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际经济学

郑甘澍,刘莉 编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郑甘澍,刘莉 编著  

页数:

291  

Tag标签:

无  

前言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家(地区)间货物、服务、资本、劳动的国际流动及货币的国际支付等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一门学科。国际经济学理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亚当·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说中的国际贸易理论。其研究对象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充实、扩大。国际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从原来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越来越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2001年11月正式加入WTO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加紧密。2007年始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给国际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世界经济形势遭到重创,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经过这场危机,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加大。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编写的,它主要供高等院校经济贸易类、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学习之用,也可供经济贸易部门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学习和参考之用。  全书共分13章,第一章 到第八章 为国际贸易篇,主要介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贸易基础、贸易条件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国际要素流动(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和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第九章 到第十三章 为国际金融篇,主要介绍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政策的国际协调以及国际货币体制等。  本书力求通俗易懂,没有复杂的数学模型。本书大多章节还附有一至两个专栏,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该章的相关理论或知识背景。同时在某些章节还备有附录,有的是对相关理论的历史演绎等的介绍,有的则是作者对有关经济问题、政策的思考。本书还备有配套习题集以供读者练习之用。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曾参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尽管书后附有参考文献,但由于篇幅的原因未能详尽一一列举,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对于本书的付梓面世,首先要感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相关领导和编辑;其次,对李诚先生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有限,本书的缺陷和疏漏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以西方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在系统把握国际经济学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介绍了主流贸易理论和相对成熟的国际货币理论,并且通过大量的补充阅读材料对相关理论模型进行深入浅出的说明和介绍。内容涵盖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等主要内容,体例科学、案例新颖、难易适中。此外,本书对国际经济中的新现象、新事物、新的研究成果也给予了关注。 本书随书附赠的习题集能很好地帮助读者进一步把握每章的重点、难点,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除了适于各类高等院校经济类、国际贸易、世界经济等专业的本专科学生使用,本书也可供相关人士自学之用。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古典学派 第一节 古典学派之前的贸易思想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第四节 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专题1-1 重商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影响 专题1-2 比较优势陷阱及竞争优势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及术语 思考讨论题 附录1-1 自由贸易思想的兴起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基础与得益 第一节 机会成本一定时的贸易基础与贸易得益 第二节 机会成本递增时的贸易基础与贸易利益 第三节 提供曲线、贸易条件与一国贸易得益 专题2-1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问题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及术语 思考讨论题第三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学派 第一节 要素禀赋与H-O模型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 第三节 H-O模型的检验与扩展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及术语 思考讨论题第四章 产业内贸易及产品内贸易理论 第一节 H-O理论假设前提的放松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 第三节 垂直化生产与产品内分工 专题4-1 零部件分散化生产和产品内贸易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及术语 思考讨论题第五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平衡型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 偏向出口的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偏向进口的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四节 需求偏好的变化与国际贸易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及术语 思考讨论题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关税壁垒 第二节 非关税壁垒及新贸易保护主义 第三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及术语 思考讨论题 附录6-1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附录6-2 生产补贴与贸易自由化第七章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与跨国公司 第一节 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的趋势及成因 第二节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跨国公司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及术语 思考讨论题第八章 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 第一节 贸易政策国际协调的机制及演进 第二节 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从GATT到WT0 第三节 区域贸易体制的发展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及术语 思考讨论题第九章 国际金融与外汇汇率 第一节 国际金融的结构 第二节 外汇、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第三节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专题9-1 汇率与GDP的关系——以日本为例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及术语 思考讨论题第十章 国际经济交易与国际收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分析 第四节 国际收支与经济发展 专题10-1 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 专题10-2 国际收支状况与国民经济的外部均衡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及术语 思考讨论题 附录10-1 浮动汇率下综合账户的差额与外汇汇率变化的关系 附录10-2 经常账户差额与宏观经济 附录10-3 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国际投资头寸表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 第二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LM-BP模型 第三节 固定与浮动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专题11-1 “三元悖论”和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及术语 思考讨论题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调节与政策的国际协调 第一节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第二节 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与政策 第三节 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 专题12-1 蒙代尔的“有效搭配法则”为何在中国不适用?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及术语 思考讨论题 附录12-1 国际间政策协调的成本与利益第十三章 国际货币与国际货币体制 第一节 国际货币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制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制的历史演变 第四节 国际货币体制的改革 专题13-1 信用扩张、次贷危机与美元霸权的结束? 本章小结 主要概念及术语 思考讨论题 附录13-1 特别提款权 附录13-2 欧洲货币一体化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基于他对利益和谐和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的经济治理的观点,他倡导对国际贸易应该自由放任,反对少数特权阶级对贸易的垄断和政府对贸易的干预。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一个人所需要的东西,不要样样都自己生产,而应该利用其特长,集中力量生产最擅长的东西,然后通过交换取得自己所需的东西。这样做花费最少,最为有利。个人是如此,家庭也是一样。应按照分工的原则,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他说。任何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他家是裁缝,就不想自己去做鞋子,而向鞋匠去购买;而鞋匠也不想自己去做衣服,他会雇裁缝制作衣服。这是因为他们都知道,每个人应当把各人全部精力集中于比别人处于优势地位的职业上,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别人的产品,会比自己生产一切物品得到更多的利益。  个人是如此,家庭是如此,那么国家呢?亚当·斯密认为: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也不太可能是荒唐的。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产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同他们交换。也就是说,各国像个人和家庭一样,应该专门生产他们具有优势的产品,尔后去交换其他国家具有优势的产品。亚当·斯密认为,优势有两种:一是自然优势,二是后天优势。各国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天然禀赋而形成的自然优势(如气候、土壤、矿产和其他相对固定状态的优势),一国在生产特定产品时所具有的自然优势有时是非常巨大的,以至其他国家无法同它竞争。除这一自然优势外,还有后天优势(即通过自身努力而掌握的特殊技艺)。一国的自然优势和后天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所谓的绝对优势是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时,与他国相比所具有的自然优势和后天优势。因为这些优势可使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在对外贸易方面就可以比其他国家处于优势地位。  所以,亚当·斯密认为:为了更多地增加国民财富,各国应当按照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和出口本国占有绝对优势、生产效率高的产品,进口那些本国处于劣势、生产效率低的产品,这样对双方都有利。这就是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也被称为“地域分工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