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经济法概论

邹杨 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邹杨 编  

页数:

278  

内容概要

《经济法概论》(作者邹杨)是依据我国最新经济立法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针对应用学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教学特点,并兼顾学生参加注册会计师,中、初级会计师·企业法律顾问等职业考试的需要,在充分吸收了最新相关立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共13章,主要包括:经济法基本原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企业破产法、劳动法、合同法、担保法、证券法、票据法、会计法、商标法、专利法等内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要法律制度及运用。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充实,实用性强。

书籍目录

第1章 经济法基本原理
学习目标
1.1 经济法的概念
1.2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1.3 经济法律关系
1.4 经济仲裁
1.5 经济诉讼
1.6 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公司法
学习目标
2.1 公司法概述
2.2 有限责任公司
2.3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
2.4 股份有限公司
2.5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2.6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
2.7 公司债券与公司财务会计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合伙企业法
学习目标
3.1 合伙企业法概述
3.2 普通合伙企业
3.3 有限合伙企业
3.4 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外商投资企业法
学习目标
4.1 外商投资企业法概述
4.2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4.3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4.4 外资企业法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企业破产法
学习目标
5.1 企业破产法概述
5.2 破产申请的提出和受理
5.3 管理人
5.4 债权人会议
5.5 重整
5.6 和解
5.7 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5.8 破产宣告与清算
5.9 破产法律责任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劳动法
学习目标
6.1 劳动法概述
6.2 劳动合同法
6.3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4 工资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合同法
学习目标
7.1 合同法概述
7.2 合同的订立
7.3 合同的条款
7.4 缔约过失责任
7.5 合同的效力
7.6 合同的履行
7.7 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
7.8违约责任
复习思考题
第8章 担保法
学习目标
8.1 担保法概述
8.2 保证
8.3 抵押
8.4 质押
8.5 留置
8.6 定金
复习思考题
第9章 证券法
学习目标
9.1 证券法概述
9.2 证券的发行
9.3 证券的交易
9.4 上市公司收购
9.5 违反证券法的法律责任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 票据法
学习目标
10.1 票据法律制度概述
10.2 汇票
10.3 本票
10.4 支票
10.5 违反票据法的法律责任
复习思考题
第11章 会计法
学习目标
11.1 会计法概述
11.2 会计核算
11.3 会计监督
11.4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11.5 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复习思考题
第12章 商标法
学习目标
12.1 商标法概述
12.2 商标注册
12.3 商标管理
12.4 注册商标所有人的权利和义务
12.5 商标注册专用权的法律保护
复习思考题
第13章 专利法
学习目标
13.1 专利法概述
13.2 专利法的保护对象
13.3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13.4 专利申请与专利审批
13.5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13.6 专利权的法律保护
复习思考题
经济法相关的法律法规
《经济法概论》学习相关网络资源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个经济法律关系必须首先有相应的参加者即主体参加;主体再根据相应经济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确定彼此应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即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主体再通过设定的特定权利义务来进行相应的行为,获得相应的财物,这便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这里的主体、内容、客体就是构成经济法律关系的三个最基本、最必需的要素,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具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只有具有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当事人,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未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不能享有经济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当然,他们也不受相应法律的保护。  (2)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①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是指在国民经济管理过程中,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负有经济管理职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在经济法主体中处于主导地位,是经济法的重要主体。  具有经济管理职能的国家管理机关,具体来讲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宏观调控机关。主要是指依据宪法和行政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设立并依法承担组织、管理和协调经济职能的组织或者机构。其主要为国务院及其承担经济管理职能的部、委、局和地方政府及其相应机构等,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机构,这些宏观调控机关能够保证国家宏观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第二种是企业上级主管机关。它们对企业负有服务、监督的职能。如制定、调整产业政策,指导企业的发展规划;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咨询信息;协调企业与其他单位之间的关系等,同时,对所分管的企业还要依法实行监督、考核。  第三种是企业上级主管机关以外的监督机关。如审计、税务、物价、工商行政管理、环保、产品质量监督等国家机关,这些机关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依法行使监督和管理的职能。  ②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够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由法人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法人必须依法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这里的权利能力是指法人能够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这里的行为能力,是指法人在经济活动中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经济法概论 PDF格式下载



虽然还没有看,但感觉不错!


老板的公司需要,买来看看,内容还不错。


书打湿了,两本怎么还不一样的颜色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