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安徽六十年

安徽省历史学会 编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安徽省历史学会 编  

页数:

286  

内容概要

  《安徽六十年》一书主要介绍1949年以来新安徽发展历程,由历史学会副会长沈葵同志负责组织。 本书共有八个部分,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安徽60年来在制度变革、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城镇建设、人民生活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历史变化过程。

书籍目录

前言综述 一 恢复发展的八年 二 探索曲折的二十二年 三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 四 当代安徽省情特征第一章 制度变革 一 党政机构的设立及演变 二 工业经济制度、体制变革 三 农村经济制度、体制变革 四 商业制度、体制变革 五 金融制度、体制的变革第二章 经济发展 一 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二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三 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第三章 文教昌盛 一 文化事业繁花似锦 二 教育发展谱写新篇 三 科技发展与时俱进第四章 城镇变迁 一 发展历程 二 城市建设 三 小城镇建设第五章 民生改善 一 城镇居民生活不断提高 二 农民生活步入小康 三 民生建设遍及城乡第六章 社会进步 一 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 二 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展望

章节摘录

  综述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60年来,新中国披荆斩棘,奋斗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占世界22%人口的民族,由贫穷积弱走向基本实现小康;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大国。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都因此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2009年,亦是安徽解放60周年。60年来,安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勤劳和智慧,造就出一个崭新的安徽,前进动力不断加强,发展环境日趋优化,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建设事业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安徽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  一 恢复发展的八年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地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流域,分为淮北、江淮、皖南三大地理区域。全省国土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人口6676万人(2007年年末数),分别占全国的1.5%和5.o%,是中国近海内陆地区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人口密度较高的省份。  1949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安徽全境获得解放。安徽以长江为界,分别设置皖北、皖南两个省级行政区。两区总人口2787万,其中农村人口占90%以上;工农业总产值20.68亿元(按1950年不变价统计),其中工业产值3.4亿元,占16.4%。全省除淮南、芜湖有几家较大的工矿企业外,大多为手工工场,工人2.2万人,固定资产不足1亿元。广大农村更是民生凋敝,满目疮痍,农民生活极为艰难。皖北及淮河流域地区“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恒久未变。沿江及皖南地区,长江大堤千疮百孔,夏汛期间时常溃决,全省社会经济依然处在极端落后的农业社会之中。在政治上,各种敌对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仍然通过各种形式,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生人民政权,其中各类土匪武装尤为猖狂。……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安徽六十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