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的十大误区
1997-01
时事出版社
鲍勃.温斯坦
不管你是在销售产品,或是推销自己,都可以运用以下几种销售法则。
假设你和某人仅有一面之缘,日后是否会再和他联络?其实,我们常会
不知不觉地继续联系。突然间,双方就开始有了交集、形成某种关系,成为
朋友、亲密的伙伴,甚至结为夫妻。
销售高手在交易完成前,通常会先和买主建立某种关系。有了关系,日
后一切都好谈了。一开始买主和销售人员只以目光接触,接着握手,然后开
始交谈。
就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吧。最近,我想买一部车子,而且已知道要买哪
种车型。问题只剩,哪个经销商提供的价格最合理。然而在我接触了五家经
销商后,价格已不成问题了,差距多在200美元上下,这时我最在意的反而
是销售人员的态度。从我进门的那一刹那开始,许多销售员就跟我死缠活缠,
像头蛮牛一般,丝毫不放过我,有一两个甚至逼得我想拔腿就跑。
最后和我成交的销售员是一个比较理性,让我有考虑空间的人;不但仔
细听我的问题,也给我浏览一下的机会。她的态度从容,并不把卖车当作是
一种“生死之搏”。我几乎可以感受到她似乎不甚在意这次是否能完成交易,
而比较关心是否能先建立一种友谊,再来谈生意。对我而言,这么做就奏效
了,我终于成了她的顾客。买车并不像买鞋,买了就算了,日后可能再也不
会踏入这家店;车子的买卖双方还继续往日的关系,或许你会因为车子发生
问题再度上门,或是三年后你又必须再买一部车了。
很多股票经纪人也是销售人才,他们无不着力于和客户建立长远的关
系。许多投资者手表示,他们注重的多半是经纪人而不是证券交易公司。因
为在股票交易时,很多只是听经纪人的建议,而不会亲自去调查一番。股票
投资固然需要耳听四方,研究股票涨跌的记录,更重要的是,经纪人是否值
得信赖。投资股市有时只是靠着一种主观而神秘的感觉。
人员的雇用常常也是如此。老板看了一眼应征者的条件,“嗯,相当不
错。”然后,开始思考最重要的决定——“我喜欢这个人吗?”“我的直觉
没错吗?”“这个人跟我合得来吗?”
好比销售高手的服务方式,一旦买卖双方达成某种和谐的关系,就成交
了,一般公司雇用人员也是如此。从伸出友谊之手,到交谈甚欢,最后双方
终于建立起长远的关系。
如何让别人看上你
如何建立以上所述的关系呢?许多人都说这只是一种人际间自然的化学
反应。其实不然,我们也可主动创造出这种反应。
要冷静一点,随遇而安好比本人的购车经验,可别让自己成了急于达成
任务的销售人员,把顾客折腾个半死;自信和盲目攻击绝对是两回事。不但
要胸有成竹,掌握一切情势,更要冷静一点,让别人有喘息的空间;大急或
太热切,只会弄巧成拙。
一不要一进入面谈办公室,就开始自吹自擂,应让主试者先行动作。听
听他们怎么说?语气是诚恳、急切、质问、拘谨,还是来势汹汹?通常第一
次见面,不至于火药味太浓,像是拳击赛那样令人紧张。再说,好手不会一
出手就是致命的一击,他们总会看看对方的战法如何,再来以牙还牙。求职
与其说是肉搏战,不如说是斗智。要成功地把自己销售出去,也可采取类似
的策略。要是面试时,主试者频频向你开火,抛出一连串的问题,就以同样
的速度还击,很快地把答案丢回去。临场反应一定要快,否则只好回家黯然
神伤;要是对方只是从从容容地话家常,就轻松一点,不要太紧张,问什么,
答什么即可;不要逞强。刻意地把主试者比下去,这样你就一点希望也没有
了。你想,主试者要找什么样的人,就尽量表现出那一面。切记,重点在建
立关系,要你演什么角色,尽力而为就是了。演得好,得利的人就是你。销
售人员之所以能达成交易就在取得双方的和谐,在求职时,尽可能和未来的
老板一唱一和,相得益彰。
预估买主销售高手常常一眼就可看清对方的来头。他们先观察买主的肢
体语言,接着猜其个性和脾气为何:是焦虑不安、自信满满、从容不迫、反
应过度,还是步步为营的人?仔细观察一些销售能手的作法,至少比得上一
门六学分的大学课程。在积极地向消费者进攻之前,有经验的销售员像是体
操选手,会先做一些“热身动作。”一开始,他们可能会先跟你谈谈今天天
