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变迁与财务报告的价值相关性
2011-6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韩晓明
276
《会计制度变迁与财务报告的价值相关性(分析框架与经验证据)》(作者韩晓明)试图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对1998—2009年会计改革所带来的会计信息质量和对决策有用性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
韩晓明,女,1971年生,山西太原人。2002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2009年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务会计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会计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政府会计、公司治理及相关宏观经济领域研究,参与或主持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委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十余项重大课题研究,曾在《财政研究》、《财务与会计》、《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近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会计准则实施效果以及政府会计等。
1 绪论
1.1 会计制度变迁与财务报告改进:简要回顾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本书的分析框架
1.4 关于研究方法的说明
2 基本理论与文献回顾
2.1 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基本理论
2.2 价值相关性研究与会计准则制定
2.3 文献回顾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确定
3.2 模型选择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 财务报告的价值相关性:时序特征
4.1 基本模型的回归结果解释及模型选择
4.2 敏感性分析
4.3 考虑市场有效性的模型调整
5 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对财务报告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5.1 财务报告价值相关性的季度回归结果
5.2 影响财务报告价值相关性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5.3 影响财务报告价值相关性的制度因素分析
5.4 对财务报告价值相关性时序性特征的再考察
5.5 结论
6 财务报告的价值相关性:盈余构成分析
6.1 永久性盈余和暂时f生盈余的价值相关性
6.2 应计项目与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
7 财务报告的价值相关性:会计行为的影响
7.1 稳健主义对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7.2 盈余管理对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8 财务报告的价值相关性:重要财务指标的影响
8.1 财务风险对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8.2 公司成长性对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9 财务报告的价值相关性:公司微观因素的影响
9.1 公司规模对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9.2 行业因素对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9.3 公司治理因素对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9.4 影响财务报告价值相关性因素的综合分析
10 财务报告价值相关性再考察:市场反应的证据
10.1 文献回顾
10.2 研究设计
10.3 结果及解释
10.4 敏感性检验
10.5 结论
11结论及建议
11.1 基本结论
11.2 完善财务报告的几点建议
11.3 评价会计改革效果的简要分析框架
附录
附录1 基本模型描述性统计结果
附录2 永久性盈余、暂时性盈余、应计项目、现金流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