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应经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1990-6
中医古籍出版社
(元)王国瑞 撰,李宁 点校
140
李宁 注解
无
本书为《神应经》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的合刊本。前者载百穴法歌、穴法罔、灸四花穴法及24部类病证的针灸治疗法;后者首为一百二十穴玉龙歌,收85首歌诀,记述治疗80余种病证的取穴和针刺法,次为注解“标幽赋”天星十一穴歌诀、六十六穴治证等。书中内容切合临床实用,简明扼要,文字通俗,既可为“初学者之规矩”,又可为长期从事针灸的工作者参考,实可谓一部不可多得的针灸经典医籍。
神应经 重刊神应经序 神应经序 八穴灸法 梓桑君针道传宗图 百穴法歌 折量法 补泻手法 穴法图 灸四花穴法 诸风部 伤寒部 痰喘咳嗽部 诸般积聚部 腹部胀满部 心脾胃部 心邪癫狂部 霍乱部 疟疾部 肿胀部 汗部 痹厥部 肠痔大使部 阴疝小便部 头面部 咽喉部 耳目部 鼻口部 胸背胁部 手足腰腋部 妇人部 小儿部 疮毒部 杂病部 逐日人神所在扁鹊神应针灸龙玉经 提要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穴法相应三十七穴 注解《标幽赋》 天星十一穴歌决 人神尻神歌诀 太乙日游九宫血忌诀 六十六穴治证 流注序 时日配合穴法图 磐石金直刺秘传 针灸歌 灸法杂抄切要 飞腾八法起例 后序
“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 用针八法者,迎随一也,转针二也,指法三也,针头四也,虚实五也,阴阳六也,提按七也,呼吸八也。补虚泻实,损益在此八法。 五门者,井、荥、输、经、合也。春刺井,夏刺荥,秋刺经、冬刺合,四季月刺输穴。五门一月一同一日,亦有五门同年辰例。客者,客邪也;主者,主气也。知之者,刺之无有不效。 “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 甲光明走乙肝,乙蠡沟走甲胆,丙腕骨走丁心,丁通里走丙小肠,戊丰隆走巳脾,巳公孙走戊胃,庚偏历走辛肺,辛列缺走庚大肠,壬飞扬走癸肾,癸大钟走壬膀胱,三焦与包络相为表里,此为十二原穴。八脉者,奇经也。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是为八脉也。八会者,腑会中脘,脏会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阳辅,血会隔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膻中,此八穴阴通八脉,相辅而用。一日刺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 一日刺六十六穴之法,用甲、丙、戊、庚、壬五穴,每时相配乙、丁、己、辛、癸。一时十穴,五六三十,两手两足相对,共计六十穴。一时平取十二经之原.亦可遍经而已矣。 “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 《经》云: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古人云:有八法:弹、捻、循、扪、摄、按、爪、切,用此如神,故不再执呼吸也。 “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 手足大病,左因右侵凌,右因左攻击。黄帝云:是动则病经气,更取所生者,病血络更然,故上下、前后、左右、腹背。交经平刺也。 “巨刺与缪刺各异,微针与妙刺相通。” 巨、微、妙,毫针之刺;缪,交平而刺;巨,随气色而针之,故不同也。 “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视浮沉而辨脏腑之寒温。” 此言三部九候,刺虚实、寒热、表里也,而后刺法行焉。 “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 古人云:口温针暖,毋令针冷,与皮肉相合,故不损折也。 “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手法之原,先要左手在穴①重按有准,右手轻捻至分寸,自不痛也。 “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背目沉掐,坐卧平而没昏。” 此明用针规矩法式也。 “推于十于、十变,知孔穴之开合;论其五行、五脏,察日时之旺衰。伏如横弩,应若发机。阴交、阳别而定血晕,阴跷、阳维而下胎衣。” 三阴之交与三阳别走阴跷、阳维,皆治产难、下胎、血晕,此之谓也。 ……
无
精,简,完美的综合,是古人的伟大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