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对勘与研究

谈锡永,沈卫荣,邵颂雄 中国藏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11月  

出版社:

中国藏学出版社  

作者:

谈锡永,沈卫荣,邵颂雄  

页数:

410  

译者:

谈锡永,沈卫荣,邵颂雄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圣人无分别总持经对勘与研究》是编者从事藏、汉佛经对勘这一远大计划的尝试之怍,汉文大藏经中像施护所译《佛说入无分别法门经》这样错误百出、词不达意的佛经比比皆是。若能借助藏文译本来改正汉译中的错误、提升汉译佛经的质量,这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业。

书籍目录

序导论第一章 《圣人无分别总持经》之梵文原本与藏、汉文译本第一节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之梵文原本(一)吉尔吉特本(二)尼泊尔本第二节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之藏译本第三节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之汉译本第二章 后世论师对《圣人无分别总持经》之解读第一节 安慧造《唯识三十论疏》第二节 敦煌伯希和藏文卷116号第三节 莲花戒造《修习次第》第四节 无垢友造《顿入无分别修习义》第五节 努佛智造《禅定目炬》第六节 《圣般若波罗蜜多八千颂细疏最上心髓》第七节 阿底峡造《菩提道灯论》第八节 宗喀巴大师所造《菩提道次第广论》第九节 不败尊者造《辨法法性论释论》第三章 《圣人无分别总持经》于大乘佛教史上的地位第一节 中观与瑜伽行第二节 两系瑜伽行第三节 真谛与安慧第四节 弥勒“古学”与唯识“今学”第五节 瑜伽行中观第六节 有关“弥勒五论”(一)汉传“弥勒五论”(二)藏传“弥勒五论”第七节 小结第四章 《圣人无分别总持经》梵本及藏译、汉译对勘附藏、汉辞汇对照表第五章 《圣人无分别总持经》导论及经文结构第一节 弥勒“离相四加行”第二节 龙树“四重缘起”(一)业因缘起(二)相依缘起(三)相对缘起(四)相碍缘起第三节 “不遣余外”与中道第四节 如来藏藏识第五节 经文结构(一)说入无分别观修次第(二)说“无分别”之定义(三)后分第六章 《圣人无分别总持经》疏第七章 由弥勒瑜伽行与宁玛派修证说“人无分别”第一节 弥勒瑜伽行(一)弥勒瑜伽行的内容(二)弥勒瑜伽行的修习第二节 离相加行四位与四正加行第三节 瑜伽行止观修习(一)唯识古学与今学(二)由《入楞伽经》说止观修习(三)由《解深密经》说止观修习第四节 宁玛派修习(一)三法门与三瑜伽(二)念修四支与五道(三)宁玛派止观第五节 说“入无分别”(一)分别与无分别(二)入无分别第六节 余说第八章 敦煌藏文文书Stein52:藏译《圣人无分别总持经》的另一个版本征引书目附录1)藏译本《圣人无分别总持经》(北京版《西藏大藏经》no.810)2)敦煌本汉译《佛说人无分别总持经》(北京国家图书馆藏)3)敦煌本藏译《圣无分别总持经》(斯坦因52号文书)Abstract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圣人无分别总持经》之梵文原本与藏、汉文译本  第一节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之梵文原本  于1980年代以前,没有人留意《圣入无分别总持经》之梵文原本依然存在于世。而它的重新发现完全是日本佛教大学(京都)教授松田和信先生一人的功劳,经过他的辛勤劳动,我们才知道迄今竟然仍有两种不同版本的梵文《圣入无分别总持经》存世。最早引起松田先生对《圣入无分别总持经》注意的是安慧(Sthiramati)于其对《唯识三十颂》(Trimgikd)之释论中作为无分别智和后得智之出典而对该经所作的引用。他随后仔细地考察了这部简短的佛经与《唯识三十论》、《辨性法性论》、《圣般若波罗蜜多八千颂细疏最上心髓》等初期瑜伽行派诸文献的关系,并最终于印度新德里所藏吉尔吉特梵文写本中找到了《圣入无分别总持经》的残本(以下简称吉尔吉特本)。其后十五年,松田先生又在前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分部所藏尼泊尔梵文写本中找到了《圣入无分别总持经》的另一种梵文写本(以下简称尼泊尔本)。以尼泊尔本为基础,松田先生再次对此经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不但发表了这两种梵文原本的罗马字转写本,而且还将尼泊尔本翻译成日文,并根据各种版本的藏、汉文译本,对这部经典作了简单的对勘。“由于笔者之梵文水准尚不足以对已经过松田先生校订的《圣人无分别总持经》的这两个梵文写本作进一步的处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圣入无分别总持经对勘与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