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啸文学简史

张应斌 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应斌  

页数:

190  

内容概要

  以时间为线索,由古而今,由源及流,考察啸的发生及其作为音乐意境在中国文学中的发展演变历程,追寻啸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特殊文学简史,从音乐与文学结合的角度,从特殊的文学题材史角度,补充和丰富了中国文学史。

作者简介

  张应斌,男,1951年生于湖北利川,1982年元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广东湛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已出版《中国文学的起源》、《汉语乐音语言论》、《太平天国在梅州》等专著,发表《中国哲学的本原问题》、《祭礼与文艺复古》、《周代的农业文学》、《土家族女神及其文化意蕴》等130余篇论文。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第一章 啸的起源一、啸的性质二、啸的历史三、啸的语言功能四、啸的起源历程五、啸与人类早期生活及其人类学意蕴第二章 先秦的啸一、概况二、女子之啸三、巫术之啸四、啸的精神和文化意义五、啸的争论第三章 汉代的啸一、西汉的啸二、东汉的音乐之啸三、东汉的巫术之啸四、啸的古文化特色第四章 建安的啸一、建安啸的文学二、建安啸的特点三、建安之啸与建安文坛第五章 啸与魏晋风流一、啸的士大夫化二、啸与魏晋名士风度三、啸与隐士四、啸与魏晋精神第六章 啸与魏晋六朝文化一、啸与音乐二、啸与文学三、啸与魏晋哲学第七章 啸与唐诗一、文人之啸二、啸音乐的总结三、实用之啸四、啸与唐诗第八章 宋元的啸一、北宋的啸二、南宋的啸三、呼哨与英雄小说及其历史风云……第九章 啸与杂剧第十章 竹林吟啸第十一章 明清的啸第十二章 叶啸与近代少数民族的吹叶之歌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三、口哨剧  如果说口哨角色的确是它在杂剧中重要地位的显现,那么这就意味着在早期杂剧中有以口哨擅场的口哨剧存在。虽然现存的纸质文献不足以论此,但是地下出土的考古资料却透露出这方面的信息。1958年在河南省偃师县酒流沟水库西侧的宋墓中出土了一幅宋代杂剧砖雕图,它嵌于墓室的北壁,在六块高44厘米的砖雕中,有三块为宋代杂剧的人物雕塑。这三块砖上共雕5人,它们依次是:第一砖雕一人,似在介绍剧情,当为引戏色;第二块雕二人,似为末泥色和装孤色;第三砖宽38厘米,雕二人,左一人面目怪异,所戴幞头脚展如飞翅,顶部有二物上指如角,宽衫束带,袒胸露腹,脚绑行裹,左手举一鸟笼,右手正指笼中之鸟,面向右边,与对面的人说白,似为副净色,右边一人鼻特大,戴软巾诨裹,穿短褐,腰束布带,小腿裸露,面斜向左边的演员和他手中的鸟笼,左手抚带,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置于口中,正对着笼中之鸟打口哨,似为副末色。  这三块砖雕上的五个人物是北宋杂剧戏班中的五个角色,第三块砖上的两个角色正在上演的内容与本节所要讨论的口哨剧有关。从上图看,这两个人物的戏剧形象是一出生动的舞台剧演出高潮的艺术定格,蕴涵着浓郁的戏剧情节和剧情氛围:副净和副末正在一起作场,他们一唱一和,互相配合;笼中之鸟成为舞台的核心内容和剧情的具体规定,他们的目的是利用“指啸”性的口哨音乐逗引鸟儿开口,以创造人鸟和鸣、人鸟对语的舞台效果来吸引观众。要知道,在舞台上作为道具出现的鸟儿经过了艺人的长期训练,唐白居易《秦吉了》:“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人云尔是能言鸟。”在今天,经过训练的鸟儿能唱几句京剧《苏三起解》。因此,要取得人鸟对语的艺术效果并不困难,而且这样的戏一定别有趣味。因此,这出戏的主题是吹口哨逗引鸟鸣,是一出可命名为“吹哨逗鸟啼”之类名称的剧目,正可与《梦梁录》所说的以滑稽手段表演的那种“滑稽念唱应对通编”的故事相印证。换言之,它是一出有一定时间长度、有一定主题内容、有特殊的表演技巧、有特定的戏剧情节的独立的口哨剧。  民间世代都有养鸟逗乐的习惯。鸟啼清脆悦耳,深得人喜爱。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啸文学简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