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医理论范畴

任秀玲 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9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作者:

任秀玲  

页数:

379  

字数:

309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医理论的本质、规律是什么?《黄帝内经》在先秦至秦汉之际是用什么逻辑、什么方法将中华民族长期积累的医学经验整理、升华为中医理论的?本书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粉碎中医理论的外在形式,以范畴的形式揭示出中医理论的本质、特征及规律。整理出中医理论是由哪些概念、范畴为网结建构了理论体系;这些范畴的形成、确切涵义及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作用;由范畴形成的理论命题、注入的方法及网络的经验事实是什么;进而探讨这些范畴的次序与关系;以及怎样促进这些概念、范畴的运动和转换,使中医理论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自《黄帝内经》问世以来,第一次对中医理论的范畴及体系进行的系统研究。

作者简介

任秀玲,1955年生,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现在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任教,教授。内蒙古逻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中医理论系及中医理论与中国哲学史、中国逻辑思想史、中国科学思想史的联系。有论文著作20余种。代表作为《中医理论的概念、判断与推理形式》

书籍目录

张岱年先生序引言一、范畴疏释二、研究中医理论范畴的意义 (一)粉碎中医理论的外在形式、把握理论的本质特征 (二)揭示《黄帝内经》在先秦、秦汉之际是如何将医学经验升华为理论的 (三)总结《黄帝内经》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锻炼和提高中医理论的理论思维能力三、研究中医理论范畴的目的四、研究中医理论范畴的方法 (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二)站在理论发展高级阶段加顾历史 (三)实事求是,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第一章 哲学范畴 一、道 (一)“道”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二)《黄帝内经“道”的涵义及作用 二、气(精气) (一)先秦“气”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二)《黄帝内经》引进“气”范畴奠定了中医理论唯物主义认识的基础 三、阴阳 (一)阴阳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二)《黄帝内经》阴阳范畴的涵义 (三)由阴阳范畴形成的阴阳学说构筑了中医辩证逻辑体系 四、五行 (一)五行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二)“五行”范畴为中医理论引进的认识论和构筑的五行五脏结构系统 (三)《黄帝内经》引进五行范畴形成五行思维方式的意义 (四)需要说明的两点问题 五、四时 (一)四时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二)“四时”范畴形成《黄帝内经》的重时观念 六、日月 (一)日月是历法学科的核心概念 (二)日月规范了农业生产实践活动 (三)日月范畴丰富了医学内涵 七、天人 (一)从哲学界的“天人之辩”到《黄帝内经》的“天人”范畴 (二)《黄帝内经》“明于天人之分”的立场观点 (三)《黄帝内经》汲取先秦“人与天地参”的思维方法认识生命运动 (四)由天人范畴形成“天人相应”的理论命题 八、古今 (一)古今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二)古今对照,是古非今 (三)法古验今,古今承继 九、形神 十、常变第二章 逻辑范畴 一、形名 二、应因 三、故 四、类 五、理 六、说第三章 科学方法范畴 一、察观 二、辨物 三、取象 四、运数 五、意识 六、证验第四章 医学范畴附: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医理论范畴 PDF格式下载



传统医学需要新视角来解读。


这本书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不错的,推荐


这本书写的不怎得,没有多少自己的思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