气、球赛成绩、一些热门的议题,之后才进入正题。因此,在谈交易时,气
氛就缓和多了,顾客也就撤除一道道的防线。
求职也可学学这一招。走进一家公司时,先放轻松,听听他们怎么说。
先不要为老板或主试者预设立场。好比参加公开赛的网球选手,准备应对未
知的一切。也许招呼你的人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也有可能是个摆出一张冷冰
冰的面孔给你看的人。有时,你觉得自己好像踏进了龙潭虎穴,之后发现这
公司的人待你如一家人般的亲切。正如资源销售人员的心得,人的心理往往
最不可捉摸:有人故意表现得粗鲁、有人藉机发怒、有人则是标准的好人,
愿意听你诉说一切。变因是无穷无尽的,还是小心为妙。最具挑战性的作法
是,随机应变,营造成功的化学反应。
解决问题跟销售货品一样,求职也要注意到现实面。推销员之所以日行
千里,并非真的关心消费者的福扯,他们为的是赚钱养家糊口。卖得愈多,
收入愈丰。然而他们总是强调该产品会带来多大的好处,如何提高顾客的生
活品质。在求职时,也要这么做。不要忘了自己也是一项产品,会走路、能
说话、会思考、有感觉的“人物”,有了你,老板的梦就能实现。
要有自信、让人信赖你的目标就在建立信心,让人信赖。关系建立好之
后,一切就轻而易举了。没有人会雇用自己无法相信的人。
要让人信赖,最万无一失的办法,就是做你自己。用不着模仿一副“大
师风范”,伪装绝对无法长久,到后来你最真实的自我一定会“呼喊自由”。
表现出你的诚恳、热情与活力。这就是老板最想看到的。
建立自己的销售风格
销售风格的建立要靠时间。只有靠着不断地练习、观察和研究才能小有
成就。找我看有无推销自己的机会。就从自己的人际网络下手吧。
在谈交易的同时,退一步看看自己的作法是否得当,对方和你的交互作
用如何,反复思索每一句对话是否合宜。你的表现怎么样?说得太多了吗?
态度是不是太过积极了?有无失言?举止是否不当?最后,最具关键性的评
价标准是:顾客的反应如何?
不要忘了时时观察自己,并自我批评。这是改进销售风格的不二法门。
读一两本销售方面的书籍,绝对有好无坏。有些看来或许说教意味浓厚,过
分简化,然而亦不失为金玉良言。毕竟,它们都已印行数百万本了。
建立关系并不是一找到“有力人士”或是“贵人”就急于巴结。这招在
一个世纪前也许还管用,但却不是这个年代的可行之道。世界变了,亦带来
新的行事风格。
1992年12月31日欧体正式宣布成立,东欧也走向自治;许多拉丁美洲
和美国的企业家纷纷进军国际市场,一显身手。这是一个没有准则的时代,
而且是融合各种文化、风格的大杂烩,欢迎大家来到这全球经济市场。
美国人终于了解,并非人人都照着他们的做事方式来过日子,日本、英
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俄国等,都有不同的习俗和文化。因此,美国
要和其他的国家拉拢关系,必须放眼世界,了解这个复杂的国际社会。一般
欧洲人还是以为美国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地方;美国人要在欧洲做生意得赶紧
入境问俗。欧洲人谈交易常需要一段时间,很少立刻成交的。
拉拢关系的方式各国亦大相径庭。在拓展关系方面,美国人还只是在学
步的阶段,英国人却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基础了;美国人总喜欢自创规则,而
英国人却处处讲传统;和英国人谈生意都是在办公室,用餐时间或是周末假
日是纯社交活动,绝口不谈公事。因此,英国人看到美国人那样“无时不刻”
都在做生意,实在是厌恶之至,他们不了解美国人的狂热。美国人认为生意
和社交活动根本就是一回事,不管在何时、何地,凡是有机会就得掌握。
日本又不一样了:在日本,一天工作可达24小时。在美国,五点下班后
就是私人时间,在日本只是把工作的速度换成二、三档,下班后,才是建立
“关系”的开始——三三两两聚集在酒吧“打拼”,这也是他们深入了解彼
此的方式,把工作和娱乐合而为一。这就是日本人拉关系的方式。日本商人
常说:“晚上,你才看得到另一个人的灵魂。”很多日本人在天刚破晓时才
离开酒店,九点一到又开始上班。真是辛苦。然而,在众人进入梦乡时,“关
