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跨国并购和跨国战略联盟研究

林珏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林珏  

页数:

287  

内容概要

  《跨国并购和跨国战略联盟研究》是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项目(第三期)《入世过渡期后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与产业安全研究》的子项目《全球跨国并购与跨国战略联盟》的最终研究成果。该研究开始于2008年,到2010年12月完稿,整整三年。由于以往没有关注过跨国并购和跨国战略联盟问题,因此此次接手该项目,感到很是吃力。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撰写从界定基本概念开始,然后是两种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特点,已有文献的追溯和综述,一个个具体案例的分析考察,再到两种方式的对比分析,以及政策建议,写到最后真有江郎才尽之感。  《跨国并购和跨国战略联盟研究》由我和我的研究生们合作完成。最初全书共分16章,本人执笔六章,茆建执笔三章,杨荣海执笔两章;张志栋、韦有周、王瑞红、韩军、张玲玲各执笔一章。但统稿时发现内容重叠现象非常严重,并且写作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只留下两个月的统稿畸间,本人不得不重新拟订大纲,调整结构,在原稿的基础上修改、补充,甚至重写。对所有的注释进行核对、补充与更正。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跨国并购理论与发展概况
 第一节 跨国并购基本概念
 第二节 跨国并购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节 跨国并购概况及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跨国并购动机与效应分析
 第一节 跨国并购动机分析
 第二节 跨国并购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跨国战略联盟理论与发展概况
 第一节 跨国战略联盟基本概念
 第二节 跨国战略联盟的理论综述
 第三节 全球跨国战略联盟基本概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国战略联盟动机与效应分析
 第一节 跨国战略联盟的动机分析
 第二节 跨国战略联盟的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跨国进入方式的决策与跨国后的整合
 第一节 跨国进入方式的决策
 第二节 跨国进入后的整合方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跨国并购与跨国联盟的效益比较——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分析
 第一节 并购与联盟效益比较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并购与联盟案例的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途径
 第一节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概况与特点
 第二节 典型案例分析
 第三节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途径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外资在华并购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在华外资企业跨国进入活动概况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外资跨国进入对中国经济安全和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第三节 应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中负面影响的政策措施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在分析跨国并购和跨国战略联盟效益时需要对并购企业或联盟企业的绩效进行分析,这方面的方法很多,比如事件研究法、财务绩效法、个例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资产剥离收购比率法、资本成本回收率法等。其中事件研究方法和财务绩效方法是目前学术界最为流行的两种绩效分析方法。这两种方法的着力点、侧重面不同,采用哪一种方法要看具体的情况。中国学者倾向于用财务数据来衡量公司绩效。因为超额收益率法所依赖的市场模型是以股价波动来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变化的,它的前提是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是股价的信息足以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富变化。虽然中国学者的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了中国股票市场达到了弱式有效,但是,股票价格信息的完整性、分布均匀性和时效性与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还存在一定差距。此外,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点,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存在相当比例的非流通股,而非流通股股东并不能直接从股价的涨跌中获利或受损。因此,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就难以衡量非流通股股东的收益变化,从而也无法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而且,单纯的股票价格效应分析难以识别股票价格的变化究竟是起因于样本公司预期真实经济收益的变化,还是起因于市场效率因素(非对称信息招致的市场效率下降)产生的错误定价,单纯的股票价格效应研究也难以对公司重组和并购引致业绩变化的原因提供解释。  鉴于以上原因,中国学者多倾向于进行财务数据的比较分析。尽管会计利润容易受到操纵,但是,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盈余数字仍然含有很强的信息量,并且任何会计数据的操纵大部分只是暂时的,企业经营业绩随着观察时间段的延长,最终都会反映到会计报表中去。  同时,出于这样的考虑,《跨国并购和跨国战略联盟研究》在对中国跨国并购、跨国战略联盟以及外资企业在华并购的绩效分析上,主要采用财务指标来评价变化。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跨国并购和跨国战略联盟研究 PDF格式下载



就这样,比较一般,没获得什么启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