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
2000-12-1
时事出版社
维克托・法里亚斯
325
276000
无
海德格尔是二战中最有争议的德国哲学家。他的哲学客观上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但究竟是希特勒利用了海德格尔的哲学,还是海德格尔执意投意投靠希特勒,一直是世人论争的焦点。海德格尔的学生维克托·法里亚斯对所有接触到的资料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从海德格尔一生的各个时期揭示了这一历史之谜。 关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争论很多。他在二战中的表现,他对纳粹主义的态度,是争论的焦点。维护他的人,认为他只是一个历史的迷途者,他自己也这样认为。而反对他的人,则认为他是纳粹主义的积极参预者。本书作者即持这种观点。维克托法里亚斯曾是海德格尔的学生。他对所有可接触到的资料进行了细致研究,从海德格尔一生的各个时期寻找其思想根源,尤其是纳粹上台以后他的所作所为,以证明海德格尔之追随纳粹,决不是一时的投机,而是他毕生的信念。
维克托·法里亚斯,哲学博士,1940年出生于智利圣地亚哥。现执教于柏林的一所大学,他曾是海德格尔的学生。原书是以西班牙文和德文写成,本书根据法文版译出。
前言 序言 上篇 从青年时代到大学校长(1889-1933) 第一章 梅斯基尔希 出身 宗教问题 第二章 耶稣会初修院 弗赖堡神学院 第三章 亚伯拉罕·阿·桑克塔·克拉拉马丁·海德格尔的处女作 第四章 从弗赖堡到马堡 在弗赖堡大学学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 马丁·海德格尔 天主教哲学教师 现代主义的危机以及与天主教决裂 胡塞尔在弗赖堡 第五章 马堡《存在与时间》 第六章 重返弗赖堡与柏林的诱惑 中篇 任校长(1933-1934) 第一章 海德格尔在弗赖堡任校长 德国大学生动动及其先锋作用 在巴登地区夺权 弗赖堡 海德格尔:弗赖堡大学校长 《向阿·莱·施拉格特致敬辞》 第二章 校长致辞 第三章 马丁·海德格尔校长的实践活动 大学生们与劳动者们 1933年夏季学期《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四章 海德格尔与第三帝国的大学政策 在海德尔堡和基尔举办的各次讲座——海德格尔与“大学教师联合会” 海德格尔的讲座 《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院校》 第五章 支持希特勒 与克里克的冲突 第六章 城市与乡村 政治主题:返回家园 第七章 任校长后期上篇 校长卸任之后从1934年到1966年《明镜》周刊的采访 第一章 帝国讲师科学院 第二章 海德格尔和国家意识形态机器 第三章 海德尔和国家意识表态机器(续编) 第四章 回归《亚伯拉汗·阿·桑克塔·克拉拉》注释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