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外滩源“研究

王方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方  

页数:

23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上海“外滩源”街区位于外滩北端,苏州河和黄浦江交汇处。开埠初期,英领馆出于军事上的考虑,从上海县城迁至此处,街区由此开始发展。《“外滩源”研究:上海原英领馆街区及其建筑的时空变迁(1843-1937)》内容共分三篇:上篇为街区的起源与结构;中篇为早期街区建筑的发展;下篇为走向摩登时代的街区建筑的建设、改变及新时代商务空间的形成,并分析街区街廓及建筑历经两个时期的变迁后形成的外部特征;书末就街区变迁的原因、保护价值以及保护与开发的现状进行了讨论。《“外滩源”研究:上海原英领馆街区及其建筑的时空变迁(1843-1937)》史料性很强,可供建筑设计、建筑历史研究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相关专业人员阅读。

书籍目录

导言1)选题意义及背景2)相关文献述要3)研究方法与思路4)全书内容与框架上篇 “外滩源”街区的起源与结构1 缘起1.1 “地理边缘”的街区1.1.1 租界的初始形态1.1.2 租界早期的空间变化1.2 “权力中心”的英领馆1.2.1 英商抢滩浦江畔1.2.2 县城中的英领馆——华界里的“孤岛”1.2.3 城郊的英领馆——两江口的权力空间本章小结2 路网及街坊2.1 街区路网框架及街坊的形成2.1.1 街区边界道路2.1.2 街区内部道路2.1.3 街区街坊2.2 街区路网框架的延展2.2.1 租界间的关联2.2.2 街区与周边地带的关联本章小结附图及附表3 产权地块3.1 产权地块成形时期(1845-1862年)3.1.1 街区土地租定(1845-1858年)3.1.2 英领馆地产分裂(1862年)3.2 地产匀质化时期(1861-1873年)3.2.1 分裂活动3.2.2 合并活动3.2.3 形状及面积的调整活动3.3 分割利用时期(1906年以后)3.3.1 4、5号街坊的多级分裂3.3.2 2、3号街坊的建筑分配本章小结附图上篇小结中篇 早期的“外滩源”建筑(1843-1911年)4 英侨公共建筑4.1 英领馆区建筑群4.1.1 领馆区权力内容的演变4.1.2 有机生成的建筑群4.2 英侨文娱建筑4.2.1 划船俱乐部会所(下舢板厂)4.2.2 兰心剧院4.2.3 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所4.3 英侨的宗教建筑4.3.1 规矩会堂4.3.2 新天安堂4.4 街区内的市政建筑——邮局本章小结5 各界的商业及居住建筑5.1 西人办公、仓储及住宅建筑5.1.1 初始状态——仓储建筑5.1.2 19世纪——办公一居住混合功能建筑5.1.3 世纪之交——低密度住宅与高密度仓储建筑5.2 华人里弄建筑本章小结中篇小结下篇 摩登时代的“外滩源”建筑(1912-1937年)6 普及宗教文化的建筑6.1 新教社会活动组织及建筑……结语参考文献图版来源附录 街区建筑情况统计

章节摘录

  近年来,“外滩源”这一产生于现代的称谓越来越得到上海市民的广泛认同,成为该历史地段约定俗成的专有名称。具体而言,该地段主要是指四川路以东、外滩北端的原英领馆所在街区,由南苏州路(北)、中山东一路(东)、北京路(南)以及四川中路(西)围合而成(包括中山东一路与四川路之间,苏州河畔的涨滩)。这是本论文研究对象的地理范围,下文中简称为“外滩源”街区。  该街区是外滩空间的起始段;原为清军炮台所在地,被称为“吴淞所要害”③;上海开埠后,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被选为英领馆的驻地,并从此开始发展。1849年以后近百年的时间,在外滩主要部分逐渐发展成为上海顶级金融商贸中心的同时,这里则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开埠后,街区内先后建起第一座正规的欧式风格建筑、英租界第一座正规的西式剧院、最好的东方学图书馆和博物馆、在英侨中存在广泛影响的教堂、公共租界规模最大的两座邮局……形成了西方文化的初播区;进入20世纪摩登时代,这里又被诸多新教组织选择为发展基地,在此曾策划出各种推动中国社会西化的社会活动,成为上海新都市文化的策源地之一……不同时期,“外滩源”街区充当着西学东渐的窗口、中西文明的初融地,也成为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源头之一。同时,街区面向黄浦江形成了退隐的外滩界面,其简素的都市摩登形象,也表现出它与外滩其他部分炫耀财富完全不同的文化气质。从某种角度上,既可以说这里是被现代人忽略的外滩的文化一角,也可以说这里是文化外滩的源头,演绎着“文化外滩”的历史。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外滩源“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