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立特色兴校之本·探创新发展之路

苏智先,魏成富 编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苏智先,魏成富 编  

页数:

467  

内容概要

  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同时又是事物发展变化所必须遵循的规律。教育思想观念要解决的就是教育领域的“道”层面的观念和意识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可以说,教育思想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工作的灵魂,也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升本以来,绵阳师范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思想更新的先导作用,先后组织了五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前四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全校师生解放了思想,统一了认识,更新了教育观念,逐渐规范了管理、教学和服务工作,基本达到了“内练苦功,外塑形象”的目的,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和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教育部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整个战略目标、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等方面都对2020年前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做了新的、重要的部署。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特别是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绵阳师范学院始终不渝地坚持成为在思想和政治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一致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践行者;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办学方针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始终不渝地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社会作贡献的方向,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意识,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书籍目录

上篇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努力推进学校由师范院校向综合大学转型——在全校第五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会议上的讲话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坚持走特色化办学之路,全面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在全校第五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绵阳师范学院关于开展第五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活动安排下篇第一篇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着力强化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推动地方师范院校科学发展论从“懂教育的人办教育”到“教育家办教育新时期地方高校本科教材建设之思考高校学生工作系统员工绩效多元评估策略的探讨试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关系论学校向综合大学转型中的安全保卫工作旅游高等教育“夹缝”求生新世纪教育思想之理解论高校创新教育地方师范类院校科研改革问题刍议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第二篇 高校德育与党建工作研究《规划纲要》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偏差及其矫正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浅谈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语境下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对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加强师德修炼提高师德水平高校师生关系陷入冷漠化境地的反思自励自尊辉煌人生——高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之我见新时期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第三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基于社会需求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强化学科专业基础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类型与生涯:教师专业发展模型研究构建具有绵阳师范学院特色的教学模式高师历史专业“一元多维”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个案学校教育应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我校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大厅的构建对法学与社会学院人才培养的一点思考坚持内涵变革强化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大学通识教育与理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第四篇 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改革研究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期学科建设的现实路径关于新闻专业建设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浅论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改良与发展改革课程模块推进专业改造——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课程模块设置改革探析论影视技能教育在新闻学科中的运用和深化——以绵阳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为例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亟待改革的问题论人文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浅议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定位与申硕及学科建设通识教育视野下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第五篇 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精品课程三级梯度建设中网络资源的现状分析与优化——基于四川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证研究基础应是一套准备系统——素描课程体系改革的理念及实践高师院校转型过程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建设……第六篇 高校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研究第七篇 高校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第八篇 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第九篇 高校教育质量与管理研究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三、学校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学校发展方式  科学发展任重道远,学习实践永无止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深入推进。要坚持深入学习不放松,正确认识学校事业发展状况,树立科学办学理念,形成科学发展思路;要坚持狠抓落实不放松,认真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后续整改落实工作,不断巩固、扩大和积极转化活动成果,并根据科学发展的要求,对新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要坚持推进创新不放松,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办学的方方面面,保证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和我校“十二五”的新要求,根据四川大发展、大建设的新形势,要适时转变办学方式或发展方式,要从传统的运行模式汲取经验,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改变粗放式办学现状,遵循大学内在规律,实施精细化管理,集约式发展,努力建立新形势下的发展新模式,为实现我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作出有益探索。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和谐、高效运行,适应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  (二)加快办学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新时期办学方式或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进行办学结构的调整,这是我们实现“十二五”乃至长远目标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也是我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谋求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办学结构的调整包括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目标定位、各类规模等结构的调整.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围绕办学结构的调整,切实做好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人员结构的调整工作,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并对各类教育层次的规模比例进行整体规划。人员结构的调整要适应学科专业调整的需要,要依照我们发展的总目标,定出科学的比例和可行的目标。进一步优化学校资源配置,做好现有资源和今后新增资源的配置工作。资源配置要能够支撑结构调整,要适应优化了的办学体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合理布局规划。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立特色兴校之本·探创新发展之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