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民族民间维吾尔族舞蹈

冯爱云 编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作者:

冯爱云 编  

页数:

19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民族民间维吾尔族舞蹈》第一个特点是采用综合概括的方法,图文并茂,内容由浅入深。以循序渐进的基础训练为主,具体体现为基本动律、头、眼、手、基本步伐等方面的单一训练。
  本教材的第二个特点是突出了舞蹈综合组合的训练。在《中国民族民间维吾尔族舞蹈》第七章中安排了中国民族民间维吾尔族舞蹈综合组合的训练,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习者个人的创造力,使其能够自己组织编排出富有维吾尔族舞蹈特色的舞蹈,这也是本教材的特点之一。
  本教材的第三个特点是将中国民族民间维吾尔舞蹈与大众健身舞距相结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学别人跳,变为自己创编舞蹈,带领大家一起跳,让更多的人从舞蹈中获得健康和乐趣。

作者简介

  冯爱云,副教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首都体育学院技术学部体育艺术教研室体育表演专业舞蹈方向教师。多年从事舞蹈教学理论与舞蹈训练学等方面的研究,曾在国内核心期刊及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1部、主编1部和参与编写教材2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6项,多年来创编的舞蹈及歌伴舞作品在省市电视台播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维吾尔族舞蹈概述
第一节 文化背景
第二节 艺术特征
第三节 基本手型、基本手位、基本脚位
第二章 维吾尔族舞蹈舞姿与动律的训练
第一节 手位、脚位与舞姿
第二节 摇身点颤动律的训练
第三节 舞姿与动律的综合训练
第三章 维吾尔族舞蹈头、眼、腕的训练
第一节 眼睛训练
第二节 头与腕的训练
第三节 手腕与头、眼的综合训练
第四章 维吾尔族舞蹈进退步与手臂动作的训练
第一节 进退步及手臂动作的训练
第二节 进退步与手臂动作的综合训练
第五章 维吾尔族舞蹈步伐训练
第一节 垫步的训练
第二节 三步一抬的训练
第三节 契克提麦的训练
第四节 滑冲步的训练
第六章 维吾尔族舞蹈技巧训练
第一节 单一技巧训练
第二节 综合技巧训练
第七章 维吾尔族舞蹈综合组合
第一节 初级组合
第二节 中级组合
第三节 高级组合
第四节 拓展组合
第八章 维吾尔族健身舞蹈
第一节 初级组合
第二节 中级组合
第三节 高级组合
第四节 拓展组合
第九章 维吾尔族舞蹈教学法
第一节 维吾尔族舞蹈教学的第一阶段——开法儿阶段
第二节 维吾尔族舞蹈教学的第二阶段——训练巩固阶段
第三节 维吾尔族舞蹈教学的第三阶段——能力提高阶段
第十章 维吾尔族舞蹈编创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组合编排的点、线、面
第三节 组合的编排方法及范例分析
第四节 竞赛类组合创编法及范例分析
第五节 维吾尔族舞蹈编创的特殊要求
第十一章 维吾尔族舞蹈赏析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维吾尔族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原先居住在中国北方草原,后迁徙到西域,并逐渐由草原游牧生活发展为定居的农业生活。20世纪50年代初,在政府的大力提倡和认真对待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抢救遗产”的工作,体现到舞蹈领域,一方面是有效地考察、搜集、整理散见于民间的各民族舞蹈,通过加工和再创作,将其精华展现于舞台;另一方面则是对戏曲舞蹈进行继承、发展,使其脱胎为独立的舞蹈艺术。因此,想要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一项民族舞蹈,其前提是要先了解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特征、人文环境等。自古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的维吾尔族拥有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维吾尔族舞蹈在继承古代鄂尔浑河流域和天山回鹘族的乐舞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古西域乐舞的精华,经长期发展和演变,形成具有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舞蹈艺术,广泛流传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深受当地广大群众喜欢。所以,了解维吾尔族舞蹈的文化背景、艺术特征、手位、脚位和体态以及主要舞姿与基本律动等,能够为学习和传承维吾尔族舞蹈奠定宽厚的文化与专业基础。维吾尔族古称回纥、回鹘、畏兀儿等,较早实行农耕经济,维吾尔族曾信奉萨满教、摩尼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维吾尔族不同发展时期的经济文化生活与宗教信仰,在他们的舞蹈中都有所表现。据《魏书·高车传》记载:“合聚祭天,众至数万……游绕歌吟忻忻。”反映了其先民在漠北游牧时期盛大的萨满祭天仪式中的舞蹈活动。新疆地区自古就是中、西交通要道,也是古西域乐舞盛行的地方,以中原文化及印度、伊朗文化为主的中西方文化,对新疆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而西域乐舞对中原及其他地区乐舞,也有深远的影响。汉、唐著名的于阗乐、疏勒乐、龟兹乐、高昌乐、伊州乐等都出自新疆境内。


编辑推荐

《中国民族民间维吾尔族舞蹈》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民族民间维吾尔族舞蹈 PDF格式下载



还不错~~~,书的印刷内容都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