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淘纸 清末民初老图画

何季民 昆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昆仑出版社  

作者:

何季民  

页数:

22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清末民初老图画,是中华文化传向世界、世界了解古老中国的一个缩影。不得不承认,那个时代,首先主要是洋人走进来,而不是封闭的中国出去。来华洋人以传教士打先锋,笔写、生画加上照相,用“画”把中国呈现给了西方,也让我们有幸欣赏百年前的“洋画”,内容包罗万象。

作者简介

何季民,男,退休高级工程师,现居北京,爱好读书、淘书与写作。代表作有《靖国神社大揭秘》、《东方红太阳升——最精彩的开国老书刊》。在各种报刊发表过300篇读书、淘书、中日关系、抗战历史、人文典故等方面的文章。

书籍目录

引言
清末洋人画
 走向世界的“文青花”
 清末“特区”——“十三行”
 “雷盾”号电报登陆上海
 上天作战的法国鬼子
 佛斯画慈禧怎么多一幅:
 “郭善人”坐苫子
 西方人眼里的“东亚病夫”
 马克沁枪炮
 “北堂画本”庚子前后
沪上时尚
 最后的绣像
 《增广海上名花月影大观》
 真假“吴友如”欣赏
 新旧杂陈在青楼
 老上海的“东西洋景”
 细数《沪滨花榜》
 只画个背景的赛鑫花
 引领清末时装秀
 青楼酸酸“过家家”
 《吴友如画宝》埋没了谁?
 “小人书”的诞生
 真假“吴友如”以及“美术”的大众化
日本间谍的“大陆图画”
 从“乐善堂调查”到“大旅行研究”
 米内山庸夫“云南四川踏查记”
 清末最后的老邮戳
 日俄战争 中国人遭殃
 日本“不宣而战”的战场奇观
 假冒“马贼”的日本“特工”
 “闯关东”老镜头
 “明月青灯”思乡曲
走进共和
 “俄国革命”烈火燎原
 “革命图画”的诞生
 “政治漫画”起源
 《天讨 民报临时增刊》5幅画
 福州路上办报馆
 扯下“黄龙旗”
 ……
道德与修身
农耕社会世象百态
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从“兵操”到“体育”  清末编练新军,军人始做“兵操”,“教育救国”、“尚武图存”。其时,圣约翰学校与南洋公学等洋学堂也有“体操”课,把“兵式体操”概念送进了新学堂。男生大多生性好动,穿上制式“操衣”,雄赳赳地喊操列队、举枪瞄准,能轮流担任小队长抖抖威风,能成为“文武双全”的爱国者,自然很喜欢“兵操”。  清末志士革命,不能公开“革命”两字。1902年,蔡元培与蒋观云、林少泉等人发起并在上海成立“中国教育会”,表面办理教育,暗中鼓吹革命。时值南洋公学学生退学,部分退学生借“中国教育会”名义成立了“爱国学社”,唱新歌、练兵操、开演讲会,蔚然成风,蔡元培“亦剪发着操衣,与学生同练步伐”。“倡言革命已胜过求学”--以此为代表,“兵操”在新学堂里具有了“体育”的意义。  1903年,“兵操”变成了“体操”。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类学校必修“体操”课,在徒手队列“兵操”基础上,增加了棍棒、哑铃等器械操练,让学生从小锻炼,强壮体质,修炼意志。由“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沈心工编写的中国第一首“学堂乐歌”《体操、兵操》很快在各地响起:  “男儿第一志气高,年纪不妨小,  哥哥弟弟手相招,来做兵队操。  兵官拿着指挥刀,小兵放枪炮,  龙旗一面飘飘,铜鼓咚咚敲。  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得身体好,  将来打仗立功劳,男儿志气高。”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淘纸 清末民初老图画 PDF格式下载



进一步了解那个历史年代的民间艺术及生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