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肝胆相照

李涛 长征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长征出版社  

作者:

李涛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毛泽东与国民党爱国将领的交往,既是国共两党长期斗争、几度合作的历史缩影,也是毛泽东人际交往中最有特色、最具魅力的华彩篇章。特别是毛泽东策动国民党高级将领投诚起义、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过程,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书中收录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珍贵的历史照片,以纪实手法记述了毛泽东与李宗仁、张治中、程潜、李济深、傅作义
等十几位国民党将领的交往过程,披露了国共两党合作与斗争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再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作者简介

  李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助理研究员,上校军衔。1970年9月生于山东济南,1993年7月毕业于空军政治学院,现为西安政治学院军队政治工作学博士研究生。从事军事科研工作十多年来,先后参加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等的编纂工作,参与撰写并出版了《二战风云录——政变与暗杀》、《中国士兵》、《台湾军事要典》等十余部、共计300余万字的军事著作。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毛泽东与李宗仁
 广州白云机场,一架波音707客机降落。一位白发老人喃喃自语:“我又回来了……”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毛泽东和李宗仁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但在民族大义面前,昔日的“冤家对头”又走到了一起
 毛泽东曾经给了李宗仁一次选择国共合作的机会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我是中国人,一定要回中国去!”
 李宗仁义无反顾地决定要在自己生命的夕阳之时,获得一次新生的机会
 毛泽东不失幽默地说:“德邻先生,你这一次归国,是上贼船了”
 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拉着李宗仁的手,连声说:“请多保重身体,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
第二章 “你还是我的老上级” ——毛泽东与程潜
 山城重庆,毛泽东回访“老上司”,力劝程潜参加副总统的竞选,“竞选不成,你可回湖南老家搞和平运动……”
 章士钊传来毛泽东的口信,称程潜“绝非久困之士,终归会投向人民的怀抱”
 收到程潜的“备忘录”,毛泽东高兴地说:“颂公为湖南人民立了大功啊!”
 毛泽东致电程潜:“义声昭著,全国欢迎,南望湘云,谨致祝贺!”
 毛泽东握住程潜的手:“这次接您这位老上司来,是想请您参加政协,共商国家大事……”
 中南海,毛泽东亲自为程潜荡浆
第三章 “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毛泽东与傅作义
 兵临城下,傅作义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
 听到嫡系部队第35军在新保安战役中全军覆灭的噩耗,傅作义痛心疾首,唉叹道:“我的政治生命完了”
 再度和谈,傅作义迟迟难下最后决心
 傅作义请出老朋友邓宝珊与中共进行第三次和谈,最终做出抉择,将北平城完好无损地交到人民手中
 西柏坡,毛泽东亲切地对傅作义说:“今天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
 傅作义发表和平通电,毛泽东复电称赞“这是应当欢迎的”
 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傅作义力促绥远和平解放
 毛泽东指示:按傅先生提出的原则、步骤办
 毛泽东采纳了傅作义的建议,命令绥远部队组建为23兵团,开赴抗美援朝前线
 为了新中国的水利事业,傅作义踏遍大江南北,毛泽东满意地说:“看来你对水利这一行是真钻进去了”
第四章 “你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毛泽东与张治中
 为谋求和平,张治中亲赴延安,把毛泽东接到了重庆
 张治中把官邸让给了毛泽东
 蒋介石忿然道:“我正在同共产党的代表谈判!”
 “我既然接毛先生来,当然要负责送回去!”张治中决定二上延安
 “将来你们写历史的时候,请不要忘记写‘张治中三到延安’这一笔啊!”