系”打好了,交易也定案了。
不管你接触的对象为何,不管是本国人或外国人,切记建立“关系”是
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一段时间,持续的努力,了解并敬重他人。这就是许
多人成功的秘密。
拙于拉拢关系的人,就是不了解这一点,不是太迫不及待,就是做得令
人生厌,特别是在刚失业时。不管多么积极或是懒散,结果都是一样的:不
是关系薄弱,就是有如昙花一现。
结交“有力人士”
在努力建立关系时,一定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根据《扔掉你的履历表》
作者罗沙路克统计,我们的人际网络可能高达四万人,这些人就是我们找到
工作的助力。他的解释如下:每个人都认识200个人左右,这些人又各认识
200人,这么一乘,原来200人的人际网络就可延伸到四万人之多。
你若以为这支四万大军真是你的工作进攻大队,可就是异想天开。实际
一点吧,大多数的人不是无法帮你,就是懒得理你。
根据古瑞契·谢伍德人力资源顾问公司的研究,认真地拓展人际关系对
求职大有帮助:如果你每个星期见两个人,一份工作可能要找上一年;一个
星期与十位友人接触,大概半年,工作就有着落,但如果一周能跟二十个人
见面,不到一个半月就能找到工作。
你所认识的人,诸如亲戚、朋友、同事、客户等,大约可分四种:
一、生活圈子封闭者,只肯独善其身,不愿兼善他人者。
二、有求必应者。
三、古道热肠者。
四、“有力人士”。
“有力人士”指的就是相当“有办法”的人,每家公司都有这等人存在,
不论大小消息、蜚长流短都逃不过他们的耳朵,而且关系良好,跟所有的人
都有交情,每每在事情发生的前几个月,他们就已经知晓一二了。
这些人士位高权重,而且不会滥用他们的资源。他们也是沟通长才,因
为没有令人可疑的动机,所以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拥有的秘密愈多,所掌握
的权力也就愈大。要是你会催眠,让他们把所知所闻一股脑儿倾泻而出,保
证内容让你目瞪口呆。他们不但消息灵通,也能区分事情的真伪,因此能成
为最高主管的心腹、政府高官或是高级顾问。一旦危机发生,他们总是第一
个接到电话的。
各行各业、每家公司、行号,都有这种人存在。如果能与他们相识,让
他助你一臂之力,不但能知道最新消息,他们通常也会教你如何去探寻各种
讯息网络。
向各方先进请教
要拓展关系,另一个捷径就是多请教别人——可和各公司主管一谈,探
一探他们的口风,看其目前营运状况如何,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工作机会?
各大学就业辅导室表示,要认识一家企业,这是最高明的一招,也是发展关
系的重要法门。不要以为一家公司不再招募人员就没有机会。相反地,这也
是宝贵的情报来源。
要怎么做呢?不要打电话,应该提笔写一封信给该公司负责人或高级主
管,要求赐教十五分钟。结果可能让你大为意外,因为你并非要求一份工作,
只是请他们给你一点意见、忠告。在没有利害关系之下,与你一谈也无伤大
雅。
进门之后,切记把握机会,不但对该公司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他
们进用新人的原则,或许从中还可以获知其他公司正在招人或是将需要一批人才。
他们都是大忙人,这十五分钟分秒是金,千万别糟蹋了,事前要多准备,
研究该公司的资料或是谈话对象的背景资料。在离去时,别忘了客气地询问
是否另有人可以求教。即使没有发现新的工作机会,自己的人际网络也增进
了不少。
这种谈话对将来的工作面谈大有帮助,你就能有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面
试,能控制面谈的程序,而非让雇主牵着鼻子走。
聪明一点,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试想,在面谈过后,老板对你
说:“我认为你是很有主见的人。你提的问题都很有深度。本公司就需要像
你这种会思考的人。你愿意加入本公司吗?”
