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代宫廷医学与医学文物

关雪玲 紫禁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作者:

关雪玲  

页数:

226  

Tag标签:

无  

前言

  宫廷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居所和国家权力中心之所在,在长期的医疗保健活动中,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医药空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宫廷医学。  尽管如此,要给宫廷医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很困难的。广义地讲,宫廷中所有的医事活动,都属于宫廷医学的研究范畴。但归根结底,医事活动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通过相关的机构、人员,借助药物和各种医疗手段来进行。  从这个意义上讲,清代宫廷医学的研究,大致包括几个方面:其一,为保证医事活动正常开展而设置的各种医疗机构;其二,医事活动实施的主体——御医,以及御医在清宫这个特定的服务场所,针对皇帝、后妃等特殊的诊疗对象所采用的各种治疗方法和手段;其三,清宫中进行医事活动的物质基础——药物和药具;其四,中西医交流,尤其是清代前中期西洋医学的传入主要是在清宫中进行的,对此我们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每一个方面又有若干的子课题。以药物为例,其中就有清宫药物的来源、清宫药物的种类、清宫药物的使用状况、清宫药物的收贮情况以及针对一些典型药品的专题研究等。  总之,设置健全的医疗机构,汇集优秀的医学人才,使用最道地的药材和优良的药具,利用全国的医疗资源为清宫提供全方位服务,保证帝后身体康豫,这些都是宫廷医学的特点。因此说,清代宫廷医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时中国医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通观迄今为止清宫医学研究的相关论著,大部分都是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为材料撰写的,且多限于医方、医案的分析解读,有关医学与宫廷、文化的关系方面,即从宫廷史和文化史的视角来研究清宫医事活动的论述还很少。利用或围绕清宫医学文物进行清代宫廷医学研究更是一个空白。

内容概要

清代宫廷医学是中国医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医学发展的最高水平。《清代宫廷医学与医学文物》在全面占有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利用清宫档案、各种官书、方志、私人笔记等文献资料,同时结合清官医学文物,系统地论述清代宫廷医学渚问题,弥补当前研究的缺陷和不足,同时使清代宫廷医学的表征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

作者简介

关雪玲,一九六四年出生于山西运城,现为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一九八一年南开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故宫博物院从事清代宫廷医学文物、古代钟表等的保管、研究工作。发表《康熙朝御医考索》、《康熙朝宫中的西洋医事活动》、《中日不定时法钟表比较》、《清宫做钟处及其钟表》等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前言清宫中的医药机构 一 御药房 二 乾清宫药房 三 东药房和西药房 四 内药房与外药房 五 武英殿露房 六 寿药房 七 长春宫药房、储秀宫药房 八 永和宫药房 九 御药库 十 太医院清宫御医初考 一 太医院医官 二 各地应召进宫的名医 三 钦点进宫的民医或通医之人 四 蒙占医生 五 喇嘛人大 六 结语清宫药物概述 一 药材 二 中成药 三 西洋药品 四 其他药品——动物的宝 五 结语清宫医药来源考索 一 向各省征收药材 二 官员进贡 三 外买药材和成药 四 外国使节馈赠 五 宫中制作药品清宫中的医药用具 一 故宫博物院现仔医药用具 二 药具的来源 三 药具的管理 四 结语清宫中的治疗方法 一 针炙 二 按摩 三 拔火罐 四 外科手术 五 汤泉洗浴疗法清宫锭子药刍议 一 清官锭子药的种类和功用 二 清宫锭子药的制作 三 清宫锭子药的使用和赏赐 四 结语康熙朝宫廷中的西洋医事活动 一 诊视疾病 二 制造药品 三 传授西洋医学知识


编辑推荐

  依据大量翔实的清宫档案,借助密藏深宫的医学文物,解读清宫医事活动,揭示清宫医学诸问题。  紫禁城墙高宫深,珍藏百万,典籍无数,足资代代承传研发,各各昭示于众,故编此紫禁书系。  凡涉中国宫廷文化艺术之专题专论,以文论,以图示说史证物者,均可入系。  李湜《明清闺阁绘画研究》、关雪玲《清代宫廷医学与医学文物》、聂崇正《清宫绘画与“西画东渐”》、段勇《乾隆“四美”与“三友”》,此四种四册为紫禁书系第四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清代宫廷医学与医学文物 PDF格式下载



了解宫廷医学文物 帮助理解中医古籍 纸张印刷不错


内容详实,印刷精细,书中的文物令人大开眼界。


身为御医传人 怎可不知


内容丰富精彩,印刷也十分精美,值得推荐


提供了一些思路


贵点,但对需要的人,还得买。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