 历史再一次把张治中推到国共和谈的历史舞台上,但他清楚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事
 北平城,张治中终究没能使奇迹出现……蒋介石在溪口拍案大骂:“文白无能,丧权辱国!”
 “过去的阶段等于过了年三十,今后还要从年初一做起!”
 张治中力促新疆和平解放,毛泽东笑道:“我们再来一次国共合作吧!”
 “他这个人专做好事,做了许多好事!”
 张治中陪同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感慨万千,“二十天来如处春风化雨之中”
 天安门城楼上,张治中仗义执言:“你的步子走得太快,我们跟不上了 ”
第五章 “义声昭著,全国欢迎” ——毛泽东与陈明仁
 陈明仁向蒋介石效忠:“与共军拼命,与四平共存亡”,但到头来却落了个“胸前挂勋章,手拿撤职令”的可悲下场
 长沙城,程潜、陈明仁高举义旗;北平城,毛泽东赞曰:“义声昭著,全国欢迎”
 “共产党的军队有饭吃,你有饭吃;共产党的军队有衣穿,你有衣穿”
 陈明仁发自肺腑地说:“共产党教育了我,宽恕了我过去的反动历史,更由于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使我走向了新生”
第六章 “应该对我们多提意见” ——毛泽东与李济深
 李济深致信毛泽东,表示“愿意亲赴延安,与中共共商国是”
 毛泽东致电李济深:“北平解放在即,晤教非远,诸容面叙”
 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诚恳地对李济深说:“应该对我们多提意见,多提批评”
 李济深建议将供给制改为薪给制
 “我与人民宏愿在,及身要见九州同”
第七章 “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毛泽东与卫立煌
 卫立煌途经延安,毛泽东做出指示“欢迎一定要隆重、热情,招待的规格一定要高”
 “卫将军是第一位到延安的战区长官,抗日坚决,和八路军友好合作,我们要沿着这样一条路继续走下去”
 “先生返国,甚表欢迎,盼早日来京,借图良晤”
 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毛泽东盛赞卫立煌是“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
第八章 “为德之大,更不敢忘” ——毛泽东与邓宝珊
 邓宝珊秘密路过延安,毛泽东再三叮嘱:一定要想办法把他们留下来多住几天
 毛泽东与邓宝珊书信来往频繁,榆林与延安成为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不指定路线便罢了,指定了,我偏要走延安这条路线!”
 毛泽东致信邓宝珊,“为德之大,更不敢忘”
 “从当时西北的整个战局看,还是应该打的”
 “只有邓宝珊这把钥匙能够打开傅作义的锁”
 毛泽东诚恳地说:“希望邓先生今后见到什么,还是不客气地提出来”
第九章 “绥远问题用‘绥远方式’解决” ——毛泽东与董其武
 “董其武是不可以不授上将军衔的!”
 傅作义语重心长地对董其武说:“走人民的道路”
 西柏坡,毛泽东为董其武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绥远问题用‘绥远方式’解决”
 董其武归绥高举义旗,毛泽东致电勉励“为建设人民的新绥远而奋斗!”
 中南海,毛泽东称赞董其武:“你的文章我看到了,工作还是很有成绩的嘛!”
 “还是让你当军长,直接带兵,不离开老部队,有职有权,当军长好!”
第十章 “咱们是儿女亲家,不必拘礼” ——毛泽东与孔从洲
 毛泽东亲自批准孔从洲入党,并风趣地对陈赓说:“你可不要‘吃’杂牌哟!”
 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向客人们介绍:“这是李敏的公公,孔令华的父亲,孔从洲同志”
 孔从洲又一次走进了中南海,毛泽东笑着对他说:“咱们是儿女亲家,不必拘礼”
 孔从洲仗义执言,上书毛泽东,请求为老战友落实政策。毛泽东批示:政策为什么没有落实,让兰州军区来汇报
 孔从洲致信毛泽东,建议发展我军的电子战技术。两天后,毛泽东即作出指示:请剑英同志找二炮孔从洲等同志商议几次
第十一章 “平和,平和,只要和了就行了!” ——毛泽东与刘斐
 北平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风趣地对刘斐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哩!”
 毛泽东差点失笑喷饭,立即说:“平和,平和,只要和了就行了!”
 刘斐在香港举义,欣然接受毛泽东邀请,北上参加政协会议
 “共产党取此政策,百川焉不归大海!”
 毛泽东谆谆叮嘱:“为章,有什么困难你要向群众请教”
第十二章 “欢迎你驾机起义” ——毛泽东与刘善本
 延安,毛泽东握住刘善本的手,亲切地说:“欢迎你驾机起义”
 “听说你们不怕吃苦,都很愿意到东北航校去,这很好”
 彭老总军中缺钱,毛泽东亲自点将,“请刘善本驾机上天,送银元”
 开国大典,刘善本驾战机驶过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挥手致意……
