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费尔巴哈论基督教

董兴杰,才华 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河北大学出版社  

作者:

董兴杰,才华 著  

页数:

185  

字数:

18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基督教的本质》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部经典名著。费尔巴哈在这部著作中批判了宗教神学将宗教、上帝与人的本质对立起来的错误立场,深刻揭示了基督教的秘密是上帝与人本质的统一,神学的秘密就是人本学。《费尔巴哈论基督教》介绍了《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写作背景与写作过程,重点阐释了费尔巴哈关于基督教的思想精义。

作者简介

董兴杰
男,1977年12月出生,山东茌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西方马克思上义,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现任《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
才华
女,1979年9月出生,河北秦皇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现任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科长。

书籍目录

序言
第1章 费尔巴哈的学术人生
一、坎坷人生路
二、隐居乡间的著书匠
三、黑格尔与马克思的“中间人”
四、思想概述
第2章 《基督教的本质》写作背景
一、文艺复兴运动:人向神发起挑战
二、启蒙运动:讴歌人的理性的高贵
三、浪漫主义运动:用情感反抗理性主义的桎梏
四、青年黑格尔派运动:宗教神学失去了华彩
第3章 费尔巴哈论基督教
一、核心论题
二、精义阐述
第4章 思想家视野中的费尔巴哈
一、卡尔·马克思(1818~1883)
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
三、[俄]普列汉诺夫(1856~1918)
四、列宁(1870~1924)
五、斯大林(1879~1953)
六、[英]汉默顿(187l~1949)
七、[英]戴维·麦克莱伦
八、[英]莱斯利·史蒂文森
九、蒋永福
附录
一、知识链接
二、相关书籍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费尔巴哈唯物地阐述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关系。他指出人是这个统一关系的基础和主体,即只有对具有理性和意识的人来说,才有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问题。人作为认识的主体能够认识自然,思维能够反映存在,即感觉、思维的内容是客观的,思想和真理是对外界事物和对象的反映。他还进一步指出人的感性直观和生活实践是检验思维是否反映了存在的标准。 “费尔巴哈哲学的核心是人,而它的基础和出发点则是自然界。”在他看来,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精神实体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自然界中一切都是物质的、感性的,人也是现实存在的感性实体,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时间和空间是一切感性事物的存在形式,任何事物都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他主张:“自然界这个无意识的实体,是非发生的永恒的实体,是时间上第一性的实体。”所以他坚持从自然界本身说明自然界,反对对自然现象作超自然的解释,这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二)学生对老师的批判——黑格尔哲学批判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立场使其与黑格尔——这位自己的先驱者的唯心主义体系完全决裂。他以人本学的基本原则为武器,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 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哲学的主要错误是他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说。他指出,黑格尔从抽象的存在出发,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只是表示思维与自身的同一”,是虚妄的;黑格尔的“思维”永远不能超出自身达到现实世界,由精神推出自然等做法只是逻辑把戏,他只是在思维范围而没有在实际上解决思维与存在、主体和客体的矛盾关系费尔巴哈把黑格尔哲学称作“思辨哲学”、“理性神秘论”等。他认为黑格尔唯心主义与神学相同,都是把客观的本质主观化,把自然的、人的本质看做非自然、非人的东西。“神秘家明明是对自然之本质或人之本质进行思辨,却偏偏凭空以为是在对某个另外的、跟上述二者区别开来的人格本质进行思辨。神秘家跟普通的思想家有着同样的对象;但是,神秘家并不把现实的对象当做现实的对象,而是把它当做被想象的对象;从而,他又把被想象的对象当做现实的对象。”费尔巴哈尖锐地指出:“黑格尔式的思辨只是宗教真理之彻底的完成而已。”黑格尔哲学是“神学的最后的避难所和最后的理性支柱”,“谁不扬弃黑格尔哲学,谁就不扬弃神学”。


编辑推荐

《费尔巴哈论基督教》介绍了《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写作背景与写作过程,重点阐释了费尔巴哈关于基督教的思想精义。《费尔巴哈论基督教》能对推动当下青年人阅读社科经典、推广学术普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费尔巴哈论基督教 PDF格式下载



这本估计深度也不会很浅的样子,锻炼锻炼自己,都看些言情小说也是不对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