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运动员技能力与竞技行为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

熊焰 熊焰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1-01出版)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熊焰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1-01出版)  

作者:

熊焰  

页数:

167  

内容概要

  竞技体育从业人员所有活动的价值与功能都是通过运动竞赛而予以实现的。运动员如何在各类竞赛,特别是重大赛事中发挥在运动训练中业已获得的竞技能力,创造理想的运动成绩是竞技体育理论中的核心命题之一。在当代竞赛活动中,人们经常看到,运动员的参赛定位与参赛目标,参赛过程与参赛行为都会因为赛事的复杂性而愈加缤纷多彩。竞技体育的开放性与竞争性使得竞技体育从业人员着力于更加全面、科学的赛前准备和灵活、缜密的赛中调控来应对复杂的竞赛环境。研究运动员参赛准备、调控、总结的行为理论——竞技参赛学正是在实践支撑和理论研究需要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是竞技训练和竞技参赛中内隐和外显的一对范畴。内隐的竞技能力是外显的竞技行为的物质基础,外显的竞技行为是内隐的竞技能力在比赛环境中的表现。因此,对于竞技行为的研究应该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围绕着运动员内隐的竞技能力在外显的竞技行为中的表现及其变化,熊焰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作者聚合了竞技赛事活动中发生的诸如“克拉克”、“黑马”、“翻盘”、“崩盘”等一系列现象,提出了运动员竞技能力在竞赛过程中的“参赛变异”这一论题,并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训练学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梳理和分析。通过对大量赛事的概括、归纳以及对一系列个案的解析,对参赛变异的定义、分类、过程、成因以及对策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获得了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竞技参赛学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完善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作者简介

熊焰,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湖北荆州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生导9币。曾任长江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199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4年晋升教授。1997年获湖北省首批跨世纪青年学术骨干称号。是湖北省高校科学研究优势特色领域“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主要成员,校、省级田径优质课程主要成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委员。在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以及相关体育学院学报上发表独撰或第一作者的专题学术论文38篇。参与教育部统编教材主编1部,副主编2部。主编、参编其它教材8部;业已完成本人主持的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技攻关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课题子课题、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课题。完成湖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课题、教育厅社科课题。参与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个,参与省部级或省厅课题6项;目前正在主编规划教材《竞技参赛学》。主持2009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合作主持国家体育总局2009奥运攻关课题1项和总局科研所所管课题1项,主持2009苏州市体育局局管课题l项,主持2009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1项。主要研究方向:运动员竞技参赛理论、竞技体育文化。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及思路第二章 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概论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二节 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的分类第三节 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的评价本章小结第三章 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竞技能力基本理论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理论第三节 运动训练学理论本章小结第四章 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成因第一节 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的社会学分析第二节 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的教育心理学分析第三节 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的训练学分析第四节 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成因分层本章小结第五章 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的训练学特征第一节 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的一般特征第二节 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的项群特征本章小结第六章 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的对策第一节 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应对原则第二节 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应对要求第三节 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应对方法本章小结结论后续研究设想后记参考文献附件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二、研究目的与意义(一)研究目的运动训练过程中训练主体活动的环境或背景是相对闭合的,而运动竞赛中主体的环境或背景是相对开放的,所以运动员竞技能力参赛表现与训练表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尽管训练中也存在类似差异,但那是运动训练效应的积累,是竞技能力获得渐变的、量变的过程。运动竞赛也是一个训练过程,反复多次的参赛不仅可以检验,而且更能够强化已经获得的竞技能力。由于检验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或得到社会认可的最佳方式是运动竞赛,而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在时空条件上所具有的差异,即由闭合式向开放式情景的转化使运动员竞技能力表现方式和表现结果和过程发生变化。这种结果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通过对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的研究希冀达到以下目标。首先是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参赛变异基本理论体系;其次是解析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的成因和初步建立参赛变异的标准,剖析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的特征;再次是通过研究,将其成果运用到运动训练之中,为运动竞赛服务;最后是通过本研究为竞技能力及其结构理论的研究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理论的研究方面做一些尝试;(二)研究意义传统的竞赛理论较多地涉及到运动竞赛客体——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方法的研究,对运动员竞赛过程中的微观研究即运动员参赛行为和参赛过程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四点:1.通过对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运动训练主体由运动训练向运动竞赛转移过程中竞技能力系统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诱因和特征。直面参赛变异,对强化运动训练的所有活动“一切为了比赛”的理念,提高运动员参赛认知水平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2.本研究以竞技能力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为主旨,既关注运动竞赛成绩的研究,同时也关注运动员竞赛行为及竞技能力发挥过程的研究。以实现为运动竞赛实践服务的宗旨,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编辑推荐

《运动员竞技技能力与竞技行为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现代体育研究系列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运动员技能力与竞技行为的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