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
2012-6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邵雍
315
《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史料确凿,立论有据,观点正确,强调了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的积极推动作用,肯定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与人民群众的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以历史事实说明在近代中国革命不仅必要,而且也是可行的。作者写作之余,还花精力专门收集了一些相关的历史图片,图文互证,增加了全书的可读性与可信度。因此全书图文并茂,内容翔实,理论正确。深信该书的出版必将有助于推动中国近代史尤其是近代社会史的研究。
邵雍,1953年出生于上海,1985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会党史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理事、校历史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校重点学科社会学负责人。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的研究与教学。著作有《中国帮会史》(下编)《中国会道门》《中国秘密社会第六卷民国帮会》《中国近代贩毒史》《中国近代妓女史》《中国近代绿林史》《中国近代社会史》《中国近代会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等。参加编写上海市初中、高中历史教材和《中国近代史教程》《中国现代史新编》《中国史学史》等大学教材,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两百余篇。
序一、革命的倡导与鼓吹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与英国及英国人之关系初探民族民主革命的积极宣传者——林白水陈独秀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以《安徽俗话报》为中心20世纪初年东京与上海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互动——以留学生为中心爱国学生与拒俄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学活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史学思想二、海外的呼应新加坡洪门与辛亥革命旅越华侨三合会孙中山与泰国洪门孙中山与缅甸洪门孙中山与檀香山洪门同盟会时期孙中山与美国致公堂的关系1911年春孙中山加拿大之行述略三、统治集团的应对袁世凯与19、20世纪之交的华北剿匪——以《袁世凯奏议》为中心袁世凯与清末“新政”载泽与清末立宪端方与晚清政局从《那桐日记》看晚清满族权贵那桐的私人生活四、武装力量的分化1906年徐锡麟东北之行初探论苏元春与会党的关系陆荣廷与广西绿林游勇云南讲武堂与重九起义杭州旗营与浙省光复海军部长黄钟瑛布告研究五、各地民变的活跃清末烟苗禁种与反禁种的历史考察常熟千人会的抗租斗争四川保路运动中的妇女抗争哥老会与辛亥革命六、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张云山与陕西光复1911年云南起义述略——以英文资料为中心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帮会孙中山先生的两封重要遗札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海内外友人致孙中山函件研究——以中山市孙中山纪念馆收藏为中心民初南京留守府略论孙中山对今井的谈话关于尹锐志事迹的考订结语参考书目后记
孙中山与缅甸洪门 天地会最早在东南亚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清嘉庆四年(1799年)。有人提到,“曾在下缅甸苒基埠见四邑人所建‘义兴馆’(三合会)里,挂有嘉庆四年匾额”①。20世纪初,我国旅缅侨胞约有12万人,其中有些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洪门成员;他们为了生存之需,在当地建立了不少机构,如设在仰光武帝庙和建德堂的机关,就分别是广东、福建三点会的机关。 1905年春,孙中山派秦力山到仰光开展革命活动,秦力山以亲身的经历向华侨痛陈自立军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指出康有为鼓吹“忠君保皇”的欺骗性和危害性,纠正了自1903年建德堂外总理谢启恩主持《仰江日报》(时已改名《仰光新报》)以来保皇主义的倾向,使该报获得新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08年4月,孙中山派王群去缅甸组建同盟会分会。缅甸分会成立后,创办《光华日报》并开办觉民书报社,大张旗鼓地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三点会首领曹华碧利用觉民书报社提供的讲坛,宣讲“反满复汉”的道理,大力增强华侨的民族意识,三点会首领、建筑商梁卓贵及三点会会员、木材商梁乾保等洪门人士,听讲后明确了洪门的宗旨,纷纷加入了同盟会缅甸分会。 由于洪门人士踊跃投效,同盟会在缅甸发展很快,至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时止,共拥有会员2300多人,并在八莫等25个地区建立了分会。孙中山对缅甸洪门十分关注。1908年11月初,当他闻悉仰光会党私斗颇烈后,即派汪精卫等人由庇能人缅做工作,并进一步发动旅缅广东三点会会众从事革命运动。 1914年7月,即“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在日本创建中华革命党。同年11月,孙中山发出通告,要求各埠洪门改为为中华革命党支部。缅甸华侨积极响应孙中山的号召,迅即成立中华革命党缅甸支部,随后组建了中华革命党缅甸筹饷局,共筹集银饷20万元港币,作为讨袁经费。在此期间,一些洪门人士如梁乾保等人,始终如一地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