爱好者,还适合于对民居、绘画、传统文化研究感兴趣的读者。
1 绪论 1.1 中国传统民居历史研究的现状 1.2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学术取向和研究意义2 两宋民居的形制与审美意象 2.1 民居的形制 2.2 构成要素 2.3 规模与面积 2.4 审美意象——理想的家园3 辽、金、西夏的民居及其文化承袭 3.1 辽、金、西夏的住居 3.2 火炕与辽、金民居 3.3 辽、金、西夏民居的特点 3.4 案例研究——《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中的民居 3.5 原始形态与文化承袭4 居住行为与生活空间 4.1 人与场所的关系——生活空间与居住意识 4.2 人与人的关系——伦理位序与空间对位 4.3 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经济模式和生产活动5 构筑行为与营建风水 5.1 营建过程与营建仪式 5.2 置地与置业 5.3 宋代的风水理论及其影响 5.4 媒介人物及其作用6 自然风土与技术工具 6.1 风土环境——牧草文化与杂草文化 6.2 材料的选择与利用 6.3 营造技术 6.4 木工器具的发展7 社会控制与形态更替 7.1 住宅等级与制度 7.2 国野制度与居住形态 7.3 村规乡约与宗法制度 7.4 社会结构与团体 7.5 坊市制度的变革与新的城市格局 7.6 坊市制度的变革与新型建筑的发端8 聚落形态与定居模式 8.1 聚落的构成要素 8.2 聚落的空间格局 8.3 聚落的内在结构9 人口结构和移民环境 9.1 人口结构 9.2 宋代移民与南方居住形态的变迁 9.3 发展型移民与环境 9.4 实例研究——生存型移民的建成环境 9.5 移民与新建成环境10 结论:转变与定型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两宋时期,环境的变迁较其他朝代更为显著。其中气候方面,据研究,970~1000年期间,气候急剧转寒,干旱时期长,湿润时期短;13世纪初转暖,14世纪开始又转入严寒。其中的一些移民现象便与气候的恶劣转变有关。 此外,山体的过度开发也造成自然植被的破坏等。北宋庆历年间的黄河第三次大改道,标示着黄河生态的全线崩溃,此后的黄河以更高的频率向湿地上的人们宣战。黄河的每一次改道使多少滨河湿地的城市遭受灭顶之灾?开封、大梁、汴梁、汴州、东京、东都、开封府……这些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一时的名城,在距黄河仅7km的今日开封市地下,被黄河的泥沙一层一层地无情地掩埋。 《汉书·沟洫志》中说:“(黄河水)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宫室,遂成聚落……”唐安史之乱前统一王朝的基本经济区域只限于黄河流域,再度统一后的北宋则具有两大经济区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且后者的重要性逐渐超过了前者。“自古江淮多战事”,宋金在江淮地区展开较大规模的战争,造成更大的破坏,北方环境加速向不良方向转化,使南北人口增长速率差异扩大。黄河流域的生态崩溃和北方环境的恶化是促使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长江下游的三角洲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河川分流而呈蛇行,到了下游,更是横向分流,若干段自然河道与微高地交相错杂,自然形成斑驳状纵横交叉的地形,成为其一大特色。自然河道也被用做供交通和供水及排水的于渠,微高地及河畔孤丘被选定为定居之地。 环境的变化对聚落的空间形态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环境也是建筑形式自然抉择的一个因素。 从宏观的自然条件来看,南方木材丰富,住居建筑自然会沿着这一自然优势所提供的可能性萌芽、发展。我们从宋代仅有的一些关于干栏(甚至巢居)和穴居的文献,可以发现“南巢北穴”的分布特点。“南巢北穴”之论,形成早,影响大,但在先秦以及史前时期是否符合事实,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追根溯源,巢居是从事林居生活的类人猿最早发明的,从出土化石的情况来看,北方黄河流域是类人猿和古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所谓“北方少林”的观点,完全没有考虑自然环境的古今变迁,将自然植被简单地以今例古,是有待商榷的。 ……
无
两宋时期的中国民居与居住形态 此书相当好 民居的概念理的很清晰
资料使用,补充学习
能根据古画写出如此深的内容实属不易,是作建筑、搞学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