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农村居民休闲行为研究

金海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作者:

金海水  

页数:

258  

字数:

292000  

内容概要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范围。第二章,文献综述,评述相关文献。第三章,研究框架、概念与操作化,提出概念模型与假设,并介绍本项研究的调研设计、数据收集概况。第四章,探索性研究的数据分析,介绍探索性研究数据分析结果。第五章,东北地区农村居民的休闲生活,介绍当代农村居民休闲生活行为及其差异的正式研究数据分析结果。第六章,正式研究的数据分析,介绍当代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与休闲生活行为间关系的正式研究数据分析结果。第七章,讨论和建议,对本研究结果进行讨论,简述本项研究的结论与局限性;并对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居民休闲生活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作者简介

  金海水,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先后获工学学士、企业管理硕士、管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7月起任教于北京物资学院。2010年9月-2011年8月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任访问学者。讲授《生产与运作管理》和《旅游管理》等课程。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5项;已发表著作5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界定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休闲态度
 第二节 休闲参与
 第三节 休闲涉入
 第四节 休闲阻碍
 第五节 休闲满意度
 第六节 主观幸福感
 第七节 休闲行为与休闲满意度
 第八节 休闲满意度与幸福感
第三章 研究框架、概念与操作化
 第一节 概念模型与假设
 第二节 变量操作化与研究设计
 第三节 计量尺度
第四章 探索性研究的数据分析
 第一节 数据质量分析
 第二节 概念模型分析
 第三节 探索性研究结果
第五章 东北地区农村居民的休闲生活
 第一节 农村居民的背景资料
 第二节 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休闲生活的现状
 第三节 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休闲生活的差异分析
第六章 正式研究的数据分析
 第一节 数据质量分析
 第二节 概念模型分析
第七章 讨论和建议
 第一节 农村居民休闲行为研究的基本推论
 第二节 概念模型的普遍适用性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与构建文明的农村居民休闲行为方式思考
 第四节 研究的不足
附录 农村居民休闲生活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三、休闲涉人与休闲满意度  休闲活动的持续涉人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持续涉入某一休闲活动将能提高伴随而来的体验(Havitz & Mannell,2005)。休闲体验的研究多为测量人们在休闲活动中所体验到的质量与体验对生理、心理与社会所带来的影响(Mannell & Stynes,1999)。陈中云(2001)指出越常参与体能性休闲活动对休闲效益越有正面帮助;苏美玲(1998)提到活动频率越高的使用者越能在活动中获得益处;罗明葵(2001)也提到参与时间越长休闲效益越深。由此可知参与者在休闲活动中的参与频率、时间长短皆会影响休闲效益的程度。  休闲参与者对于所参与活动的效益评价越高,其参与态度将越明显,参与活动的行为表现也将更积极(Ajzen,1991)。徐嘉君(1999)指出登山者持续的登山行为及意愿,乃是因其经常从事此活动并且能感受到此活动所带来的效益;刘纪瑄(2002)认为经由休闲活动所获得之效益有利于休闲参与持续进行。众多研究显示持续参与某一特定休闲活动的人在心理、生理与社交方面所获得的休闲效益与休闲满意度,皆比未持续参与的人要高(Russel,1987;Bouchard,Shephard&Stephens,1994;ClappIII&Little,1995;Taylor,Doust&Webborn,1998;Courneya&Hellsten,1998;Gordon,Heath.Holmes&Christy,2000)。林宜蔓(2003)证实持续参与游泳者在休闲效益的三个构面上以心理效益最为显著。可见,持续涉入与休闲效益在观念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涉人程度的深浅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效益,效益亦会影响再度涉人关系,但以上研究并非将持续涉入与休闲效益视为单独的测量变量,且大多仅由行为层面去测量涉入(持续时间、频率、参与强度、拥有设备、从事年资等),并非心理层面测量,Brown、Frankel和Fennell(1991)与Ragheb和Tate(1993)也指出对于休闲活动参与频率的调查不足以决定休闲的价值,因此本研究期以由心理涉人衡量构面来厘清两者间的关系。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农村居民休闲行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社会现状目前无法改变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