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对日民间索偿的法律与实务

周洪钧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作者:

周洪钧  

内容概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通过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追究了日本侵华战争及侵略亚太其他国家的国家责任,尤其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即东京审判,它审判德国战犯的欧洲军事法庭一起,成为现代国际法上首次追究个人因危害人类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国际刑事责任的尝试。 然而,当时对日本侵略罪行的追究是不够全面的,成为东京审判的一大遗憾,其片面性主要表现在(1)头号战犯裕仁的漏网;(2)未能指探和确认日本政府及日本军部等机构为集体战犯;(3)只涉及日本对亚太各国领土的侵略和人民的屠杀,未能清算其对中国等被害国国民财产的大肆劫掠,对中国等国家国土和民众使用细菌武器、化学武器,对被害国民众及战俘的强制劳工奴役,以及对被害国妇女及其普遍和严重的性侵犯。对于上述活动构成的国际罪行及其引发的日本国家责任,包括行为人国际刑事责任,没有进行必要的清算和追究。 本书分项具体地介绍了各种对日民间索偿活动的态势,探究了战争赔偿的国际法规则,对民间索偿的法律争议点进行了逐一评析,并且横向比较了各国诸种民间索偿的方法和途径。

作者简介

周洪钧,上海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法研究所所长兼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法与国际组织研究室主任。为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法学会理事、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曾任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律中心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律中心访问学者,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客座教授。已撰写(或参与)、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30余本,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1)《国际经济法新论》(三卷本),为主编之一,获上海市科研成果一等奖。(2)《国际经济组织法概论》,为个人专著。(3)《国际法》(2001年全国性教材),为主编。是已完成的加拿大开发署项目“中国弱势人群保护的地方立法研究”和“对日民间索偿的法律与实务”的主要负责人,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有:上海市教委的项目“世界贸易组织与人权法制”、上海市社科项目“海洋法的最新发展及上海市产业调整机遇”和国家社科项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反文腐败法制的完善”等。
管建强: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亚细亚大学法学硕士,在读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学专业博士。曾主编自考辅导教材《国际法》,参著《国际公法学》、《日本法律发展史》。在《法学》、《香港大公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
王勇: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讲师,法学硕士,在读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学专业博士。在《政治与法律》、《法学》、《华东政法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日本侵华战争导致的民间损害 第一节 日军不分青红皂白地屠杀平民 第二节 强制劳工的问题 第三节 慰安妇受害者 第四节 细菌战、毒气战对中国平民造成的侵害 第五节 日军侵华期间的其他罪行第二章 对日民间索偿的展开 第一节 强制劳工诉讼 第二节 慰安妇诉讼 第三节 731部队·南京大屠杀 无差别轰炸的中国民间受害者诉讼 第四节 遗留生化毒气弹受害者的诉讼第三章 战争赔偿的国际法规则与实践 第一节 战争与个人的权利 第二节 从国际法看战争赔偿 第三节 从中国法看战争的赔偿第四章 对日民间索偿的法律争议点评析 第一节 所谓“国家无答责” 第二节 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 第三节 个人的国际法主体资格问题 第四节 《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友好条约》的性质第五章 各国诸种民间索偿的方法、途径 第一节 战后日本对被占国的赔偿 第二节 德国对强制劳工所作的赔偿方式 第三节 外交保护与对日民间索偿第六章 对日民间索偿与中日关系展望 第一节 日本战争责任及其反思 第二节 对日民间索偿现象的透视 第三节 中日两国人民关系友好发展的基础与前景附录一 对日本民间索偿的法律分析附录二 东京国际妇女法庭及其初步判决述评附录三 中国检察官2000年12月9日于东京国际妇女法庭提交的起诉状(全文)附录四 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的事实与法理评析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对日民间索偿的法律与实务 PDF格式下载



以前对这个问题认识真的是很肤浅,只是认为日本人可恨,但除了恨却没有其他的权益维护意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