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维生素c发现之旅

张科生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2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科生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维生素C发现之旅:揭秘我们为什么生病》内容丰富,以欧文•斯通的理论为基础,以维生素C的数个重大发现(包括作者的发现)为线索,结合达尔文医学的新理论,展示作者张科生对我们为什么生病的新见解,提出维生素C的新概念。

作者简介

张科生,男,1942年11月18日生,北京人,籍贯台湾台北。196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学院;1970~1986年在多个科研单位及科研管理机构从事科技管理和科技信息研究工作,曾任江苏省科技情报所调研室主任,职称:助研;1979年在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科技名词简介》;从1994年开始研究莱纳斯•鲍林、营养和维生素C;2000年在南京出版社出版《鲍林与维他命旋风》;2004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维C,今天你吃了吗?》;2006年7、8月,论文《人类抗坏血酸遗传缺陷学说暨人类第一病因学说》载于《医学与哲学》杂志。该论文于2009年获评为我国医学人文学优秀论文,并于11月获邀参加北京“医学发展高峰论坛”,领取奖状和奖杯;2007年加入“南京自然医学会”;2009年至今,受聘南京医科大学老年大学任讲师。

书籍目录

第一章维生素C的六大发现 第一节坏血病引发的思考 第二节丰克创立维他命理论——有关维生素C的第一个发现 第三节圣捷尔吉发现维生素C——有关维生素C的第二个发现 第四节欧文•斯通的伟大贡献——有关维生素C的第三个发现 第五节卡思卡特医生的重要发现——有关维生素C的第四个发现 第六节鲍林与拉舍破解人类冠心病之谜——关于维生素C的第五个发现 第七节瑞欧丹的重大发现:维生素C杀死癌细胞——有关维生素C的第六个发现 第二章笔者的发现:对第一遗传缺陷的“补救措施” “亡羊补牢”——人类的另一种进化 第一节补救措施一:限铁机制的加强(之一)——破解女性月经之谜 第二节限铁机制的加强之二——破解肿瘤之谜 第三节补救措施二:妊娠反应(抗畸变机制) 第四节补救措施三:新生儿黄疽(抗自由基机制) 第五节补救措施四:尿酸水平提升(抗自由基机制) 第六节补救措施五:血管内的补丁(损伤修复机制?) 第三章维生素C的新概念 第一节维生素C的功能一物多用——进化的低成本原理 第二节澄清所谓副作用 第四章人类抗坏血酸遗传缺陷的其他佐证 第一节悲剧的背后 第二节探索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疾病的先驱——克兰纳医生的故事 第三节用大剂量维生素C降伏克山病——王世臣医生的创举 第四节一个新西兰人起死回生的故事 第五节诺曼•卡森斯的故事 第六节一个哮喘病人康复的奇迹——如何看待变态反应(过敏) 第七节“解毒功臣”维生素C——揭穿以讹传讹的虚假报道:维生素C十海鲜一砒霜 第八节破解白癜风之谜驳本末倒置的荒诞传言——白癜风不能吃维生素C 第九节维生素C与神经系统 第十节明星之死与白血病(维生素C与白血病) 第十一节大鼠、豚鼠与药物安全性实验——抗坏血酸遗传缺陷学说对实验动物学的指导意义 第十二节哈曼的故事维生素C——抗衰老的先锋 第五章鲍林与维生素C 第一节鲍林与维生素C的缘分 第二节用维生素C战胜感冒 结语对人类为什么容易生病的思考——我的疾病观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笔者以为,当初肝脏制造黏性的脂蛋白(a)可能是一种偶然,或许是因为人类先天缺乏维生素C这样的抗氧化剂,肝脏制造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发生了氧化,成为脂蛋白(a)。而脂蛋白(a)具有黏性,偶然黏到冠状动脉的损伤处。从达尔文医学的观点看,偶然性在进化过程中,经常扮演重要角色。 在更早的时候,在几千万年前,在人类的不会制造维生素C的祖先出现的时候,肯定有相当长的时期,周围环境充满了富含维生素C的植物,我们的远古祖先肯定也特别喜欢吃富含维生素C的植物,尤其是水果。虽然丧失了制造维生素C的功能,但是,由于维生素C来源丰富,因此丧失制造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代价没有体现出来。 随着时问的推移,特别是150万年前开始的冰川时代,人类能够获得的维生素C越来越少,这个代价逐渐体现出来。不过,冰川时代的严寒并未殃及赤道非洲,至少没有消灭人类的祖先,否则没有今天的我们。尽管“我们石器时代的祖先无疑经常面临食物短缺,但他们一旦得到足够的热量,大概同时就得到足够的维生素和其他微量营养素。特定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只是最近一万年左右的事情。”所以,严重缺乏维生素C影响到心血管的修复,可能也是最近一万年左右的事情。在此之前,应该有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因为丧失了制造维生素C的功能,对组织修复而言,维生素C已经不足,心血管已经受损。不过,即使是一万年以来的维生素C不足,似乎也并未影响我们这个物种的繁衍。就现有统计而言,冠心病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年轻时有冠心病的前期病变,即冠状动脉损伤,并不影响生儿育女,即基本不影响繁衍。按照进化论,只要个体之问有遗传改变并影响他们的生存和生殖,自然选择就会出现。所以,脂蛋白(a)的出现,似乎并非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是一个偶然事件。如果是进化选择形成的修复,就不应该有过度修复,形成令血管堵塞的斑块。 不过,按照达尔文医学,某些偶然性特征有意外的利益。笔者以为,脂蛋白(a)就是这种有意外利益的偶然性特征。 无论如何,鲍林与拉舍的研究证明了冠心病的最危险因素是维生素C遗传缺乏。而且,他们的观点符合辩证法。他们认为:脂蛋白(a)乃至斑块并非完全是“坏人”。如果血管壁有斑块沉积,这说明你欠生命一种重要的材料——维生素C,结果使你的动脉壁受损,于是出现脂蛋白(a)和斑块来修补你的血管壁。所以,斑块其实是人体自身寻找出来的一种修复材料,好比衣服上的补丁、抹墙的泥灰,用于堵住受损的血管壁。如果没有斑块,我们脆弱的血管将破裂和渗漏,我们将因出血而慢慢死亡。所以拉舍和鲍林说,斑块其实是一种替代的治疗因子,是一个疗伤的过程。


编辑推荐

《维生素C发现之旅:揭秘我们为什么生病》也可能成为对医学的挑战,但作者的愿望并不是挑战医学,而是“帮助物种”——人类获得健康,包括我们的近亲灵长类动物,包括你我,包括医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维生素c发现之旅 PDF格式下载



读此书才知道:维C缺乏是百病之源,诸如最棘手的冠心病、癌症。读此书防治一次感冒即“物超所值”,何况获得终身健康,提前防病?广大医生如接受践行,将有多少患者受益。推广维C人类健康状况日益恶化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改观!赶快阅读吧!谁错过,谁将留下终身遗憾!向身边多病亲友推荐这一高效省钱的疗法吧!感恩作者!


不可多得的好书,在我一千本藏书中,这可以算是精品之一。在看这本书前,我早就用过书中所说的方法,现在还在用,并且推荐给更多的人用,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有效,看了这书,我才明白了根由。


本来我一直以为维c是人工合成的 居然有的动物可以自己合成 实在是孤陋寡闻啊 这本书让我挺长见识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