 毛泽东指示:“三军的积案要重新调查:空军的刘善本……”
第十三章 “我们欢迎真正的和平使者” ——毛泽东与黄绍竑
 “正规战已经输了,还打什么游击战?要知道毛泽东是打游击战的老祖宗!”
 黄绍竑出任和谈代表,对和谈前景忧心忡忡
 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连声说:“欢迎,欢迎,真正的和平我们是欢迎的嘛!”
 黄绍竑有感而发,填词《好事近》,毛泽东看后连声说:“好词,好词!”
 “海天明月最关情,深夜照人明里去”
 坚决拥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建设独立、自由、平等、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第十四章 “你是林则徐的侄孙,久闻大名啊” ——毛泽东与林遵
 毛泽东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为突破长江防线,他想到了一个人……
 “我们的态度是欢迎他们起义”
 “希望你们团结一致,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思想和工作制度,并继续学习海军技术,为中国人民海军的光明前途而奋斗!”
 中南海,毛泽东紧握林遵的手,高兴地说:“你是林则徐的侄孙,久闻大名啊!”
第十五章 “你们就是参加中国人民海军建设的先锋” ——毛泽东与邓兆祥
 “重庆”号巡洋舰起义的喜讯传到西柏坡,毛泽东高兴地说:“好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
 邓兆祥光荣出席了政协会议,向毛泽东建议,让旧海军人员发挥一技之长
 开国大典上,人民海军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接受共和国的检阅
 邓兆祥发自肺腑地说:“共产党胸怀大志,真心为国,海纳百川,天地可鉴”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祖国近五年来,在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凡百设施,突飞猛进,为有史以来所未有。对外在国际上国家声望日高,对内使各民族融洽共处,形成空前未有之大团结,以西藏数十年之离异,现又重回祖国。祖国经济建设一日千里,达到由无而有,自少而多,如钢、铁、煤、油等重工业之大量开发与建设,治淮、荆江分洪以及各地水利之兴修,康藏、青藏两公路及成渝铁路之筑成,宝成、陇海铁路之增筑,包兰、成昆铁路之测建,中蒙国境铁道之完成,以及自造飞机、火车头、轮船等等。尤其在人事方面,不论过去如何,凡对国家有所贡献者,均能奖励扶植,一视同仁(如程颂云、翁文灏、张治中、傅作义、陈明仁、郑洞国等等)。以视蒋介石时期,在外交上俯仰随人,厚颜诌媚;在政治上视国为家,排除异己;经济方面则将国家经济命脉置于四大党族之手;人事上嫉贤忌能,非亲莫用。真乃泾渭分明。善恶立判。凡此铁的事实,无论为爱为憎,都是不能加以否认的。现在蒋介石不惜出卖国家及民族,勾引美国力量,妄想反攻大陆。各位均在军政方面曾身当其冲的,所知当然深切。试想以他当年具有海、陆、空军四百万之声势与美国数十亿之军经援助,尚且逃不了溃败垮台,目前以他几十万老弱残兵,而图反攻,岂不是痴人说梦,白昼见鬼吗?台湾是中国领土,乃是历史上和外交上文献所具载,任何人不能歪曲事实,加以否认。美国欲以武力强据台湾,乃其别具帝国主义者侵略野心,无论他如何颠倒是非,混淆视听,也不能掩盖天下人的耳目。台湾之于中国,正如夏威夷之于美国,如有其他国家舰队霸占夏威夷领海,他们美国人民又将作何感想?何况解放台湾,是讨伐中国的罪人蒋介石,纯是内政问题,是世界上主持正义者所同情的。今蒋介石乃与美国订立美蒋防御公约,图借外力负隅拒抗,真是出卖主权,引狼入室,这种行为不但为六亿同胞唾弃,更为具有天良,心存爱国者所切齿!各位已看到了韩战时祖国坚强军力迫使美国停战之事实,台湾最后必定解放,无论按哪一方面说,都是必然之理,既成之势。各位朋友、各位袍泽:我现举两项个人亲身经历之事,使各位更知蒋介石如何卑劣。抗战时期,我负第一战区责任,在黄河北岸,背水奋战,拒敌五年。因为我主张国共共同抗战,故凡八路军(解放军前身)担任之任务和补给,都主张公平办理。乃竟召蒋疑忌,认为我偏袒八路军,破坏他攘外必先安内之阴谋,将我调离第一战区,并暗行监视。东北之战,完全由蒋三到沈阳亲自主持策定,虽经各将领一致陈述意见,认为不可,但蒋一意孤行,终至全军覆没。事后因受立法院及国人指责,乃竞向部下施卸责任,谤为系我失职,派宪兵特务将我监视于南京私邸,并由宪兵司令张镇告我。


编辑推荐

《肝胆相照:毛泽东与国民党爱国将领》:翔实披露国共两党合作与斗争中鲜为人知的内幕风云,真实记录毛泽东与李宗仁、张治中、程潜、李济深、傅作义等十几位国民党将领的交往细节,隆重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肝胆相照 PDF格式下载



邮寄很快,不过书弄皱了一点点,还是不错的,里面字和图都挺清晰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