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视觉维度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部 编 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5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作者: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研究部 编  

页数:

54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第七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论文选·视觉新理论丛书:视觉维度》选编了65篇文章,其中研讨会优秀论文47篇,近两年发表的关于纪实摄影和数码摄影问题的文章15篇,专家讲稿3篇。其内容涉及摄影的诸多方面,比较集中的话题有四个:视觉文化、摄影作品分类及评价体系、纪实摄影和数字摄影。这些文章代表了我国摄影界对这些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七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开幕词与时俱进,探索视觉文化时代摄影创作走势,完善摄影作品分类及评价体系——第七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主题报告建设分类评价体系,深化摄影本体研究——对第七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的简要总结全国影展“摄影作品分类及评价体系”课题的讨论提纲(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综合情况表》)论文选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现代图像学引论摄影分类的意义中国摄影发展新时代的里程碑——论第二十届全国影展作品分类方法的理性价值论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论社会纪实摄影的评价体系困惑的中国纪实摄影纪实摄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纯粹摄影”的现实观照:当代中国的摄影实践新中国新闻摄影50年一个“神话”的解构——论纪实摄影我所理解的纪实摄影雪月风花近百年论新时期中国纪实摄影中的文化反抗流变纪实影像初涉——纪实摄影与纪录片的比较社会问题摄影初探论新闻摄影的发展战略中原厚土数字影像技术与新闻摄影造假数字时代纪实摄影的道德标准与自觉逃离“荷赛”的墙垣-一中西方新闻摄影比赛题材选择研究客观的镜头与主观的眼睛——由布莱恩沃斯基伪造战争照片引起的思考用镜头维护社会公德刻不容缓WPP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人体摄影的分类与评价标准——兼评中国当代人体摄影的现状与走向人体摄影探幽社会的大变革需要摄影的大记录透过迷宫钥匙孔窥视——辛迪·雪曼&大卫·林奇在影像世界的探索建构新世纪摄影作品的科学评价体系野生动植物艺术摄影作品的评价要素风光摄影刍议光影塑美韵——艺术人体摄影美学浅议艺术摄影发展刍议打出“民族”王牌吸引“世界”注目——试谈中国摄影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摄影与快餐文化,通过中西方文化比较对中国摄影现状的冷思考我国摄影作品商业性及市场化研究毋剿说毋雷同——对摄影艺术作品雷同现象的透视中西方摄影艺术比较三题中国摄影继承传统文化的思考中国摄影文化与世界摄影文化交流的几个问题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之路——从艺术角度剖析中国摄影的发展……数字高峰论坛专集

章节摘录

  二、多维视野:不同学科阐释视觉文化  尽管我们前面对视觉文化进行了简单地概括,但我们仍需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对于视觉文化的理解,以期获得它们的支持,诚如尼古拉·米尔左夫所言“视觉文化研究的成败可能有赖于它从跨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视觉文化要面向未来,它不是把后视镜般的人类文化学方法作为传统,亦步亦趋。”  (一)处在艺术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从时间上看,对于视觉文化的关注,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对之投以了较早的关注。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像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恰如波普尔的“探照灯”比喻一样,眼睛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乃是一种“探照灯”那样的照明过程,“照到哪里哪里亮”,事物从纷乱遮蔽的状态中向我们的视觉敞开。他借用海德格尔的话说,诗人看待世界的过程就是真理的开启过程。  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是最早用“视觉文化”进行电影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早年出版的《电影美学》中就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他也引用了一位艺术大师的名言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他说,雕塑大师罗丹说得很明白:“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二)处在社会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我们往往不够重视社会学家对视觉文化的关注和研究,实际上,他们无论是进入这一研究领域的时间之早还是研究水准之高,都值得我们关注。在这方面,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佛·贝尔教授是佼佼者。他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一书中说:“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他还说:“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约定审美,主宰公众,在消费社会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视觉维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