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科学社会学新探

叶继红,谭文华 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叶继红,谭文华 著  

页数:

25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科学社会学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成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将科学作为社会中的人所从事的一项活动来研究,侧重从科学与社会关系角度考察科学的社会结构与运行特征。本书在默顿范式的分析框架下,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组织结构、规范结构和分层结构,以及科学的交流机制、评价机制、奖励机制和控制机制,同时也对新时空条件下默顿范式某些问题的延伸与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本书可供科学社会领域专业人员学习和参考使用,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科学社会学:对象、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科学是什么谈起 第二节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科学的价值形态与社会形成 第一节 科学的价值形态 第二节 科学价值的社会形成第三章 社会需求与科学技术的演进 第一节 生存技术与古代科学 第二节 近代科学的兴起与体制化 第三节 现代科学的社会基础 第四节 社会需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章 科学家的社会职业与社会地位 第一节 科学家社会职业的出现 第二节 科学家的活动领域 第三节 科学家的社会作用 第四节 科学家的地位与分层第五章 科学共同体的结构与形式 第一节 科学共同体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科学共同体的活动形式、层次结构与规模 第三节 科学共同体的形式第六章 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与变革 第一节 科学的精神气质及其发展 第二节 科学的道德规范 第三节 科学家的道德品质第七章 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第一节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伦理问题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伦理蕴涵和价值负载 第三节 高科技时代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第八章 科学交流与评价 第一节 科学交流系统 第二节 网络条件下科学交流的新发展 第三节 由电子出版引发的问题——以网络论文为例 第四节 网络条件下的科技论文评价与质量控制第九章 科学奖励制度与方式 第一节 科学奖励制度的概念及历史演进 第二节 科学奖励系统及国内外科学奖励制度 第三节 科学奖励方式及建立健全科学奖励制度的意义第十章 科学的社会控制 第一节 科学社会控制的由来和意义 第二节 科学增长与社会控制 第三节 学术失范与社会控制 第四节 马太效应与社会控制第十一章 发展中的知识计量方法 第一节 知识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知识经济测度的指标 第三节 建立知识计量学的思考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科学不仅仅是指科学研究的结果,而且还包括研究的过程。任何一项科学成果,都是科学家们经过艰难的探索、顽强的拼搏、不懈的努力而取得的。从过程看,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活动。科学从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到得出结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经由提出、检验、接受或抛弃假设而作出结论,新的结论又引出新的问题,由此循环往复,步步深入,以致无穷。由于作为科学活动产物的知识体系不能很好体现科学探究的无穷特性,反而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因而有许多学者认为科学探究或研究过程更能体现科学的本质,所以在西方,科学与探究同义,有“科学即探究(science as inquiry)”之说。科学知识的获得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认识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常见的观察和实验等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活动。自然科学中许多规律的发现都是反复观察的结果。伽利略亲手制作了一架望远镜用于观察天象,而天文学的发展本身就是天文学家反复观察的结果。如果说,前科学时期的科学知识除了出自直接观察与实践经验外,与研究者的思辨最为相关,那么,自近代科学产生以来,科学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学家更注重的是实验室的实验,逻辑思维的分析、归纳与演绎,以及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科学实验在探索客观规律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巴斯德说过:“实验室和发明是两个相关的名词。如果没有实验室,自然科学就渐渐枯萎,渐渐消灭,没有发展和指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先驱罗吉尔·培根(1loger Bacon)非常强调实验,他深信“耳听到的不可信,归纳和推想出来的也不可信,自然科学应当予以实验”。在他的感召下,近代科学家十分重视科学实验。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进一步概括了观察、实验、归纳、总结、分析等发现真理和验证真理的新方法。运用观察、实验方法从事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事实材料,还需要通过归纳上升,因而科学研究不再是笼统、模糊、被动地去认识和反映自然事物,而是主动地介入、干预自然现象,并在各种先进的实验工具、仪器设备的辅助下,借助精确的数学去构建精致的理论模型或理论假说。科学活动是科学探究真理、构建理论、发明创造和不断进步的历史进程。

后记

我最早接触到科学社会学是在1995年,那年我考入福州大学攻读科学学与科学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雷德森教授讲授科学社会学,正是雷老师将我领入了科学社会学这一新领域,后来在雷老师的推荐下师从南开大学刘珺珺教授继续研读科学社会学,在那里得到了刘老师的进一步指导。本书的出版也得益于雷老师的大力帮助。还是在2003年,雷老师就计划主编一本科学社会学教材,并亲自拟定了写作大纲,同时召集编写小组在福州进行了研讨。之后,由于雷老师行政事务繁忙,另一位参编成员叶先宝副教授也在忙于教学和攻读博士学位,就把编写工作耽搁了下来。而我在苏州大学一直从事科学社会学的教学,也急需一本合适的教材。于是我把撰写的几章交给雷老师审阅,并表达了想尽快出版教材的想法,雷老师很是支持,很快联系到了福建农林大学谭文华老师来撰写另外几章,并婉言谢绝了我请他做主编的好意,让我领头来撰写和出版。没有雷老师最初的倡议以及随后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本书定是完不成的,本书的框架基本上沿用了雷老师最初的设计。


编辑推荐

《科学社会学新探》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科学社会学新探 PDF格式下载



作为一般的介绍还可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