当然这样的好运不一定每天都有,但是正如喜剧演员特努塔的口头禅:
“嗯,有可能喔。”在求职时,尽量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多请教各方先
进。
拓展“关系”之四大要诀
要增进自己的“关系”,以下都是不得不注意的要点:
一、立定目标,努力不懈建立“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要与人失
去联络。不要等到有麻烦时才想到别人,“关系”就像一把刀,常常磨才不
会生锈。若是半年以上不联系,你可能已经失去这位朋友了。
此外,订定可以变通的目标。试着每天打五到十通电话,不但要扩张自
己的“人面”,还要维系旧情谊。如果一天打个十通电话,一个星期就有五
十通,一个月下来,更可到达二百通。平均一下,你的人际网络每个月大概
都可多十几个“有力人士”为你打通环节。
二、不要放弃每一个目标大忙人虽不好找,并不表示绝对无法接近。不
必浪费时间在上班时间打电话给他们,这些人不是在开会就是电话中,或是
出外办事了。
要利用空档,“拉关系”的高手认为傍晚六、七点是与这些忙人接触的
“黄金时刻”。秘书、助理等大概都走了,只剩下一些有工作狂的人还舍不
得走,希望自己的“埋头苦干”能给老板深刻的印象。此时是联络这些“贵
人”最适当的时机。在这宁静的片刻,他们不是在做自己的事,就是也在拓
展自己的“关系”网络。
总之,乐观一点,不要以为位高权重者都是高不可攀的人物。只要抓住
窍门和时机,就能联络到每一个人。高级主管几乎都有层层的关卡保护,若
能突破这些障碍,剩下的就不难了。
每个企业都有门卫,设法找到他们,跟他们建立某种“关系”,他们就
能告诉你通往主管办公室的秘密通道。惹火了他们,只会让自己吃不了兜着
走;化敌为友,日后才能一帆风顺。
三、情报无所不在街上、饭店大厅、机场、公车站、酒吧、宴会、亲友
聚会,处处都有不少最新情报。跟人谈上一、两个小时,一定可以学到一点
东西。外出度假也是拓展“关系”的好机会。
四、记录“关系”的进展像写日记一样,数十年如一日,这可能不容易
做到;然而如果有恒心、纪律、持续力行,一定成绩裴然。如果你很认真地
在增进自己的“关系”,认识的人一定不少。要追踪成果、找出真正的助力,
不妨记录每一次联系的情形。在记忆犹新的时候就要赶紧写下,等到日后再
来补记,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可记录的要点包括:姓名、地址、电话号码、你的看法以及日后联络之
道,用不着巨细无遗地像在写一篇动人散文。以下摘要可供参考:
九月十四日:向史蒂文斯国际公司主管麦法特先生请教。此人十分亲切,
透露不少细节。该公司人员已足。推荐我去见其老友麦佛森小姐——枝代公
司主管,消息灵通,人面广,不摆架子,将会热心地告知我进入该公司的机
会有多大。
九月十六日:下班后与史班一叙。该君为校友会长,答应为我联络在巴
氏国际机构服务的友人。预计十八日来电,告诉我进展如何。
九月十八日:打电话给史班。已代我安排好和巴氏机构人员崔先生一谈。
记得在9月23日晚上八点打电话给崔先生。据史班说,老崔在该公司相当有
办法。
要有收获,一定要下不少功夫。但是,想到可以跟这么多杰出的人士见
面,不也是值得的?一旦习以为常,也就不以拓展“关系”为苦了,反而觉
得兴奋、刺激。
总之,要拓展“关系”,做得对可能平步青云,弄巧成拙则会身败名裂,
还是小心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