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对接

辛秋水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辛秋水  

页数:

24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的现代化,最根本的是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不了,谈中国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那么,怎样实现农村现代化呢?全盘西化吗?这且不说在理论上是否行得通,只要走出城市几十里,到农村看一看农民在想什么,要求什么,再看一看他们千百年来留下来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就可以知道化了化不了啦。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乃是其生命精神和灵魂的存在。东风可借,魂岂是可借的?特别是其作为价值体系的存在,更是如此。  走西方都市化的道路吗?西方社会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城堡组成的小公国发展起来,其经济基础是海上贸易。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由广大农村村落组成的宗法社会,它的根基是土地,经济基础是农业。如果走西方都市化的道路,牺牲农业,把农民赶到城市里来,那就等于彻底拔起了农民生存的根基,颠覆了整个中国社会存在的基础。有人主张十亿农民,农村留两亿就够了,剩下的八亿,全部迁移到城市。持这种想法的人,不知看过电视剧《天下粮仓》没有?不要说把八亿农民都迁到城市,就算减半,迁四亿农民进城,结果也不妙,它不仅会极大地打破整个城市社会结构,带来交通、能源、水源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一旦天下有事,如果这四亿农民问题解决不好,会给城市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并动摇整个社会存在的基础。  中国城乡之间的差别,虽表现在经济上,然最根本的差别,还是农村文化落后。虽然原因很多,如生产力低下,经济政策存在某些偏差,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文化教育落后。文化教育进步,自然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经济落后,自然影响文化教育进步。那谁去发展经济呢?谁是经济发展最原始、最根本的生命力呢?毫无疑问是人,是亿万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农民。如果教育落后,文化发展不起来,这个最原始、最基本的生命力量发挥不了作用,再多的经济辅助政策,也很难改变城乡的差别。因此,中国农村的根本出路在文化,在教育,在于文化(包括科学)上的复兴与再造。

内容概要

泱泱华夏,以农生息;春秋代序,农泰国安。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史。书写这部历史的农民一一不管在各个历史阶段人们是用如何不同的称谓去表达从事他们所从事的职业的人们一一生活在一个个农业聚居区。这些聚居区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形态,包含自己的生存理念。在现代社会,我们称其为乡村或者农村。在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社会,乡村建设毫无疑问是国家建设之根本所在。虽然我们使用的乡村建设是一个现代概念,但这一思路是延绵的:从古至今,任何一个聪明的或拙劣的统治者,都懂得农民一一最底层积蓄的力量一一对于国家社稷成败安危之基础性作用。  我们不去过多地着墨于古代社会,仅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风雨激荡就足以说明农民和农村对中国社会发展及变革的根本性作用。基于此共识,在国家处于风雨飘摇的时候,依然有人关注农村,而且掀起了一场伟大的乡村建设运动。它的基本思路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本位,兼取西洋文化之长,调和改造,达致新礼俗。在这里,文化是第一次如此明显地被置于乡村建设的内涵之中,也是第一次有人强调文化形态对于乡村发展和建设的作用力。我们注意到这里的两个概念,“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洋文化”,这是两个按地域划分的文化子系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恰似一条大河,虽有阻塞险滞的时候,但却源远流长。它是在中国的地理区域内,积淀而成的文化整体形态,表现为中国古代社会所形成的一系列的精神状态、社会关系、艺术风貌、语言符号和风俗习惯等的集合。只要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但一般来说,夏、商、周三代被认为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期,同时也是奠基期,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内核就在这时候开始形成,并随着儒脉延伸逐渐深化的。从宏观历史角度考察,我们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古代的中国处于与外邻世界隔离状态的地理单元中,南部、西部有高山、沙漠,东部濒临大海,北部是人迹罕至的荒漠和冻工带。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华文化起源的本土性和独立性,培养了中国崇尚“王道”的民族性格。

作者简介

  辛秋水,1927年生,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淮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安徽省文化扶贫与村民自治研究实验中心主任、安徽省农村社会学研究会名誉会长。1992年、1994年两次获得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有突出贡献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终身成就奖”。2005年被《中国改革》(农村版)推选为全国“情系三农”20人之一。主编《中国农村社会学》《中国村民自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对接——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等著作。发表论文、调查报告200余篇,先后四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书籍目录

序自序第一章 导论:文化传统和新乡村建设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内容体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的思路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核心价值的对接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乡村建设回眸 第一节 近现代中国乡村建设思想和实验  一、孙中山的乡村建设思想  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三、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验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农村运动  一、土地改革  二、农业合作化  三、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第三节 中国农村的世纪大改革  一、家庭承包责任制  二、村民自治第三章 乡村传统文化的现代嬗变第四章 改造中国贫困乡村的新途径——文化扶贫第五章 新乡村建设的制度建构——村民自治第六章 新乡村民主建设的科学设计——组合竞选第七章 新乡村建设实践的成功模式——以文化一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安徽岳西县莲云乡模式结束语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附录四附录五附录六附录七后记

章节摘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德泽深厚,历数千载演进亦能生生不息,激扬创新。然近世以来华夏文明却遭劫难,欧风美雨的交加,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战争”合、力促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遽衰。现代中华文明更多的是一种同步于世界的西洋文明,虽然她也承传中国文化的部分遗产,但似乎传统文化也逐渐走到了现代文明的对立面,成为一体中的另一极。其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本身并不是一对矛盾体,它们不一定是处于角力对抗之中的,相反传统文化对现代文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首先,任何国家的文明发展都是处于既定的有形文化(如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中和无形文化(如信仰、道德、风俗)的影响下,任何个人、民族、国家都逃脱不了“传统的掌心”④。其次,文化的集体强制性和自我抻张功能把传统文化的因子注入到了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去。再次,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力量的显现已经成为国家竞争中的重要一环。所以说处于文化现代化背景下,我们更多的是思考如何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接,以及如何预防文化融合创新后的“基因变质”所带来的“系统不适”。一、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内容体系(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从宏观历史角度考察,我们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古代中国处于与外邻世界隔离状态的地理单元中,南部、西部有高山、沙漠,东部濒临大海,北部是人迹罕至的荒漠和冻土带。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华文化起源的本土性和独立性,同时也给外国侵略设下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当然也培养了中国不侵略不称霸的民族性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对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